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功能恢复效果观察

2019-09-10朱文婷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5期
关键词:功能恢复颅脑外伤早期康复护理

朱文婷

[摘要]目的:探讨对颅脑外伤术后伴有运动障碍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50例颅脑外伤术后伴有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与研究组(2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康复护理前两组FMA运动评分与Barthel指数比较均无差异,P>0.05,经护理干预后两组FMA运动评分与Barthel指数均得到提高,P<0.05,且研究组提高幅度更大,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6%)高于对照组(76%),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术后伴有运动障碍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其功能恢复,改善预后,建议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颅脑外伤;运动障碍;功能恢复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21-0105-02

颅脑外伤指受外界暴力因素所致的脑部闭合性或开放性损伤,如颅内血肿、颅骨骨折以及头皮裂伤等均为临床较为常见的颅脑外伤,若救治不及时极易危及患者生命。手术方案是治疗颅脑外伤常用手段治疗,虽能有效挽救患者生命。但因颅脑外伤常造成脑神经系统损伤,导致患者术后多伴有躯体、语言以及认知等功能后遗症,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严重降低。临床相关研究证实,对颅脑外伤病人开展科学的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其预后,促进其病情及功能好转与恢复。为此本文作者选取如东县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颅脑外伤术后伴有运动障碍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对颅脑外伤术后伴有运动障碍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于我院2017年7月至2019年7期间收治的颅脑外伤术后伴有运动障碍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与研究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28~52岁,平均(42.3±4.4)岁,其中10例交通事故伤,7例高空坠落伤,8例暴力打击伤;研究组同时行早期康复护理,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26~51岁,平均(41.9±4.7)岁,其中11例交通事故伤,7例高空坠落伤,7例暴力打击伤。入组患者均经头颅CT扫描确诊为颅脑外伤,术后伴有运动障碍,无其他部位复合伤,排除存在意识障碍、精神障碍者以及合并心肝肾等主要脏器严重障碍者,排除病情严重、老年痴呆等患者,均知情同意参加此研究,对两组患者病例资料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包括生命指标检测、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内容。在上述基础研究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①康复护理时期的选择。在适合的时期对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进行介入对其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表明,颅脑损伤患者的术后功能恢复与康复介入的时间早晚呈正相关,越早介入术后恢复越高,为此,在患者术后意识清醒、病情稳定后即刻进行康复护理,但需注意相关并发症及继发损伤的预防。②心理康复护理。护理人员需对术后运动障碍患者的倾诉时刻关注,留心患者言行,经常性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对其存在的负面心理进行耐心疏导。向患者及家属列举康复效果好的案例,帮助其建立乐观心态,树立康复信心,期间嘱家属参与对患者乐观心态的建立。③体位康复护理。有报道指出,术后良肢体位的摆放直接影响颅脑损伤患者功能的恢复具。体位康复护理主要包括半卧位护理、健侧卧位护理、患侧卧位护理、仰卧位护理。仰卧位会加强异常反射,为此需控制使用时间,尽量不大于1h;患侧卧位肢体痉挛发生情况相对较少;与患侧卧位相比,健侧卧位更有利于机体血液循环。④早期肢体康复护理。主要包括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被动运动:在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稳定后,对患者肢体进行拍打、抚摸及关节运动,防止患者肌肉萎缩与关节固定情况的发生,期间注意把握拍打及活动的力度。主动运动:在患者得到肢体功能得到一定的恢复后,可循序渐进的进行起做运动、床上移行翻身、桥式运动、Bobath握手等主动运动,期间注意动作幅度不得过大、动静结合。

1.3gL察指标

1.3.1运功功能采用FMA(Fugl-Meyerl运动评分对两组患者康复护理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价,不能完成某一项动作记0分,可部分完成动作记分,完成动作充分记2分,其中下肢包括6方面内容,共34分,上肢包括9方面内容,共66分,满分100分,总分数与患者运动功能呈正比。

1.3.2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康复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量表主要包括行动相关活动、自我照顾活动及日常生活活动等方面内容,满分100分,分数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呈正比。

1.3.3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由患者或家属进行不记名填写,并一一回收。问卷满分100分,其中85-100分即为非常满意、75~84分即为比较满意、60~74分即为一般满意、低于60分即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之和。

1.4数据处理统计处理软件:SPSS20.0。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x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运动功能康复护理前两组FMA运动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经护理干预后评分均得到提高,P<0.05,且研究组提高幅度更大,P<0.05。详见表1。

2.2日常生活能力康复护理前两组Barthel指数比较无差异,P>0.05,经护理干预后两组Barthel指数均得到提高,P<0.05,且研究组提高幅度更大,P<0.05。详见表2。

2.3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3。

3讨论

颅脑外伤术后病人多存在不同程度继发性脑损伤,导致其存在不同程度肢体运动障碍、语言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其预后及生活质量。同时由于颅脑外伤患者功能障碍不能自行恢复,因而,康复护理成为颅脑外伤术后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护理内容,对于激活病人机体代偿机能、改善预后与生活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常规护理方案一般在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病情稳定后实施康复训练,但是这样一来往往错失最佳康复时机,导致患者康复效果并不理想。有研究显示,对于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及早实施康复訓练有效促进患者神经轴突突触重建,促进机体代偿功能发挥作用,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语言等各功能状态。本次研究结果提示,相比常规护理方案,对颅脑外伤术后伴有运动障碍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其肢体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分析原因主要在于:(1)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是恢复机体功能的前提条件,通过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缓解负性情绪,帮助患者以乐观健康心理状态积极应对临床治疗,提高临床治疗配合度,进而保证临床治疗效果。(2)从开始体位干预逐渐转换至肢体被动及主动训练,有效促进肢体血液循环,避免肢体萎缩、关节僵硬等不良情况的发生,同时促进神经系统功能恢复,加快运动功能恢复。

综述所述,对颅脑外伤术后伴有运动障碍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其功能恢复,改善预后,建议在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功能恢复颅脑外伤早期康复护理
颅脑外伤引发的精神障碍发生影响因素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舒适护理对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睡眠质量和综合功能的影响
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36例临床诊治分析
全厚皮片移植及大张厚中厚皮移植对烧伤后手外形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
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早期康复护理
早期康复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观察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膝部骨折手术患者采用CPM锻炼护理措施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改善效果观察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