优化仿说句子训练,提高智障学生说话能力
2016-11-11毕翁倩
毕翁倩
摘 要: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人际交往的必备工具。智障学生由于大脑皮层的损伤,语言表达普遍存在较大的问题。智障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缺乏,是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的一大障碍,因此对智障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十分重要。仿说句子教学是智障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培养他们说话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当前培智语文教学中的仿说句子教学存在许多问题,教学观应当立足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沟通能力。本文旨在分析当前仿说句子教学的现状,优化教学策略,尝试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补救,让智障学生通过仿说句子训练,切实提高说话能力。
关键词: 仿说句子 智障学生 说话能力 有效策略
一、仿说句子训练对于发展智障儿童说话能力的重要性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现代社会,人与人的交际活动日益频繁,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明显增强。作为弱智教育工作者,虽然我们的教育对象将来或许不是最优秀的,但作为社会的公民,生活在这个文明的社会里,他们也有自己生活的需求,这就离不开与他人的沟通。换句话说这些弱智儿童可以不会写字、不会算题甚至是不认识字,但他们必须会说话,并且能够表达出自己的需求、观点,这是智力低下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基本能力。智障学生在语言发展这一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如词汇贫乏,表达时句类单一,说话无顺序、无条理,甚至无完整句……一定要寻找到能适宜补偿这些缺陷并有效提高说话能力的教材,着眼于智障学生语言的积累,在积累一定的语言的基础之上,才能逐步地发展其语言。仿说句子教学恰恰能补偿这些缺陷,通过教学,丰富学生的句类积累,改变智障学生表达句类单一、说话无顺序、无条理、不完整等状况。切实提高智障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沟通能力。同时它也是连接从词到文的不可或缺的桥梁,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仿说句子在当前智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对仿说句子教学的研究是从调查现状入手,分析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从中开展研究。当前仿说句子教学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一)仿说句子的训练量不够。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智障学校义务教育生活化实验教科书》中仿说句子主要以“看图说一说”、“照样子,说一说”等题型出现。每册教材安排了一定数量的练习,第一册安排了9个仿说句式,第二册安排了6个仿说句式,第三册安排了7个仿说句式,第四册安排了5个仿说句式,第五册安排了7个仿说句式2个仿写句式,第六册安排了5个仿说句式。六个学期共41个句式,大致包括日常交流的基本句式,但每个学期学生仿说练习安排不超过10次,由于智障学生的智力低下,学习能力落后于正常儿童,因此就一个学期来说这样的训练量是无法让智障学生真正掌握句式的。
(二)句子的类型过于单一。根据句子的语气可以把句子分出不同的类别,主要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纵观一到三年级的出现的句式都是陈述句,仿说句类过于单一。智障学生学习句类从易到难的顺序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在日常生活中从使用频率来看以陈述句和疑问句最高,虽然智障学生学习疑问句比学习陈述句难,但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疑问句的运用还是占很大的比例的。所以说疑问句的仿说教学是不可或缺的。
(三)智障学生在仿说句子时存在“人云亦云”现象。由于智障学生的智力落后于正常儿童,容易受他人暗示,往往别人说什么,他也跟着说什么。有一次在教学仿说“我喜欢吃什么。”这一句式时,第一个学生仿说的句子是“我喜欢吃苹果。”接着班里有好几个学生都仿说的“我喜欢吃苹果。”,其中有一个学生明明不喜欢吃苹果的,但他仿说“我喜欢吃苹果。”这样的话学生怎么能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这一句式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呢?
