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爱浇灌,静待花开

2019-09-10杜伟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9期
关键词:反思案例班级管理

杜伟

摘要:高中阶段的班级管理需要根据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规律,采取多样灵活的方法来开展,在制定并执行规则的同时,又要因材施教,宽严相济,因此对新班主任而言,是不小的挑战和压力。笔者从自身三年的班级管理实践出发,探讨班级管理的得失。

关键词:高中 班级管理 案例 反思

一、引言

当前“00后”已成为高中生的主体,他们享受着更多来自家庭的关爱,也受到网络的极大影响,普遍个性十足。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面对不同家庭、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要以学风建设为核心,更要与时俱进,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和行为习惯教育,从而让班风正、学风浓。

二、我的班级管理点滴

1.军训,我们一同变黑

高一的第一项集体活动就是军训,在太阳下训练一周,对大多数同学而言还是头一遭。

当同学们在训练时,很多班主任都在树荫下乘凉。为了给学生做好表率作用,我同他们一起站在阳光下,来回观察他们的训练状态,及时纠正动作。休息间隙,我尽量与他们坐在一起聊天。这些方式,利于师生间快速增进了解。最后的集体展示,我班拿到了先进集体称号,这让我很意外,毕竟我是初来乍到的新班主任,毫无经验可循。

那天晚上我对孩子们说,这一周军训很累,大家都变黑了,我也变黑了,但我们都变得更加健康和成熟了,这张奖状是对咱们共同努力、坚持不懈的最好证明。接下来的三年会更累,但我们必将迎难而上,勇往直前。

2.跑步,我们一起努力

以高考为导向的生活,不得不以学习为中心。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跑步这种最简单的锻炼方式必不可少。但总有同学觉得跑外圈吃亏,不愿意跑,或者跟内圈的同学拌嘴。于是我跑到了最外圈,并始终坚持。我告诉他们,跑外圈充其量多跑几十米,但多跑一点,更利于锻炼身体,而且我经常跑外圈,现在跑四五圈都不喘气。这使得跑操请假的人数有所减少。

周日的第二节晚自习我也会带着全班去跑步,毕竟学习需要的除了时间,还有效率。跑步可以让他们稍微放松,从而高效学习。同时,对于平时犯错较多的同学,罚跑几圈能让他们泄掉多余的精力。

3.数学,我们一起坚持

文科生有三怕,数学、英语和地理,数学首当其冲。分班之前,我班数学一直是年级前三,但分科之后总是倒数,平均分能被甩下十多分。最后我坚持采取了两个措施:把每周空白自习整合到一起,腾出两小时让学生多做一份数学试卷;再另安排时间让数学成绩突出的同学根据大家的反馈进行讲解。

这是一个见效缓慢的过程,直到临近高考的前几次模考,我班数学仍是倒数。皇天不负苦心人,在我不厌其烦的唠叨,以及每次做数学试卷和讲题期间的突击检查下,最后一次模考数学我班冲到了同层次第一,而且统计的高考数学平均分,也位列年级第三。

4.不建议订购过多课外资料

很多学生对于提高成绩的一个误区就是多刷题,认为刷题量与成绩一定成正比,于是大量买金考卷、百校联盟等试题集来做。但很多试卷的质量并不好,过于偏、怪、难,学生看不懂解析,甚至读不懂原题。事实上学校已经订购了大量的试题,在我筛选淘汰一部分后都没时间全部讲解,而学生又另外刷题的话只会得不偿失。因此,除非学有余力,否则不要过度给自己加码。其他好几个班进入高三都大量订购试题,但从高考成绩来看,并不理想。这说明有限的时间把有限的题目真正消化吸收才有意义。如果额外订购试题,一定要让科任老师认真筛选,避免无意义的重复。

5.考后成绩分析

每次大型考试后,我都会花时间进行成绩分析,对优秀同学、进步显著的同学、乐于助人的同学进行奖励并将名单张贴出来,这是一种激励,也能传递班级正能量。

同时,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分析会之后,我会留出时间让学生写近期自己的规划和打算,不要求字数和内容。从字里行间里,我能感受到大多数同学的思想动态随时间推移在逐步转变。越来越多的同学逐渐目标明晰,坚持努力;而思想懈怠,茫然的同学也会留下蛛丝马迹,利于我重点跟他们谈话交流。

早晚读和自习是绝佳的谈话时间,我很庆幸有不少同学经过谈心后,能够及时清醒,但也遗憾有的同学成了那些“你永远也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中的一员。

6.用教学质量征服学生

年轻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时,很容易受到部分家长或学生的怀疑,这时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用本学科的课堂效果和成绩证明自己。

三年里,我的课堂尽量让学生保持轻松愉快且高效,不留过多的课后作业,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处理其他科目的任务,但本学科成绩几乎都在同层次前列。当然,这也与在班主任的课堂上学生不敢太随意有关。

