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梁明明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7期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思维导图

梁明明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要点比较琐碎和散乱,对于刚上初中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和逻辑还不够严谨,要做到让他们自己理解、掌握、和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显然有点差强人意。然而,思维导图却能够对这一问题有所帮助,它充分运用人的左右大脑,以及记忆、阅读和思维的定式规律,帮助人们平衡逻辑和想象、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发展。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图文并茂,能够把每个知识关键点、文章结构用相互隶属或者有层级的关系图表示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好的记忆、总结、归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我们要注意思维导图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我们可以从思维导图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和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两个大的方面来入手。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

前言: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授课教育,然后让学生根据听课的效果进行自主记忆。初中是人生路上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但同时面临课程繁多,学习压力大,能够自由分配的时间少等困扰,导致学生内心焦虑,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对知识整体的把握和分析、构造知识体系的能力及实践的思维都相对较弱,老师应加强用思维导图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老师们把这样一种激发学生大脑的学习工具融入道德与法治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的大脑思维在学习、总结、实践中得到训练,提高学生们的道德水平,锻炼学生的综合法治实践能力。

一、思维导图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一)有利于增强记忆,深刻记住道德与法治概念

思维导图是一个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的结构图, 通过图像、图画的方式浮现在学生的脑海里,它能够将知识点可视化、系统化、层次化的展现出来,运用不同的线条、颜色、箭头或者符号等将区分概念的难易程度。

通过制定思维导图,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有逻辑的图案,能够清楚的看到从开头到结尾有多少个概念,导图的线条就是通向每一个概念的道路,把各种各样的概念有机地联系在一 起,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应用,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助于学生记忆道德与法治的概念。

(二)激发联想思维,容易理解道德与法治内容

形象化的思维导图,构造起整体内容的大框架, ,通过穿插各种形象的图片、细致的文字、颜色鲜艳的线条,以及关键字和要点来确定这个活动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一目了然。既能体现丰富的道德与法治内容,又能包含内容背后的深层意义和目的。

多元化的思维导图,形式多样,色彩丰富。尤其强调特色,由颜色不一的图画、文字、数字、或者符号、线条等方式对内容的简易程度进行的排列组合,构成思维导图,通过视觉的效果让学生对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有最基本的了解,深刻体现思维的逐级延伸与深入。

多元化的思维导图,就要丢弃那些传统的二维思维的思考方式,而是利用多维度、多层次的联想和生动的形象将大的知识体系进行升华,再对小的知识点进行补充,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体系网络结构。

(三)提高学习兴趣,喜欢实施道德与法治规范

激发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兴趣。让学生自主进行道德与法治思维导图的制作,可以用丰富的色彩,线条,既可以加强学生理解记忆,也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比如,老师可以给定一章道德与法治内容,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绘制,随后老师进行讲解评比,选出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奖励。

二、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课堂上检查学习成效,巩固知识

做好思维导图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信息速度发展速度加快的时代,知识点越来越多,越来越杂乱,许多老师反映不知如何概括主干知识,课堂总结存在一定困难,容易使学生记忆发生紊乱。因此老师要运用思维导图,及时深化学生们的知识框架,拓展学生的思维,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

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灵活运用,对于内容简单,不难总结的题材,在课堂上就让学生通过画出思维导图,从而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检验 。

比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即思维导图板书、微课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对知识点时,以提问的方式播放逐步板书,或讲解完毕后在黑板画出大框框, 让学生上讲台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进行自己的学习总结。

(二)关联知识点形成体系,强化复习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通过口述,即 “喂食”的形式帮助学生加强对活动的理解和记忆,既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掌握,也不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课堂上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课,通过关键字、词、句的整合串联,就能形成一张完整的思维导图。特别对复习或者对知识进行归纳的时候有用,让学生复习学过的知识,是学生对学习的回忆与思索的过程,通过思维导图将道德与法治的重点知识、疑难杂点进行补充,构建课文之间、章节之间以及单元之间的知识框架,突出重点,从而一定程度上形成逻辑体系,让学生方便掌握和应用,有利于进行有效复习。

(三)老师指导方法的掌握,查漏补缺

老师用思维导图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思维导图只是教师进行教学时的辅助工具,而工具也有好壞之分,用的好了,会有益于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学习,而用的不好,会对教学有一定的反作用。为了更好将思维导图运用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先进行试点工作,有一定的成效之后再进行大面积的推广使用。

第二,要设置明确的目标。思维导图是根据一定的知识信息绘制而成的,没有知识点,那思维导图就是个空架子,学生经常对自己不了解的知识点,或其他问题感到迷惑,觉得学起来比较困难,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地对确定目标,构建知识体系。

最后,培养学生制作思维导图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完成的,而是一个漫长而又充满意义的过程。俗话说,结果不重要,要学会享受过程。这个过程中老师不能够拔苗助长,不能过分要求,要先从简单的入手,比如说什么是思维导图,怎样制作,制作的过程需要什么,让学生对思维导图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再进行制作他们喜欢的、感兴趣的东西,发散他们的思维,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

结语:

初中是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初中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是方便学生了解它的相关概念,更重要的是践行道德要求,提高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应用使得枯燥乏味的学习有了多元化的提升,有利于培养有深度、有思想、有道德、有理想的全面发展的“四有”优质学生。

参考文献:

[1]李巧琴.思维导图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8(02).

[2]赵广兴.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思维导图的作用[J].时代教育,2017.

[3]任毅.思维导图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J].政史地教学,2019,5.

猜你喜欢

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思维导图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初中汉语言文学教学浅析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