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有文化”教师的养成
2019-09-10林歌
林歌
摘 要:“有文化”的教师是文化、专业、道德和生命的结合体,文化的广阔、专业的深度、道德精神的崇高和生命的充实丰盈是“文化”教师的特质。一个“有文化”的教师应具备并修炼四种“自觉”,即文化自觉、专业自觉、道德自觉和生命自觉,它们共同塑造出“有文化”的教师,促进“有文化”教师的养成。
关键词:“有文化”教师;文化自觉;专业自觉;道德自觉;生命自觉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06-0057-03
如果要谈“有文化”的教师,首先我们需要理清楚文化的内涵。作家梁晓声指出,“文化”可以用四句话表达: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所以,只有当教师在知识、专业、道德精神达到一定修为时,其才能称之为 “有文化”的教师。
一、教师的“文化”现状
提及有文化与有文化的人,或许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教师、知识分子等,更有人说是古之读书人、教书先生。古之读书人,在人们心中一般被认为是“有文化的人”,教书先生则更是众人眼中有文化人的代表和典范,他们博览群书、上通古今、知晓天文地理,能出口成章,可三步作诗,他们是一个社会的道德榜样和时代典范,可谓道之代表、德之典范、礼之化身,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声望。然而当今社会,真正有文化的教师并不太多,大多数教师专业性较强,通识性不足,如人文学科的教师可能对自然学科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懂;自然学科的教师对人文学科不感兴趣,或很少进行人文知识的学习等,教师们的“文化”大多集中于本学科专业知识层面上。诸多因素造成了“专才”型教师现象,一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事物均在追求着“速成”,我们的教育也难免其俗;二是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师、家长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成绩、排名、升学率等,严重忽视了真正知识文化内容、内涵的学习,常识性、通识性教育比较匮乏;三是教师可自行支配的时间较少,真正用于学习、提升自身知识文化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加之各项检查、评比等活动的存在,致使教师们疲于应付,无暇阅读。
二、何为“有文化”的教师
我国台湾地区作家龙应台说:“文化可以立国。”同样,文化也可以强国。正因如此,教师更需要有文化担当,成为有文化人的代表者和引领者,培养有文化、有担当的学生,这也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光荣。具体来说,一个“有文化”的教师应具备以下四种“自觉”,即文化自觉、专业自觉、道德自觉和生命自觉。同时,教师也需修炼与之相对应的四类素养,即文化素养、专业素养、道德素养和生命素养。这些“自觉”和“素养”融会贯通到一起共同“塑造”出“有文化”的教师,促进“有文化”教师的养成。
(一)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一定的理解,并对其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发展趋势有充分的认识。即对所处文化有着“自知之明”,大到国家、社会,小到学校、班级、个人,都能够清楚认识并积极担当,对文化保持敏感,有文化自觉,拥有文化自信,认真做一个文化自信者、文化传播者、文化引领者、文化反思者和文化创建者,将文化理想和文化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育是一项慢的事业,文化也是慢的,教育和文化对人的作用和改变是循序渐进、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因而我们要善于反思、积累、调整,有传承有创新,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保留并传承给一代代的受教育者,并在传承中坚守创新。一个拥有文化自觉的教师,需具备较强的文化素养、文化积累、文化底蕴、人生修养和人文品格,在教学方面显著非凡,并充满人文关怀和无限趣味,有益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及教育事业的长足进步。
(二)专业自觉
教师专业自觉是指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专业性的清晰体认,明确教师专业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形成坚定的教师专业信念和崇高的专业理想,主动维护教师专业的声誉。专业自觉是“有文化”教师的重要 “组成”部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教师的专业自觉,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自觉主动学习教育理论和专业学科知识,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学科专业素养,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努力向智慧型、专家型教师靠拢。拥有专业自觉的教师一定是具有专业认同和专业意识的教师,也会主动对教育教学、专业知识等加以研究,带着“研究问题”和问题意识进行教学、思考,向专家、学者和书籍请教,并对问题和发现进行阐释、总结,形成研究成果。教师自身的专业自觉会进一步带动其文化自觉,“教育研究”也理应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教学生活方式。
(三)道德自觉
一个“有文化”的教师理应在道德上是自觉的、优秀的,对自身道德品质和行为进行严格要求,是学生心目中的道德榜样。夸美纽斯甚至称:“教师应该是道德卓越的優秀人物。”孔子强调“克己复礼、内省成仁”,“内圣”而“外王”。老子提出的“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无为而治,于世无争”遵循自然之道,强调“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将具备高尚的道德、德性作为生命的至高境界。“有文化”的教师是道德高尚、精神丰盈、拥有高境界的人,是学生心灵的指路明灯和精神引路人。
(四)生命自觉
