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检验与末梢血检验在血常规检验中的结果比较
2019-09-10谢军锋
谢军锋
摘要:目的:分析和对比血常规检验中应用静脉血检验及末梢血检验的结果。方法:以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受检者中随机抽取144例,研究组(n=72)受检者采用静脉血检验,参考组受检者采用末梢血检验,比较两组受检者RBC、WBC、MCV、MCH、PLT、HCT以及Hb水平。结果:两组受检者MCH以及H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CV、WBC明显低于参考组,RBC、PLT、Hb明显高于参考组,两组受检者MCV、WBC、RBC、PLT、Hb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应用静脉血检验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末梢血检验。
关键词:静脉血检验;末梢血检验;血常规检验;结果对比
作为临床基础性化验检查,血常规检查为辅助临床医生进行病情诊断的重要手段,检查结果能够准确反映患者机体是否存在明显异常,可为临床医生进行后期病情诊治提供参考及有效信息。此次研究以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应用静脉血检验以及末梢血检验的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受检者中进行随机抽取,此次研究纳入对象共计144例,纳入标准:入组受检者具有正常的沟通以及理解能力;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传染性疾病;重度心脑血管疾病;脏器功能衰竭;妊娠期受检者;凝血功能障碍[1]。研究组(n=72)男性40例,女性32例,年龄28-67周岁,平均(41.3±6.7)岁,参考组(n=72)男性41例,女性31例,年龄27-69周岁,平均(42.0±6.5)岁。研究组与参考组受检者临床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研究组受检者采用静脉血检验,清晨在其空腹状态下抽取肘部静脉血2ml,然后将所取血液标本置于专用抗凝管内,将抗凝剂以及血液混合均匀,不可用力过大,以免出现溶血现象[2]。参考组受检者采取末梢血检验,清晨在其空腹状态下抽取末梢血2ml,将该所取血液标本置于专用抗凝管内,将血样混合均匀[3]。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受检者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总量(MCH)、血小板(PLT)、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进行数据资料分析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包,表示计量资料,(n,%)表示计数资料,以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若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两组受检者MCH以及H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CV、WBC明显低于参考组,RBC、PLT、Hb明显高于参考组,两组受检者MCV、WBC、RBC、PLT、Hb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血常规检验能够为临床医生对骨髓造血功能、血液系统疾病、贫血等病症进行准确诊断提供参考,有助于临床医生及早发现多种全身性疾病并采取相应的病情控制措施,从而可促进患者预后改善[4]。
血常规检验样品采集方法以及采集部位不同,检验结果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末梢血主要成分包括毛细血管血、组织间液、动静脉血以及细胞内液等,而且由于末梢血流通速度较快,穿刺部位易附着大量血小板,此外,为了采集充足的血液,需要对受检者指尖进行挤压,容易导致更多血小板凝结,从而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静脉血具有相对稳定的血液成分,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检验准确率相对更高[5]。
此次研究中,两组受检者MCH以及H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CV、WBC明显低于参考组,RBC、PLT、Hb明显高于参考组,两组受检者MCV、WBC、RBC、PLT、Hb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静脉血检验准确性明显高于末梢血检验,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参考文献:
[1]王瑞香.血常规检验中的静脉血检验与末梢血检验差别对比[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8):32-33.
[2]段君.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差异对比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6):377.
[3]夏颜,杨林慧.两种采血方法及不同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J].饮食保健,2019,6(11):253.
[4]杨平平,刘红丽.末梢血和静脉血血常规指标的差异性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2):270-271.
[5]遲帅.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