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概论的多元专题讲座式教学探索
2019-09-10欧荣贤孙理超郭垂根
欧荣贤 孙理超 郭垂根
摘 要:“木材科学與工程概论”作为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新生入学后即将学习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课程内容往往涵盖本专业的全貌,具有综合性强、口径大、内容广、跳跃快等特点,导致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佳。如何发挥专业概论型课程的先导作用,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导向、以专题教学为核心的教学方案,探索适合于“木材科学与工程概论”课程的多元专题讲座式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对于培养与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和开拓专业视野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木材科学与工程概论;专题式教学;讲座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8-0100-03
Abstract: "Introduction to W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s one of the core basic courses for the freshmen majoring in w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e course content often covers the whole course of this major.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comprehensiveness, large caliber, wide content and quick leap, which leads to the poor teaching effect of this course. How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professional introduction course, design a student-centered, interest-oriented, thematic teaching as the core of the teaching program, and explore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he multi-thematic lecture course suitable for the "Introduction to W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urse, which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cultivating and stimulat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interest and developing professional vision.
Keywords: Introduction to W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onographic Teaching; Symposium-type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一、概述
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的专业概论课程是高校学生的专业先导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认识专业范畴,掌握相关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初步建立解决问题的工程方法,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为学习后续相关专业课程打好必要的基础;同时,课程的范围往往涵盖本专业的全貌,具有综合性强、口径大、内容广、跳跃快等特点,对于培养与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和开拓专业视野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在课时压缩的形势下,且伴随着知识信息化及媒体使用的普遍化,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力日趋下降,专业概论课程教学成为难点[1-2]。如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对专业的兴趣,树立对专业的良好印象,探索适合于专业概论课程的教学教法和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多元专题讲座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多元专题讲座式”教学模式指在遵守课程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提下,按照一定的标准或者逻辑关系把课程的教学内容分成若干专题,然后把教学任务分配给不同专业背景且从事专业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的教师,要求将每个部分视为独立的专题,将教学与学生的兴趣、爱好或者创新能力的培养等相结合,对当前专业领域内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专业或学科前沿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备课,并按讲座的形式进行授课,共同完成一门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3]。
木材科学与工程概论课程采用“专题讲座式”教学模式教学,可通过对本专业的专业特色、行业前景、未来就业等进行介绍,引导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和兴趣,特别是有利于大学一年级新生克服专业情绪,避免盲目申请转热门专业的情况;同时,“专题讲座式”教学模式可以合理的将教师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有效的结合起来,教师可以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并在教学中引入自己的科研成果,提高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更好地展现了教师的个人人格魅力,实施更有效的教学。
三、木材科学与工程概论课程目标要求实施多元专题讲座式教学
“木材科学与工程概论”课程设在新生入学的第1学期,是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也是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先导课程,在整个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课程目标在于,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掌握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范围内相关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初步建立解决问题的工程方法,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把握住今后学习的主线,并较顺利地进入各门课程的学习[4];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色、优势和前景,初步形成对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良好印象;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概论课程的学习,感召和引导学生热爱本专业,对美好未来充满信心与期待。
因此,在“木材科学与工程概论”课程改革中,摒弃原有学术理论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适合于专业概论课程特色与专业要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多元专题讲座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丰富了专业概论课程的教学内涵,也使学生真正了解课程,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专业的热爱,真正发挥专业概论型课程在本科教学过程中的先导作用。
