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摆脱传统观念桎梏 擢升学生交流沟通能力

2019-09-10沈洁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9期
关键词:平等尊重

沈洁

摘要: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聞。可见,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是十分重要的。中学阶段的孩子如果不善于与人交流沟通,将来走向社会怎么与人交往?本文就初中阶段的孩子不愿与人交流沟通的原因及如何和孩子交流沟通,作一些分析、探索。

关键词:交流沟通 尊重 平等 方式

初中阶段,有部分孩子变得沉默寡言,性格趋于内向,不善于与人交流沟通。他们在堂上不愿积极发言、交流;回到家里,少言寡语,也不愿和父母谈论任何话题。

在一个多元社会中,与人交往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当下,不愿和别人交流沟通的孩子为数不少,令人担忧。

人的一生成长,关键在两个时间段。3~5岁,是孩子教育启蒙和性格形成期,也是孩子“被动记忆”和早期“主动记忆”时期。这个时期,如果家长对孩子吼过、骂过、打过,伤害过孩子的自尊,孩子的内心世界就会建立起对强权、对权威恐惧的个性,丧失了自信心。

13~15岁,是孩子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孩子的生理、心理急剧变化,叛逆是其重要的特征。孩子对幸福、荣辱、苦乐、道德、审美等有了自己的态度和基本看法,而这些价值取向和家长传统育人观念往往格格不入,有些自以为是的家长以自己的经历、经验强迫孩子服从,必然遭到孩子的反抗、对立,往往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孩子有极强的模仿力,他们的行为习惯有时是靠模仿大人逐步建立起来的。因此,家长应从自身做起,让自己成为一个开朗、健谈的人,积极与孩子沟通,因为身教胜于言教!

可见,解决与孩子交流沟通这一难题,离不开家庭教育。我们通过家长会、主题班会、班委会竞选、个别谈心等形式,在转变传统观念、改变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效果较为显著。

一、家长应与孩子共同成长

家长在与孩子交流时,不应说一不二,应该与孩子平等交流,共同成长。家长才能体会到共同进步的喜悦,其乐无穷。

最顶尖的人才往往不是刻意培养出来的,而是在一定环境下自然生成的。有了明主、宽松的家庭氛围,孩子才敢于畅所欲言,形成健全的人格。孩子的思想才能进行发散思维,进而达到创新的层面。

二、师生关系是尊生爱师

人与人之间,人格是平等的。老师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更爱老师。老师给学生制定的所有规则,自己必须先遵守,做到师生平等。师生双方的人格得到尊重,有了心情舒畅、无拘无束的平等氛围,才能更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三、鼓励孩子参加学生干部竞选

不能由老师指定班长、课代表等学生干部。老师应鼓励孩子参加学生干部竞选,这样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和同学交流,为同学服务。学生在参加竞选的过程中,可促使其与同学交流,建立友谊,从而提高自身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四、养成宽容的品性,消除交流沟通障碍

竞争是客观存在的,人与人交往,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要有吃亏是福、让人三分不为痴的气度和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情怀。在任何艰难的环境中,都要让孩子内心充满阳光,宽容、谅解别人。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交流沟通问题,本质上是孩子个性问题,不是孩子的本性,不属于道德范畴。它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也受个体遗传因素的影响。初中阶段的孩子可塑性强,不愿交流沟通的个性是可以改变的。个性有一定的倾向性、稳定性,需要大量的量变才能引起质变,因而也是比较艰难的。

古人云:积习成性,积性成命。对此,作为教育者,我们既义不容辞又责无旁贷!

猜你喜欢

平等尊重
平等的悖谬
合作共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小学教育中转化差生之我见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