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休系构建研究

2019-09-10丑日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17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体系电子商务专业构建

丑日

摘要: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型国家的构建,取决于创新型人才的质量,高职院校是创新型人才培育的重要阵地,基于创新创业为导向来构建人才培育体系十分必要。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专业中开展创新创业的必要性,并对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创新创业导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强调,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国家的优先战略,并提出了“三步走”目标,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在创新型同家的建设上,需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培育战略科技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高水平创新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鼓励人才通过多种渠道来就业、创业。作为培养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摇篮,高职院校必须首当其冲地做好创新创业工作。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社会对于高素质电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育上,必须要基于创新创业作为导向,完善现有的育人体系,创新人才培育渠道,提高人才培育质量。

一、电子商务专业开展创新创业的必要性

(一)遵从专业特点的必要之点

电子商务属于当前常见的商业模式,已经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渗透,在电子商务的普及和发展下,电商行业生态环境日益丰富,特别是农村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的发展,企业对于电商人才的专业素养、职业水平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当前,社会与企业对于电子商务人才,不仅要求他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和素质。因此,将电子商务专业与创新创业结合,能够丰富专业内容,提高育人质量。

(二)缓解就业压力的必然之路

高职教育是面向人人、全社会的教育,是以传递职业技能、职业知识,塑造职业道德,培育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真正满足“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职业教育要能够适应现阶段社会创业、就业需求。近年来,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相较于本科院校毕业生,高职院校学生在能力、学历上都有一些欠缺之处。在电子商务专业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创业实践,可以夯实他们在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问的有机结合,还能改变学生传统的就业思维,让学生提前感受创业气氛、创业压力,根据自己的性格、心理状态、实际能力来制定目标,提高就业质量,缓解就业压力。

(三)深化产教融合的必须之法

在当前的高职教育下,产教融合已经成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培育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方针,也是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创新创业教育与产教融合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也进一步加強了学校和企业之问的联系,从这一角度来看,创新创业教育也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必须之法。

二、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一)营造教育氛围

要以创新创业为导向重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思想的更新、教育氛围的营造是关键。作为学校和教师,要更新传统的教育思维,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纳入办学方针中,并为创新创业型电子商务人才的培育营造出良好的环境,环境的创设需要从“硬环境”“软环境”两个方面进行,“硬环境”如企业工作坊、创业园区、电商课堂、孵化基地,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创业同区。学生可以自行填写申请,审核通过后,南学校、企业来协助学生注册公司,引入真实的电商项目,让学生自己负责运营,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软环境”则包括行业资源、创业讲座、创业指导等,南学校设置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成立双师型队伍,负责为学生解决创业活动中的种种问题,解决创业的盲目性。

(二)重构课程体系

在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构建上,需要将其划分为“必修课”“选修课”“主修课”“辅修课”几个部分,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充分尊重学生意愿,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课程思路的设置上,采用“学校课程”“校企合作课程…‘校企实训”的思路来改革,融入创新创业元素来重构课程体系,将重点放在校企合作技能课程上,划分为“职业素养培育”“成长型课程”“形成型课程”三个方面,在学生能力慢慢提升后,为他们提供到企业中实战充电的机会,经历真实的项目历练,让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中,接受校内教师、企业导师的引导,构建真实的创新创业平台,为他们提供岗位学习的机会,将各类岗位知识融会贯通,既能积累经验,也可以享受丰硕的劳动果实,在实干中产生业绩,实现社会、学校之间的无缝衔接,孵化出更多的校园企业家。

(三)完善培育机制

在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上,要凸显“创新创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出台与之相关的政策,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奠定基础。在制度上,要为学生提供必备的“人力”“财力”以及“物力”保障,在选修课程中,学生可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机会,由校企合作来实施“课岗融替”模式,依托创业孵化基地,结合创新创业的不同阶段予以学生培训和指导,为他们提供包括“创新创业项目开发”“创业方案设计”“创业风险评估”“网店指导”“工商注册”等在内的创业咨询服务。同时,推广“以赛促学”机制,利用各种技能竞赛、“挑战杯”竞赛、创业创意竞赛、商务技能大赛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竞赛,提高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

(四)完善队伍建设

在电子商务人才的培育上,还要做好教师队伍的建设,实践证实,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创新创业的成果和质量,很大一部分是有教师团队来决定,为此,必须要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对于校内教师,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培训”以及“外出研修”的方式来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将教师“就业创业能力”“就业创业意识”“就业创业品质”的培育纳入培训计划中,循序渐进提高教师综合能力。并邀请企业、人社局、行业协会等参与进来,成立校外导师队伍,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管理和运营上的需求,并通过企业的一对一帮助模式,帮助学生组建团队,争取孵化出具有发展性、创新性的高质量学生企业。

(五)构建实践平台

实践平台的构建上,以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依托,加强与企业、政府之问的合作,成立“创业孵化基地”,构建“大学生创业园”,设置专门的“大学生创业基金”,为他们提供真实的创业实战场所。针对学生“缺乏渠道”“缺乏资金”“缺乏经验”的问题,有学校与当地人社局合作,依托“天猫”“淘宝”“京东”“拼多多”等自身电商平台,构建出“大学生网上创业园”。另外,通过学生自主创业、师生共创、企业共建的方式来创业电商工作室,由校内导师、校外导师为学生提供“图片处理”“商品拍摄”“店铺运营”等场地和设备的支持,在真实项目的开展中,可以有效检验学生的能力和知识,这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收获成果的过程,能够为后续的创业、就业提供丰富的经验支持。

三、结语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以创新创业为导向来开展电商专业教学,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实践平台、教师队伍等多个方面着手,将学校、企业、学生、教师、政府部门等紧紧联系在一起,发挥出校企协同的价值,整合各类创新创业资源,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公担、成果共享。通过这种方式,既有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也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大量的优秀、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

[1]司聪,陶正高,高岳.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23).

[2]许应楠,陈福明.基于协同理论的职业院校产学研用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及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4).

[3]池瑜莉.基于网络创业视角下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商论,2017(2).

[4]史振宇,陈宏威.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商论,2016( 23).

作者简介:

尹月,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湘潭。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体系电子商务专业构建
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应用
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误区与发展思路
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