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的影响

2019-09-10黄琬迦黄春雷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19年12期
关键词:产妇

黄琬迦 黄春雷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科自然分娩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后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电刺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产妇盆底肌功能改善情况和性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性生活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能有效改善产妇产后盆底肌无力、阴道膨出等症状,提高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综合康复训练;电刺激;产妇;盆底肌功能

产后性功能障碍是由于生产过程中盆底肌受到的牵拉力度过大、产道过度扩张后引发肌纤维张力减弱,患者因而出现阴道松弛、子宫脱垂和尿失禁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有研究指出,50%左右的女性在产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盆底肌受损,因此出现性功能障碍。这也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負担,影响夫妻情感。目前国外对盆底肌受损的患者主要采用盆底肌功能锻炼来恢复盆底肌肉的张力,提升阴道的弹性。为提高产妇产后盆底肌力,改善阴道膨出的症状,我院对既往行自然分娩的100名产妇进行了综合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治疗,效果良好,现将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科自然分娩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后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年龄21~37岁,平均(27.5±3.1)岁;孕周37~42周,平均(38.9±1.8)周。观察组年龄22~39岁,平均(27.2±3.5)岁;孕周35~41周,平均(38.5±2.0)周。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给予电刺激治疗,根据产妇最初的盆底肌张力对其进行电刺激治疗,采用PHENIX USB8神经肌肉收缩反馈治疗仪对盆底肌深层与浅层肌肉进行刺激,以肌肉能立体收缩为宜,随后调节频率为50Hz,脉宽为250μs,电流强度可根据产妇的适应情况予以调整。随后进行Ⅰ类肌纤维收缩功能锻炼,将频率调节至8~32Hz,脉宽为320~740μs;最后予以Ⅱ类肌纤维收缩功能锻炼,将频率调节至20~80Hz,脉宽为20~320μs;整个治疗时间为20~30min,持续治疗2月,2~3次/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训练,具体如下:首先,在产后第2天可统一产妇进行康复训练的计划讲解,并对其中重点的锻炼动作进行解说,现场为产妇建立微信群,并将锻炼的视频上传至群内,供产妇观看,并为后期的康复训练打好基础,同时让产妇进行每日打卡,监督产妇学习,并在出院前掌握全部训练动作。随后,指导产妇凭我,将双腿分开后微微屈膝,此时指导产妇深呼吸,放松全身,并进行肛门收缩训练,每次训练时间控制在6~8s,产后2~4d时的训练强度不宜过大,以产妇自感正常休息不受影响为准。产后6周可对产妇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产妇取站立位,两腿打开距离为肩部的2倍以上,此时通过缓慢的收放盆底肌肉并同时完成下蹲与起立的动作;随后给予产妇提肛训练,包括原词冲刺跑步、小步跳跃和大步跳跃等,每次锻炼时间为20min,3次/d,持续锻炼4个月。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治疗效果,显效:盆底肌力提升超过3级,阴道前后壁紧贴,阴道无膨出;有效:盆底肌力提升不到3级,阴道前后壁紧贴,阴道略有膨出;无效:盆底肌力未提升且阴道膨出;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

采用问卷调查对患者康复训练后的性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调查内容涵盖性生活协调程度、持续时间及性生活频率三方面,共20项条目,每项条目分别为1、2、5分,总分>70分,提示性生活质量优秀;总分40~70分提示性生活质量一般;总分<40分提示性生活质量差。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其中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结果以<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治疗效果比较

2.2两组产妇康复训练后性生活质量比较

3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是女性特有的一种疾病,多见于产后产妇。女性的盆底肌是由韧带、肌肉群、筋膜以及神经相互支持、相互作用的一种封闭环境,对盆腔内的各个器官均具有稳定作用。女性在受孕后,受体重、子宫重量的增加,盆底组织容易受到牵拉与压迫。若盆底肌肉与神经所承载的负荷超出极限,则有可能引发盆底功能障碍。尤其是在分娩过程中,产妇受到机械操作的损伤,会加重盆底肌肉与神经的功能减弱,影响产后的生活质量。

电刺激属于生物反馈技术,在对产妇的盆底肌功能受损情况进行评估后,个体化的为产妇设置治疗的频率与脉宽,通过电刺激有效唤醒受损的神经肌肉,同时促进肌肉弹性与力量的恢复,让盆底肌在治疗过程中肌电流信号的反馈,让产妇能自主控制肌肉收缩,达到自我锻炼的效果。盆底肌功能康复训练是一种有针对性、有计划、连续性的训练模式,能让产妇在出院后持续进行锻炼,通过不同时期的不同动作进行循序渐进的锻炼,提高盆底肌的力量强度与肌张力,改善盆底肌的血液循环,降低产妇产后出现尿失禁、子宫脱垂和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综上所述,综合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能有效改善产妇产后盆底肌无力、阴道膨出等症状,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周雪梅,张昌凤.盆底肌训练和盆底电刺激在产后盆底肌力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4(3):365-367.

[2]覃健.盆底肌训练和盆底电刺激在产后盆底肌力康复中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药,2015,9(14):2089-2092.

[3]刘开宏,郝洁倩.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盆底器官脱垂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7,24(9):694-697.

[4]曾秀芳,罗迪,谢彩云, 等.延续性Kegel运动训练对产后盆底肌力康复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7,32(6):853-854.

[5]王秀凤, 尚陈, 尹晓辉,等. 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肌电刺激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5(17):1907-1909.

猜你喜欢

产妇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初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护理
打催产素,产妇更疼吗?
如何改善产妇的焦虑、抑郁状况
产妇分娩时如何护理
孕期抑郁症怎么样护理
如何护理自然分娩的产妇
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护理措施有哪些
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
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