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提问
2019-09-10吴贤
摘要:这学期,尝试让学生提问。久而久之,问成了习惯,学生已经不满足于向书本提问,课上也开始相互提問,以至于发展到要向老师提问的程度了。反问自己为什么要提问,目的在于了解真实的学生,激发自然的学习,体会思维的力量。
关键词:提问真实学习思维
“为什么要提问?”这个问题不是我问出来的,是一个学生在记事本上给我布置的作业,还颇为贴心地留下了解答的地方。
我一边习惯性打勾,一边写下“面谈”二字,心想:小朱同学你厉害啊,已经把问题提到老师这里来了,还摆出一副非答不可的架势,牛!其实还是挺高兴的,估计小朱同学这问题,就是这学期,被每天必须提若干个问题的作业给逼出来的。
说起这学期让学生提问的事,也是从照猫画虎开始的。上学期,老纪来我们这里上了一节QCC(Q,即question,提问;C,即conversation,对话;C,即collaboration,合作)语文课,从学生的问题出发,展开语文学习,深入进行思考。这个思路让我大受启发。数学能不能也QQC一把?
结果,这学期开学没多久,QQC数学创始人老杨就来传经送宝了。老杨说,她的数学课,学生能提出很多问题,而且就提在数学书上。说着,还顺手展示了一位学生书上的一大串问题。《用量角器量角》这课,学生就能问出:量角器为什么是半圆形的?为什么平均分成180份?为什么用“°”表示度?怎么量出多少度……
当时,我真是既惊讶又惊叹。
数学书和语文书不同,研究过程、思考方法甚至最后的结论都是明明白白写在那里的,让学生把书都看了,还提啥问题啊?但事实摆在那里,老杨的学生不仅看了,还问了,问的问题还很有想法,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都让他们问出来了。
我的学生能提出问题吗?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呢?心动不如行动,新的一学期,从第一单元《等式和方程》开始,提问!
一开始没敢让学生在书上提问,一是担心学生看了书,就提不出什么问题,自己也觉得这单元好像没什么好问的;二是担心万一学生有了问题,是解决还是不解决呢?也不知道怎么处理才好。索性,先提在研究单上。
学生的问题倒是挺多。不过,牢骚也多。那阵子,学生在我耳边说得最多的就是:我已经绞尽脑汁了!我真的尽力了!我已经使出洪荒之力了!老师,您饶了我们吧,真的是再也提不出问题了!
为了鼓励大家积极提问,其实也是为了安抚学生面对强制性提问的不适,我让他们选择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问题,写在小卡片儿上,署上名字,贴在班级的板报墙上,美其名曰:问题墙。
到了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问题干脆就提在了书上。有了书做支撑,学生的问题好像被“开了闸”,源源不断。
本来,我就想找两个无关大局的小单元试试,就想看看,老杨说的那个情况,是不是不可复制的个例。但做着做着,不仅是我,就连学生都有点上瘾了。于是,提问就成了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都做的常规作业了。
或者说,提问成了一种习惯。学生已经不满足于向书本提问,课上也开始相互提问,以至于现在,发展到要向老师提问的程度了。而我又没有和学生明确地解释过为什么要提问,有此一问,实属正常。
那么,为什么要提问呢?我也在问自己。
一是了解真实的学生。
学生的学习,是怎么开始的呢?是从教师的问题开始的。教师的这些问题又是怎么来的呢?很多时候,靠的是经验,是感觉,或者说是猜。
一个是从教材的维度猜。这节课认识平行四边形,教材需要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边的特点,我们就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观察图1中的这些图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它们的边有怎样的特点?
一个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猜。这节课研究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学生计算60÷20,会怎么想呢?根据经验,要么想乘算除,通过20×3来算60÷20,要么想6÷2,推理60÷20。那就在这里设置问题:60÷20,商是几?你是怎么想的?
但其实,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能继续探索出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有什么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我们真的知道吗?
其实,我们真的不敢轻言知道。
之前,我们的团队就一直在做大问题引领下的前置学习的研究,精心设计研究问题的时候,我就常常选择困难:这个问题合适吗?学生真的需要研究这个而不是那个问题吗?什么样的问题才是能调动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这是因为,我缺乏途径来了解学生,了解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真实感受和实实在在的问题。目前来说,无论教学形式如何转变,几乎所有发问的权利都还牢牢控制在教师的手里。
但你看,当学生开始提问后,即使他们还非常拘谨,还在试图揣摩老师让他提问的意图,但他们对未知好奇的天性,对不能认同事物的疑惑,还是会驱使他们先问为快。
他们讨厌烦琐的方程格式,就会拐弯抹角地问:有了方便的算数,为什么还要学方程?
他们觉得课本下面那一行小小的字,“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硬生生取消了自然数“0”的话语权,于是讨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为什么不能有0?分数、小数为什么也没有自己的因数和倍数呢?
