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网+"时代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探究
2019-09-10韩小燕
韩小燕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是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其承载着部分政府职能、执行监督、部分社会管理的职能,其员工素质不仅能决定行政单位提供的社会服务质量,而且能够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战略。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仍然缺乏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高素质人员,所以为了能给社会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需要转变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创新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
一、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结构不健全,人员结构不合理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存在多数不相容的岗位,没有完全的实现决策和执行岗位的分离。比如有些事业单位的某个项目由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部门负责,项目执行和监督不分离,南此容易形成徇私舞弊风险。同时,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监督机构设置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的问题突出。虽然单位设置了纪检、审查等部门,但是由于其权威性不高、独立性不强、监督力量分散等原因使得各单位的监督环节形同虚设。另外,我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考评困难重重,不仅赏罚机制存在漏洞,而且绩效考核也不受领导重视,上演暗箱绩效考核,因此使员工丧失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行政事业单位员工工作能力比较单一,更多的重視一线操作人员,忽略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严重阻碍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发展,对员工能力的发挥也是不利的。
(二)单位文化建设不足,人员选拔机制不灵活
在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中,单位文化的建设多忽视理念建设,使得一些单位文化流于形式。单位领导者把人力资源管理看成是一种内部人员控制手段,认为其会束缚单位员工,从而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同时,在行政单位中缺乏积极进取的单位文化,一些员工都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对于单位工作应付了事,从而导致单位工作氛围消极。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在人员选拔方面不够灵活。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以及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工作性质,对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具有综合的职业素养,还需要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招聘依然采取“考聘制度”“接班制”,这种人员招聘机制不能很好地适应不同类型、不同行业行政事业单位的需求。
二、“互联网+”时代对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价值分析
(一)实现信息的双向流通
互联网的最大价值就在于互联互通,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反馈。当今社会,互联网高度发达,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信息获取通畅,同时单位人员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单位更多信息,加快信息的获取速度,从而实现员工和单位之间的信息对称,提高员工的身心健康和自我学习动力,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社会。同时,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建立人力资源、单位领导、单位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流,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向“服务员工”方向转变。
(二)决策更加科学化
传统的行政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用是命令的下达和执行,而起决定作用的则是单位决策层领导,包括人事任命、培训、考核等等。而在“互联网+”时代,通过信息化的数据分析,能都使得单位对员-更加了解,同时单位员工也可以通过信息化渠道对单位的发展计划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由人力资源部门对员工的意见进行整理且系统分析,然后和决策层一起科学的决策,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单位员工的团结性,而且确定单位正确的发展方向。
(三)人员选拔更加专业化
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成本高,效率低,部分原因是由其人员选聘方式导致的。在“互联网+”时代,行政事业单位也应该实施部分职工外聘的选拔方式,一是更好地满足岗位综合需求,二是降低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单位人力资源能够通过使用AI等工具,自动地、更快速地过滤出“极好的候选人”。同时,“互联网+”还能为人力资源部门提供更多的帮助,减少人力资源为了缩短招聘时间而削减部分优秀员工候选人的可能性。并且可以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工作岗位,减少单位资源损耗,提高工作效率。
(四)优化人员培训和考核
“互联网+”可以改变传统的员工培训模式,实现线上培训。单位员工可以使用某个程序进行网上听课,这样既能为员工节省时间和精力,也能为单位减少开支,使得员工和单位同时受益。另外,“互联网+”技术可以帮助单位进行员工的信息化采集,然后将工作评价和绩效考核信息上传,随后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员工信息进行保存和分析,从而促进人力资源考核制度的实施。
三、“互联网+”时代下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路径
(一)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计划
行政事业单位在制定人力资源计划时,要考虑“互联网+”技术和新员工的技能,重新根据岗位需求和单位发展目标调整员工结构,同时利用“聘任外包”的方式招聘一些优秀员工,既可以继续使用原来的“网站+邮箱+电话”招聘模式,同时要增加可以实现大数据分析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招聘信息公开渠道。同时开通手机App线上应聘信息下载和上传功能,单位也可以通过微信、QQ、视频电话等方式和应聘人员进行沟通。
(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首先,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公开化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绩效评价制度。传统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评价偏向形式化,绩效评价信息不能公开,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利用网络技术,不仅可以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绩效评价,并且可以利用绩效评价信息的公开化,对人员的绩效评价进行监督,提高整个单位的工作质量。其次,“互联网+”的发展对单位员工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员工熟练地掌握计算机使用技术,所以单位需要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调整单一的薪酬管理模式,注重员-的精神奖励。单位可以定期举行线上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培训,制定严格计算机知识检测,根据不同的检测分数制定不同的福利政策,包括增加员工的年终奖、给员工升职、提供外出公费旅游等等奖励措施。
(三)创新人力资源培训模式
行政事业单位的淘汰机制不太健全,因此要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培训是重要途径。员工培训要充分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发挥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单位可以自己开发人力资源培训平台,主要以音频或者视频的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同时制定员工互动环节,可以在平台上学习讨论,增加员工的知识储备;还可以提供手机在线学习培训功能,实现员工学习培训的时间自由,可以充分利用个人休息时问学习,同时将更多的工作时问用来处理单位的紧急工作。所以,利用互联网技术一定程度上提高人力资源培训的质量和水平。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下,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再适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与进步,所以,新时期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势在必行。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要转变管理理念,构建乐观的单位文化,制定科学的管理计划,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制度,形成一个高效、科学、灵活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常满芝.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思考[J].决策咨询,2012(3):70-72.
[2]什立东.论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6):773.
[3]施春燕.论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7(10):126.
[4]任星桦.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思考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