7.用誓言激励学生

学校要求有班级宣誓口号,为了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增强集体荣誉感,我让他们自己想口号。最后选出的三个,都被我选用。

早晚读之前的口号是“人生的奔跑不在于瞬间的爆发,而取决于途中的坚持,你纵有千百个理由放弃,也要寻求一個信念坚持下去。能激励你、温暖你、感动你的,不是励志语录的心灵鸡汤,而是身边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高*3班,加油加油!”这个口号,在同学们状态最差的时候激励过他们,在倒计时一百天里鼓舞过他们。

第二个口号是跑操时喊的“三班团结,破茧成蝶,气贯长虹,笑傲苍穹”。之前临时带的一个班分裂严重,男女生各自孤立,缺少担当,甚至男女生内部也有很多小团体。我当时想过很多方法试图化解,但积重难返,加之缺少经验,始终没有成功。那个班的集体活动开展起来难度极大,成绩也难以进步。所以,团结而不内耗,对于班级的健康成长尤为关键。

高考倒计时阶段,学校把各班的高考誓言展示到电子屏上。这次我擅自做主,把“山中猛虎,水中蛟龙,高三3班,卧虎藏龙”报给学校。第三个口号对于普通班来说有点夸大,或者僭越。我对同学们说,这是你们在高一的时候想出来的,当时不敢用,但这次我自作主张,代表了我对你们有充分的信心,相信你们在高考中一定能够如猛虎出山、蛟龙出水一般撼天动地。最后,我还给学生们补充了一句,但愿最后别被打脸。

8.高三,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进入高三,没有特殊情况时,我都尽量在办公室等到晚自习结束,一方面是为了多备课,另一方面是为了可以在教室外走动,观察和确保教室内的自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注(当然,我能经常陪学生到最后,也与我的家人的付出和理解有关)。同时,每隔一两周拍几张晚自习熄灯后仍努力学习的同学的照片发至家长群,让更多的家长关注,也让家长鼓励自己的孩子全力以赴。

越是枯燥忙碌的高三,越需要缤纷的色彩。我会时常给学生买点水果、糖果,或者播放一些励志视频等,让他们能“忙里偷闲”。今年4月,我给他们每人发了一个橙子,并在黑板上写下“橙心橙意,祝大家心想事橙,橙就美好人生”的祝福语。“六一”那天晚自习赶上周末,我又特意买了些水果给他们,祝他们儿童节快乐。我相信,这些短暂而美好的时刻会让他们在心里铭记许久。

最后的三次模考,我班成绩直线上升,一直稳定到前三,并且和第二名的差距越来越小。最后的高考,作为普通班,我班一本上线13人,位居同层次第二;最高分617,位居同层次最高;文综平均分位居同层次第一;班级平均分仍为第三。

不少同学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但也有很多同学留有遗憾。事后想来,除了发挥失常外,更多的是平时经常迟到、犯困、早恋、玩手机等,导致浪费了太多时间;又或者不会做的题不敢去问老师,导致知识掌握不扎实,漏洞太多。但遗憾无法弥补,毕竟当局者迷,在那个阶段里有的同学无法清醒,或者醒悟太晚,想回头,但人生已没有回头路。

三、班级管理中的失误

三年的时间很快结束了,回想起来,也有不少遗憾,比如对学生缺少“区别对待”。个别同学家庭环境十分复杂,因此行为习惯不好,对于这类同学的管理,我三年来想了很多办法,但效果不佳。

此外,学生不断犯错后,容易失去耐心,难免有不当的举动,我甚至放弃个别学生,这其实易导致其自暴自弃。

另外,对“中间群体”关注度有所欠缺。每个班级都存在着“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优秀生”对班级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受到的关注度高。“后进生”往往行为习惯较差,关注度也高。而“中等生”成绩居于中等且较稳定,纪律也较好,就成了易被忽视的群体,不利于他们的快速进步。

四、班级管理的个人建议

1.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

通过经常交流对话,形成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尤其可以增强“后进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其自觉维护班级秩序和荣誉,从而减轻班主任和班委的工作负担。

2.加强家校合作,齐抓共管

优秀的学生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家长要足够理解配合。当学生犯错接受惩罚时,家长要与班主任沟通事情原委,不要先入为主,过多指责,或者对孩子简单粗暴地惩罚。家长要注重家风,为学生起到表率作用,不要经常争吵抱怨、酗酒、赌博等。

3.为学生设置合理的自我定位

分数固然重要,但并非所有人都能考高分,因此在班級管理中,不能仅以成绩论英雄,而要坚持以人为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4.加强班级管理知识的学习培训

无论在大学里,或是在工作岗位上,都要加强对班级管理知识的学习,多看经典案例,多向老班主任请教。但教无定法,每个班级的情况都千差万别,所以一定要灵活应对,因材施教。

新形势下,对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班主任要时常反思总结,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要放下身段,耐心细致,真心付出,充分摸清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唯其如此,才能使班级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反思案例班级管理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