四、木材科学与工程概论课程的多元专题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
概论型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占据着基础性地位,而有效的专题设计对增进学生认识本专业,增强专业的吸引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在木材科学与工程概论课程的多元专题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专题教学方案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1. 围绕课程教学大纲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教学专题。“木材科学与工程概论”课程的专题教学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内容上要覆盖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知识点,归纳和凝练相关的内容为一个专题;同时,专题设计要符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要有利于实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2. 注重专题的逻辑关系。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地变化与发展,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概论课程的专题设计要兼有先导课程的基础性和基于时代发展的变化性,特别要注重专题与专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专题在一定程度上要有独立性,专题的独立性强调的设置专题要尽可能覆盖专业课程与知识的各个方面,同时专题与专题之间要紧密关联的,要求专题尽量围绕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知识结构,考虑从基础到应用、从理论到实践,设置紧密相关的系列专题讲座。
3. 强化专题的趣味性和科普性。在“木材科学与工程概论”课程的专题化设计和讲座式教学中,要考虑到面对的主要学生为新入学的大学一年级新生,课程专题应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基础上,增加专题内容的趣味性和知识的科普性,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专题模式化教学设计和讲座式教学方法的构建研究,不断吸收新内容和新应用,向学生展现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的前景,增强学生学习该专业的热忱。
五、木材科学与工程概论课程的多元专题教学方案的内容
根据华南农业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概论”作为专业基础课,共1学分16课时,安排在新生入学的第1学期。“木材科学与工程概论”课程内容随着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而演化和完善,内容包括有木材学、木材加工学、木材干燥学、木材改良功能化、人造板、胶黏剂与涂料、木质复合材料、家具设计与工程等内容。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打破固有教材内容,合理构建专题教学模块。
依据多元专题讲座式教学要求,以课程内容的知识体系框架和能力培养目标,将课程划分为八个专题进行备课和讲座式教学尝试,通过本专业典型知识、技术、成果和产业亮点的介绍,反映华农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色与优势,展望本专业广阔前景和美好未来。在木材科学与技术方向上,紧密结合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的前沿,在速生材改性和加工剩余物制造绿色复合材料、木材构造学与改性、胶黏剂与木质复合材料等方面,设置木材科学与工程导论、木材之美妙神奇、木材改良功能化、环境友好木质复合材料等四个专题,重点突出为木材加工与家具制造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在生物质复合材料方向,围绕木材加工剩余物、竹材和秸秆资源的大规模高效利用,纳米科技、表面与催化技术等在生物质材料中的创新应用,设置木塑复合材料、生物基材料等专题,重点突出高强度功能化木塑复合材料在家居领域的应用和面向未来的先进生物基材料;在家具设计与工程方面,紧密结合现代绿色家居的需求,围绕家具设计与家居工程、木制品智能制造、生物质新材料应用工程、家具造型设计、结构工艺设计和制造装备技术与工艺等方面,设置现代家具智能制造、现代家居环境设计等专题,重点突出在家具与装饰材料创新、红木鉴定与品质控制、家具与木制品智能制造领域的未来。
各专题的内容和要求见表1。
六、木材科学与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1. 教学方法。专题讲座式教学形式是按照不同的知识模块进行分段教学,由不同领域内的老师讲授他所熟悉和擅长的领域,课程教学的各个专题既相互独立又有一定关联,使得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手段丰富,如可以采用多媒体、图片、视频、互动等方式进行教学,最主要的是可以发挥老师的特长,从而有利于专业知识的交叉和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并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5]。
2. 课程的考核方式。专题讲座式教学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不同的专家或有特长的老师的讲座来引导学生认识初步形成对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良好印象,初步了解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了解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色、优势和前景,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概论课程的学习,感召和引导学生热爱本专业。因此,课程的结业考核主要采取提交一篇论文、或者根据课程写出个人的心得与体会,同时,每一次讲座给学生留一些思考题,启迪学生对专业和未来的思考,以保证专题讲座式教学最终目标的实现。
七、结束语
通过对“木材科学与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内容采用专题模块化梳理,强化了各专题教学模块对专业的介绍,增进了学生对专业的了解,提升了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对专业前景与未来充满信心。同时,多元专题讲座式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既促使授课教师应关注木材科学领域的新发展和新变化,并将这种发展和变化带到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应作出相应调整,从而使学生了解专業前沿技术,又注重学生能力素养的培养,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石声波.模块化体验式教学改革研究——以“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为例[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9:53-57.
[2]李敏,李雨润,王丽娟,等.工程类专业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9:146-149.
[3]黄彪,王国玉,韩占忠,等.“多元专题讲座式”教学模式在工科研究生课程中的应用[J].学科探索,2016,35:41-43.
[4]周莲芳.探索实践“菜单式专题讲座型”的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模式[J].思想政治教育,2015,31(1):63-65.
[5]周志明,黄伟九,王兴国,等.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索[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26(9):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