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干预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患者的影响
2019-09-10肖赛王志英胡美华
肖赛 王志英 胡美华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性干预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OP)、骨密度的影响。方法:绝径后妇女34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7例,对照组1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饮食干预、生活方式干预、用药指导等综合干预措施。干预前后两组均采用数字式骨密度测定仪分别进行尺、桡骨远端骨密度测定及评估骨折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干预后骨密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绝经后妇女及早进行综合性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和延缓OP的发生。
[关键词]绝经,骨质疏松症,综合性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5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20-0116-02
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与健康问题之一。世界上60至70岁的老人1/3患有骨质疏松,80岁以上妇女2/3患有骨质疏松,其主要后果是骨折,给社会医疗系统、家庭和个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绝经后骨质疏松(0P)是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大于成骨细胞的骨形成,出现以低骨量和骨组织的显微结构退行性变为其特征。临床表现为肌肉痉挛、全身骨骼、腰背疼痛、下肢无力,骨脆性和骨折易感性增多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在南丰县人民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的34例患者,均为自然绝经1年以上妇女作为观察对象,年龄59~87岁,不能自主活动或伴有其他基础性疾病不能人选。原发性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参照我国试行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7例,观察组1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评定标准利用数字式骨密度测定仪进行尺、桡骨远端骨密度检查,2年后再次复查尺、桡骨远端骨密度。比较2年前后两组受检者骨密度的变化和骨折发生的情况。
1.3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实施综合性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实施健康教育:内容主要为骨质疏松的定义、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方法及预防知识;(2)心理干预:OP早期无症状,患者认为腰背痛是自然规律,无法避免,未引起重视,但我们健康教育使患者与家属对OP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方法等认识有所掌握并应用到日常加以预防,使病人保持良好的情绪,同时在功能锻炼过程中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3)饮食干预:均衡膳食,食物品种多样,富含钙、磷和维生素D;同时应指导吃适量瘦肉、鸡肉、牛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蛋白质不足可引起负氮平衡,进而导致成骨细胞不能建造必需的有机机质,使骨形成减少。(4)运动干预:运动是预防骨质疏松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能发挥肌肉对骨质代谢所起的调节促进作用。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的下降,人们的锻炼减少,带来骨内基质和矿物质的流失,伴随着维生素D合成能力下降,食欲不振等原因,并造成骨量丢失增多。因此,要循序渐进,有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力所能及的活动。(5)生活方式干预: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熬夜等)。虽然年龄、性别、激素是不可控因素,但可以引导患者和家属对前期已经存在的相关不良习惯进行矫正,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6)用药指导:雌激素替代治疗是目前防治OP的最有效方法。绝经后妇女无禁忌症,应早期进行预防量雌激素治疗,在绝经较早或卵巢己切除的妇女尤为重要。国内研究显示,低剂量雌激素和安宫黄体酮联合治疗,可增加骨密度。
2结果
表1为两组患者初查和2年后复查的骨密度(BMD)及其变化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两组骨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干预后骨密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为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骨折情况,对照组3例患者骨折,但观察组只有1例骨折患者。
由于此次研究的患者数量有限,年龄较大(均龄76岁),所以此次对照组的骨折人数发生比例高。通过回顾性对对照组进行调查发现,对照组患者药物依从性差,有些患者初次使用抗骨质疏松药几个月后,不再来院就诊f即使电话回访),导致对照组患者骨密度不升返降,因为对照组患者未意识到骨质疏松的风险。说明综合性干预可明显延缓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发生。
3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常见病,也属于增龄性疾病。绝经后女性骨密度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人群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占很大比例,其主原因是由卵巢功能减退所引起的雌激素分泌减少。
雌激素的主要作用:可降低甲状旁腺对骨的吸收,防止骨量减少;促进降钙素分泌,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功能;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增加骨的新生;改善钙代谢异常,降低骨折发生率。当雌激素缺乏时,降钙素对破骨细胞的抑制减弱,破骨细胞活性增强则可导致骨吸收增加而引发骨质疏松症。
在综合干预过程中让患者明确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如年龄、绝经时间、绝经因素、大量饮酒、体重指数、运动缺乏、生育个数、低钙、低蛋白饮食、光照少、维生素D缺乏等,以使患者在日后生活中规避相关危险因素;加强抗骨质疏松症药物使用方法的干预,如降钙素、钙剂的用法等。体重指数、规律运动、青少年时爱好活动与骨质疏松的发病呈负相关;生育个数、绝经年限与骨质疏松的發病呈正相关。
本研究中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生活方式干预、用药指导等综合性干预措施,此措施为生物、社会、心理治疗模式的一套科学系统的疾病预防控制方式。该方法更加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康复情况。
适量运动可提高雌激素水平;可提高需钙阈值,促进钙的吸收;可诱导骨间隙液体运动,并增加营养和代谢运转,抑制骨溶解;可使骨内血流量增加,促进骨形成;可增强肌肉力量和骨质水平。本研究中干预组BMD明显增加,骨折发生率明显减少,说明运动干预增强了患者骨质水平,有效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
合理膳食可以保证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以利骨盐沉着和提高骨峰值。
综上所述,通过综合性干预,促进绝经后妇女掌握OP相关知识,提高遵医行为,保持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所致骨折的发病率,延缓骨质疏松的发展,从而达到预防骨质疏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