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思维的培养

2019-09-10彭秀梅

高考·中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中学教学思维培养道德与法治

彭秀梅

摘 要:道德与法治是中学一门重要德育课程,这门科目主要是由生活中行为准则总结而出,所以有着极强的实践性,在学习这门课时需要时刻贴近生活,需要道德与法治老师在上课时改变传统应试化教学方式,保持生活化教学思维,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提高教学成果。本文主要分析当今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试图找出不足之处,提出保持生活化教学思维优化策略,希望可以提高中学生德育水平。

关键词:中学教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思维培养

生活化教学是指在上课时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用情景模拟引导出授课内容,将抽象课本知识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提高教学效率。作为教育体制改革重要步骤,针对当前中学道德与法治中生活化教学方式应用浅显问题,需要教师改变授课习惯和思维方式,更多使用教学中生活化思维调整培养计划和上课内容,保证教学质量。

一、当今道德与法治授课现状与不足之处

现如今道德与法治授课仍旧遵循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没有生活化教学思维,授课内容空洞乏味,学生对课程没有兴趣,教学质量也差。针对道德与法治教学水准不足,学校对于学生德育水准不重视,在课程考核时松散,这是间接原因,教师不能积极转变教学内容,这是直接原因。

(一)道德与法治教师授课观念陈旧

很多道德与法治教师不重视学习最新教学理念,沿袭传统教学方式,上课只是单纯讲解课本知识和书中例子,授课内容没有新鲜感,尤其是初中有的老师在上课时坚持将自己作为课堂主体,没有以学生作为授課中心观念。随着中考、高考的加压,老师只关心教学成绩,习惯课后布置大量作业,一味应试化教育,对于学生是否从自己课中提高德育水准不作要求,这样结果只能是培养出一批考试机器,达不到道德与法治需要的教学成果,学生也会对这门学科产生抗拒心理。老师不能及时学习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尝试新型教学方法,按照传统模式教学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事倍功半。

(二)教材质量不满足教学要求

教材质量高是教学成果优秀的前提条件,但现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存在一定问题,在教材编写中没有考虑中学生心理特点,课本中所举实例不符合生活实际状况,其中初中一部分教学材料存在严重滞后性,不能适应现代教学要求,最终影响教学成绩。按现有教材教学会发现授课内容脱离生活,学生对课上内容有陌生感,导致学习效率不高,并且针对教材的及时更新较少,教材不能跟上时代脚步,会影响教学效果。

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让培养和运用生活化思维

(一)选用生活化教学资料

教师按照生活化思维教学,首先就要改变现有脱离实际的课上例子,挑选更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素材,可以从学生身边小事入手,让学生感觉道德与法治就是在自己身边发生的事,增加亲切感。比如,当教学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揭开情绪面纱》一课时,老师可以组织情景模拟,在班级中分小组扮演生活中角色,体会情绪变化。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对母子,其中母亲每天不停说自己小孩错误行为,从不对自己孩子鼓励,可以让学生体会沮丧的情感特征,学生对小组情景模拟拥有很大热情,上课积极活跃,对教学成绩提高也会有帮助[1]。

(二)增加生活实践课程

教师需要注意改变自己教学模式,让课堂具有生活化气息,比如,在上课时不按照标准教室就座,可以分小组围绕而坐,营造小组讨论氛围。在和社会有关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去实地实践考察。比如,去当地特殊教育学校,对天生残疾或者疾病同学慰问帮助,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行为品格,让学生明白同情情绪。学生更多参加社会实践课程可以在教学中增加生活化内容,用实际接触案例树立学生道德标杆,在生活中可以将课本知识活学活用,更好培养学生德育水准,适量实践内容也可以吸引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科目产生兴趣。

(三)课后作业生活化布置

在课上教学中,学生很难全部理解课上教授内容,需要一定数量课后作业补充巩固。教师通过科学设计课后作业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消化课上知识,解决教学中难点,传统作业一般以题目形式布置,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有严重抵触心理,作业完成质量不高,也不能达到布置作业目的。教师可以运用生活化教学思维,改变作业模式,鼓励学生去身边调查访谈,并书写访谈报告,既可以培养学生表达和交流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能力,可以保证学生完成作业积极性和教学要求知识掌握程度[2]。

结束语:

在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生活化教学环境,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教师提高对生活化教学重视,转变教学思维,按照重新制定的培养计划教学。在授课中教师需要及时掌握所有学生学习状态,培养对道德与的法治学习兴趣,不拘泥于课堂教学,将授课内容和生活实例结合,在课上多组织情景模拟,让学生在熟悉事物中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提高德育水准。

参考文献

[1]张蓉.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的探讨[J].学苑教育,2017,14(4):96-96.

[2]姚世忠.对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5):81-82.

猜你喜欢

中学教学思维培养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思维培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例谈细胞器知识在中学教学中的延伸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思维的培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数学习题讲练中学生思维培养的认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