关于质数合数、奇数偶数,总觉得它们难分难解,于是会像绕口令一样问出:奇数会是合数吗?一定是质数吗?偶数和合数是什么关系?有没有偶质数?奇合数?
其他的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可1什么也不是,于是很不甘心:1就不能也起个名字吗?
实话实说,阅读这些问题的时候,我的情绪波动很大,激动有之,那是问到了教学中的关键处;大笑有之,那是看到了学生特别稚气的一面;困扰有之,因为有些问题连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不过,解决问题是以后的事情。能让学生打开心扉,提出真实的问题,这本身,就已经让我们离学生又近了一步,让我们了解学生又多了一条路径,不是吗?让学生提问,可能是一种最为直接、方便的“备”学生的方式了。
二是激发自然的学习。
前文说,在学习中,大部分都是老师在提问,学生在回答老师的问题。似乎学习的事情,理应如此。指望学生搞明白学习的方向,问出学习的关键和难点,那还要老师做什么?
但是,问题出自于谁,真的是个很严肃的问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他后面还有一句注释: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爱因斯坦给提问定的调很高,直接上升到科学进步的高度。谁说不是呢?但我的想法可能更简单一点,谁提出的问题,表明谁真的对这个问题感兴趣,谁真的在意这些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
教师为什么要备课堂上的问题,那是他需要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就是教师所理解的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是最关心这些问题是否解决的人。学生呢,只需要解决老师的问题,所以常常在教学中,有一种你拼命地问,他却岿然不动的状态。
如果情况翻转过来呢?学生真的迫切想知道什么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举个例子,儿子有天吃饭的时候问我,“黑洞和虫洞有什么区别?”我第一反应就是,这什么问题啊!接着就想,就算我能说明白,你能懂?还有,现在要知道这些干吗?还好,我忍住了,说:“这问题,妈妈还真不知道,也从没有想过。”谁知道人家早就等在那里,“你查一下百度啊,谁让你回答了。快查!”好吧,我查着百度,看着满屏的文字,实在是没兴趣和他一起看下去,但儿子足足研究了一餐饭的时间,还点开了几个相关的链接,甚至找到了几个百科视频,连我都觉得有点儿兴趣了。最后,他满足地说:“嗯,一个是个天体,一个是一座桥。”我感觉他说得还挺在理。
你看,同一个问题,问的人总是更有兴趣知道答案。
再举个例子,我们最近在学习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学生对这些问题都很感兴趣:有了质数和因数,怎么还有个质因数?三个名称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最后讨论的结果是,整合成一个大问题:质因数是什么?自己回去研究。
学生的研究非常有意思,文字表述的,举出例子的,还有各种图示,一类是枝状图(如图2),一类是集合图(如图3)。书本解释得很到位,但因为是大家共同的问题,课前都有自己的思考,于是,交流也同样激烈。
“第一幅图,我觉得根本就不需要再写上质因数,这里圈起来,就能表示出什么是质因数。”“第二幅图,我觉得不对,因数是相对的,而质数是能独立存在的,这两个画成集合圈不合适。这样感觉质因数也可以独立存在了一样,它也应该是相对的。”
有人说,无问题不学习。虽然有点绝对,但有问题,更容易激发学生去研究、去探索、去思考。好奇心,是人类探索未知的无穷动力,正是在问题的不断驱动下,学习才能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需要,一种来自心灵的需求。
三是体会思维的力量。
首先,学生在不断体会思维是有力量的。他们要提出问题,就需要观察、阅读、思考、分析。一道例题、一张图片、一段文字,过去学生是不读的,有时候你让他读,也读不出什么信息来。因为,没有认真读的需要和理由。现在不同了,要提问,就得仔细读,认真比较,拿出十二分的劲头来分析,要不断搞明白:什么问题问了等于没问,答案是很容易获得的;什么问题才能算是真问题,问了以后大家会感兴趣,觉得你很厲害。这个过程,他不仅要分析,要决策,还要自我批判。
同样,在课堂上,听了别人的问题,要理解,要做出判断,要给出自己的意见,这就得很认真地听,思维活动的质量决定了一个人在交流中的位置。
为了真的能听到、听懂,学生会一声不吭,站起来听,跑一圈到跟前去听、去看。最后讨论出的问题,会成为他们共同研究的问题,这种感觉很奇妙,尤其是还有署名权(后来为了更方便记录,改成了学号),特别有荣誉感。
其次,是教师自己也在不断体会思维的力量。看着我的学生,争先恐后地要说出自己的问题、进行解释、讨论问题价值的时候,我觉得能让一个人真的思考起来,是一件令人热血沸腾的事情。
我看着学生自制的、密密麻麻、图文并茂的问题研究单,觉得每一张都应该珍视,要让这些闪亮的思维火花都有绽放的机会。
于是,在解答了小朱同学的问题后,还让全班也花了5分钟,即兴表达对“为什么要提问”的思考。
一直相信,没有哪一种学习方式是最完美的,我们都在追寻完美的路上……
(吴贤,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助理,南京市玄武区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