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2019-09-10叶东武
叶东武
【摘要】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思维性极强的科目,对于正处于思维发展的中学生来说,学好数学有一定的难度。在现代教育当中,初中阶段的成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一名学生能不能在初中阶段学好数学并考入优秀的高中是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初中数学这个科目在初中学习阶段占比重较大,初中数学在同学当中分差比很大,这也就决定了学生们总成绩的高低。只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帮助同学们理解数学,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根据班级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只有适应学生的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初中数学的效率。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教学意义 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3-150-01
引言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总是要求学生们背公式,大量的做题来提高学习成绩。其实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很好的帮助同学们处理数学所出现的问题。学生处于被动,大量的接收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并不强。与其让学生们死记硬背还不如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形成学生们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了,才能高效地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对此,本文将结合自身观念对如何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进行探讨分析。
一、提高教学有效性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处于主动状态,学生处于被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高,再加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很少,就会导致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能够根据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选择学生熟悉以及结合心理特点进行教学,能够让每一位同学融入其中,学生对于学习数学不在逃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抽象,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能够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学习,完善自身的不足,提升学习优点,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逐步提升学习成绩。
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函数教学合理运用数形结合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函数是教学的重点。函数的学习对于学生的逻辑性、思维性的要求极高,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不能发散,逻辑思维能力差,从而导致了函数学习效率差、教师数学教学质量不高的现象出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可以更好的解决函数中遇到的问题。
比如:初中数学的函数是很抽象的一方面,函数的抽象导致同学们并不能彻底的理解函数。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讲授这一部分的知识,就比如在讲函数公式时,老师可以画出函数图像,帮助学生们理解。图像相对于数字来说,学生们对图像的印象更深刻。数形结合法便于同学们理解函数的知识点,巩固函数基础。
2.通过互动营造激励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通过合理运用网络的优点,让师生之间进行有效互动,让学生在教师提出的问题中进行分析思考,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才能有效的营造积极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融洽的课堂中进行探索思考。
例如:教师在讲解《圆》这部分的知识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们观察生活中的轮子,最终学生们通过观察发现生活中所见的轮子都是圆形的。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们提问“为什么轮子都是圆形的呢?”学生们就会结合图形的特性进行思考,然后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中的特效,将生活中的轮子变为别的图形。如:汽车的轮子变为三角形、自行车的轮子变为正方形,然后再这些它们动起来,感受变成其它图形之后,物体运动的变化。这时候学生通过观看动画,就能理解图形的特点,这个时候学生就能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理解课本内容。通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并结合课本内容能够让学生在动画中理解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还能让学生对于数学问题进行探索,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3.创设生活情境进行教学
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们在自身熟悉的环境中展开学习,让学生们贴近数学,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数学,从而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初中学习阶段,学生们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生活化教学,能够让学生们产生共鸣,能够很好的调动课堂积极性,让学生们在熟悉的场景中进入自身最好的学习状态,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例如:在讲解“概率”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初中数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班级中或者学校中进行调查,让学生们通过调查,理解概率这部分的知识。比如: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调查“你认为数学对你有帮助吗?”“你喜欢美术吗?”“你喜欢怎么的体育项目”等等,通过让学生们进行调查,再让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画出相对应的统计图,并得出结论,能够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场景中理解课本中相关的知识,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并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合理运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初中数学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课本内容进行合理教学,并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的魅力,只有学生真正的理解数学,通过师生的共同配合,才能真正有效地提升初中数学的有效性。
[ 参 考 文 献 ]
[1]吴燕萍,高飞.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數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电大理工,2014(01):74-75.
[2]李平.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民营科技,2013(03):141.
[3]韩李梅.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16):7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