一个自觉的人能够正确认识生命的本质、意义与价值,目光远大,意志坚定,追求生命的至高境界。生命自觉是一种新型学校的文化追求和价值取向。要培养具有“生命自觉”的学生,教师首先要成为生命自觉之人,具备良好的生命品质和生命素养,将其转化到日常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并以文化之。生命自觉是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和生命力量,一个具有生命自觉的教师也定会主动、自觉地学习,在文化知识和精神领域方面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体悟生命,感受人生和生命问题,并认识现有文化,改善不足文化,具备清晰明确的文化使命,将生命和文化、文化与生命融为一体。
三、“有文化”教师的养成
(一)教师文化自觉的养成
毋庸置疑,“有文化”教师的塑造和养成离不开教师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基础,育人者必先育己,人的教育归根结底是自我教育。人,只有自己改变自身,才能以自身的改变来唤醒他人。教师的“文化水平”不能满足于更不能停留在本学科的教材、教案和试题试卷上,其他广阔的知识和无限的学术海洋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发现。为此,教师需要进行丰富的阅读和文化积累,充分利用闲暇时间陶冶自身的“文化气质”“文化底蕴”和“文化气度”。一是教师自身要阅读经典著作,学习古代圣贤的经典理论、崇高思想和精神境界;二是教师要广泛阅读,让阅读伴随着成长,不仅要读有字之书,更要善读“无字之书”——“读”大师、“读”学生、“读”生活,此外,“写”也是教师另一种独特的阅读方法。阅读是教师放松身心,与心灵、精神和灵魂对话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教师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主要途径;三是相关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积极组织教师进行再塑造、再学习,尤其要加强通识教育部分的培训与学习,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文化素养。
(二)教师专业自觉的养成
教师专业自觉是“有文化”教师养成的一个重要环节,拥有高度专业自觉和文化自觉的教师将会站在文化的角度、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来挖掘、分析学科中的文化因素,将有价值的文化理念、文化思想和文化价值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一是记录优秀的文化并作为案例展开分析,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分析其中的文化内涵;二是与其他学科教师展开互动交流,不同学科视角评析文化案例,相互学习借鉴;三是通过不断实践、反思、读书、学习、培训、研究,共同提升文化自觉、专业自觉,让教师的专业自觉更进一步带动教师的文化自觉。
(三)教师道德自觉的养成
教师的道德自觉是教师文化自觉的形而上部分,道德、精神、文化这三者给人的感觉相似,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韵味。道德更侧重于对人、对事、对生活、对生命的细心感受,需要用心感悟、体悟。笔者认为需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多反思;二是多读书;三是要慎独。坚持高标准的道德自觉与自律,修炼更高境界的道德、德性素养,使之不断趋向“至真”“至善”“至美”,将这些优秀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幸福渗透到教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以影响更多的受教育者。
(四)教师生命自觉的养成
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也是一项需要理想的事业,更是一项具有无限生命意义、需要用“生命”来践行的事业。教师面向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教师每一天面对的都是不一样的课堂和学生,教学生活和学生成长是无法完全预设生成的,每天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师需要不断地自我更新、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成长。凡是与教育有关的人或事,都或多或少带有一些理想的气息、“生命”的气息。教师自身也需追求理想、践行理想,养成生命自觉。一是对自我的生命自觉。即明确自己的人生追求与人生理想,了解自身的优点长处和劣势不足,并发掘自身的潜力;二是对他人的生命自觉。即对他人生命保持敏感,尊重、敬畏他人及生命。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立人”“成人”,一个有生命自觉的教师也会将“文化”融入生命中,融入教学生活中,融入课堂上,融入学生的生命中。
“有文化”的教师是文化、专业、道德和生命的结合体,这四个方面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融为一体,相互贯通。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己,努力使自身具备文化的广阔、专业的深度、道德精神的崇高和生命的充实丰盈,最终修炼成为一名有“文化”的教师。
参考文献:
[1]梁晓声经典语录.[EB/OL].http://www.dxsbb.com/news/4472.html,2014-10-24.
[2]陳宝贵.教师的文化自觉[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7,(7-8).
[3]曹长德.论教师的专业自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4]糜海波.教育伦理建设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5][德]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 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6]魏宏聚,林 歌.“读书”在名师成长中的力量——来自六位名师的成长之路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