(四)老师在仿说句子教学中,忽视学生对句子意思的理解及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纵容了学生仿说句子的“失真”现象。有一次在一堂公开课中,有位教师教学仿说“我会做什么。”这一句式时,学生说了很多比如会做饭、洗衣服、坐公交、穿衣服、打羽毛球,等等,从句子本身看是正确的,但实际上有的学生并不会打羽毛球、做饭等。这位老师没有指出,而是允许了这类“失真”句的存在。如此学生就会混淆“会”及“不会”这两个词的正确含义和用法,就不能理解自己仿说的句子意思,更别提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运用了。
(五)教材不能兼顾不同智力水平和不同言语表达能力学生的言语发展。现在我校使用的语文教材是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智障学校义务教育生活化实验教科书》。此教科书在编写说明中明确写道:“为了适应中度智力残疾学生语文教学的需要,促进中度智力残疾儿童学生有效学习,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并逐步形成一些能解决常见生活问题的语文能力而编写的语文生活化实验教材。”这套教材是适用中度智力残疾学生的,对轻、重度的智力残疾儿童并不十分适用。况且就算是同为中度智力残疾学生,他们的言语表达能力也不尽相同。因为韦氏智力测试包括言语和操作两大块内容,有的言语智商高,而操作智商低;有的言语智商低而操作智商高,有的两者基本持平。在集体授课制的情况下就不能兼顾不同智力水平和言语表达能力不同的学生的言语发展。
(六)当前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过于单一,只注重教师的评价,学生及家长参与太少,不适合实际教学评价的需求,也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调节等作用。
三、如何通过仿说句子提高智障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针对当前仿说句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如何优化仿说句子教学的策略进行了研究,并在提出对策的基础上开展了实践运用。
(一)丰富仿说句子形式和数量,提高智障学生语言交流沟通能力。
1.增加简单的疑问句类型
仿说句子是智障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语言训练方法。虽然从第一册到第六册共有41个基本句式,但这41个句式都是陈述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陈述句和疑问句,没有了疑问句句式练习不能满足智障儿童基本交流需要。为此我在智障一至三年级中增加了11句常用疑问句式(见表1)进行仿说练习尝试。疑问句教学以问答练习方式进行,先师问生答,再生问师答,做好示范,最后生问生答,最后回家由家长负责对孩子进行练习。这样不仅仿说句子的类型得以丰富,而且切实提高了智障学生的言语沟通能力。
2.以递进/扩展句式的方式丰富仿说句子的类型
低段智障语文教材每学期仿说句子练习次数偏少,最多的一学期9个句式,最少的一学期5个句式。为此我们对这41个陈述句式进行了递进/扩展(见表1)。
(二)以重复训练的方式增加学生仿说句子的训练量。智障学生由于智力缺陷,接受能力和记忆力都很差,需要不断重复才能掌握学习的新知识。具体做法:一是单纯的重复,即利用晨读或其他时间让学生不断仿说学过的句式,二是把几个句式进行组合练习。比如在教学第一册的第6个句式时,先让学生学会说“我叫()。我是()孩。今年()岁。”这一句式,再第2、6句式进行组合练习“xx你好,我叫()。我是()孩。今年()岁。”教第7个句式“谁喜欢吃什么。”时就把第2、6句式组合进来。这样的话,学生学过的句式不仅得到了复习,还提高了说长句及段的能力。三是结合具体的情境让重复练习或运用学到的句式。如教学一下册的第四句“今天/明天是什么。(天气)”和第五句“杭州\临安怎样(写天气)”这两个句式后,我每天都让学生运用这两个句式说说当天的天气情况,直到学生能熟练、准确地说出。四是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运用学习到的句式。如教学了三上的“谁说:‘我就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这一句式后,带学生步行至玲珑山,沿途看到菜花开了,就提示学生说:“菜花说,‘我就是春天。”等。五是把学生学习的句式告知家长,让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帮助孩子巩固所学的句式。
(三)根据学生已有的说话水平,建立难易坡度,细化仿写句子的教学目标。一个班智障学生的说话能力差异很大,有的只能说5个字以内的句子,有的能说5字以上的,还有的能说长句。一个句式不能同时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所以我们尝试建立仿说句子难易坡度,细化教学目标的方法,让每个孩子在课堂中都有所收获。如在教一年级的第七个句式“谁喜欢吃什么。”这一句式,我们建立了难易坡度和细化的教学目标(见表2)。
(四)为避免智障学生在仿说句子时“人云亦云”和“失真”现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生结合图片或生活实际进行仿说。例如在教学三年级的“谁在哪里做什么”时我拍了学生在校园里活动的各个场景,并让家长提供一些孩子或家人活动的照片。先让学生根据这些图片进行仿说练习,再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根据模拟的情景进行仿说练习,最后要求家长在家庭生活中运用这一句式让孩子进行仿说练习。这样的话就很好地避免了“人云亦云”和“失真”现象的发生。
(五)针对原有评价方式的弊端,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建立了由教师、家长、学生及其他共同参与评价的新型评价方式。
仍以一年级的第七个句式“谁喜欢吃什么。”为例(见表3)。学生:罗××(从表2可知他需要实现的是目标1和2)
表3
仿说句子虽然是一个在规定句型基础上进行的语言仿说训练,但它同时也是一个再重组、再创新的过程。自实践以来,感觉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能用一些习得的句式进行交流,并且愿说、乐说。这说明教学策略和补救方法是有效的。
仿说句子教学是一项漫长的基础工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更好地融入正常人的社会,还需要做出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思索。只有寻得更多更好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方法、策略、评价等施教,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日]柚木馥,白崎研司,主编.王宁,译.发育障碍儿童诊断与训练指导.华夏出版社,2013.
[2]刘春玲,马红英,编著.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6.
[3]贺荟中,编著.听力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1.
[4]吴立平,主编.残疾儿童言语训练.江西高校出版,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