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如何转型发展

2019-09-10李永刚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新闻采编创新发展新媒体

李永刚

摘要:随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我国很多的行业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也迎来了挑战,新媒体时代中的媒体融合改革所覆盖的范围广泛,在此环境下新闻媒体的采编工作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新闻采编行业想要在新时代的发展中保持优势,不被时代淘汰,就应该正确地看待新媒体所带来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转型和创新。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采编;创新发展

(一)普通受众者渐渐减少

传统的新闻媒体在进行新闻采编过程中主要都是通过一些报纸或者是电视进行信息的发表,和受众的互动性不强,并给人们在获取信息的时间方面具有一定的不方便性。但是新媒体时代中,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们可以随时利用电子设备上的APP进行新闻信息的获取,并且还能在各种社交平台上发表一些关于新闻事件的看法,这就渐渐地导致了传统新闻采编的方式就不再吸引受众了。

(二)传统新闻采编时效性不强

传统的新闻采集工作程序复杂,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事件进行完整的整理,并且将新闻的内容编辑成一段具有极强概括性的简短话语,最后再通过电视播報或者是报纸编辑进行新闻的播报和刊登,在这一环节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导致了新闻内容在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已经存在落后的问题,新闻的时效性也没有体现出来。

(三)新闻信息传播方式过于单一

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全球已经进入了多元化的信息发展时代,各种电子设备和互联网都已经成为了信息传播的载体,这些设备可以利用视频、图片、音频等进行新闻事件的还原,可以加深受众对新闻内容的兴趣。相比之前传统的新闻信息传统的方式就显得过于单一,很多新闻都是利用文字进行事件的刻画,这就导致了受众对新闻的内容很难产生一定的共鸣。

(一)在思想上创新发展

传统的新闻采编人员在进行新闻筛选和编辑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一定的主观臆断的思维阻碍,导致很多的新闻内容都比较单一化,不具有一定的新鲜感,不能适应现代的社会发展。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进行采编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地进行思维的创新发展,关注受众真正所关心的事件,并且对事件进行不同层面的分析研究,用创新的眼光看待问题,做到真正满足受众的需求。

(二)不断地提升相关新闻采编人员的业务技能

为了更好地发展新闻采编工作,相关的采编人员还应该不断地加强自己的业务技能,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学习更多的编辑技术和一些视频剪辑的技术,在新闻的播报中利用这些技术,使新闻的内容更加丰满。比如: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学习无人机航拍技术,当面对一些地震灾害的新闻时,可以利用航拍技术,较为完整和清晰地展现出灾害情况和受灾面积,在还原新闻事件真实性的同时,还能保证采编人员的生命安全。另外,相关的新闻采编人员还可以学习一些电子平台的操作运行技能,在新闻内容编辑好之后,及时上传到各大信息平台,方便人们随时进行新闻的阅读和感想交流。

(三)在新闻形式上进行创新

传统的新闻内容在播报的过程中过于沉稳和严肃,就比如传统的新闻联播在播报的过程中,主持人一般神情都比较严肃,对新闻事件表述的用词方面也很严谨,这就导致了新闻联播的受众都是一些老龄化的人们,年轻一代的人们却更喜欢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新闻信息的获取。因此为了有效改变这一现状,相关的新闻采编人员在进行新闻形式的表达中应该不断地加入一些流行的东西,比如主持人在介绍不是很严肃、没有涉及到国家名誉等事件的时候,可以在表述上多使用一些现代流行的网络语言,使得新闻播报更加“接地气”,另外在进行新闻播报的环节中还可以加入一些和观众互动的环节,比如平台信息留言,或者是连线活动等,及时和观众进行沟通交流,增加新闻采编工作和受众的互动性。

总而言之,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下,传统的新闻采编工作不得不进行创新发展和转型思考,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新媒体所带来的优势来弥补传统新闻采编中存在的不足,满足人们的需求,做出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新闻内容。

猜你喜欢

新闻采编创新发展新媒体
“机器人新闻写作”对新闻采编的机遇和挑战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采编新路径探索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电视新闻采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