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书的光芒照亮校园
2019-09-10曹勇军
2019年第2期教育研究与评论关注关注教育研究与评论2019年第2期【编者按】 新一轮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整本书阅读是一项重要内容,许多教师和学校纷纷展开实践探索。曹勇军老师和他的团队是其中的先行者和佼佼者,他们的读书课程在同行中和社会上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他们是怎样开发建设读书课程的?走过一条怎样的艰辛探索之路?取得了哪些成果?他们的读书课程包括哪些常规内容和做法?有哪些特色和亮点?今后还有什么打算和设想?带着这些疑问,2019年初春,在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这所美丽的校园,本刊编辑部采访了该校读书课程主持人曹勇军老师,与他做一席长谈。
摘要:通过访谈,了解南京十三中读书课程建设的举措和成果:创建“经典夜读小组”“启明星读书社”,培养了一大批热爱读书的学生;构建三级读书课程体系,为同行提供可资借鉴的读书课程的建设经验;探索、开发经典夜读沙龙、名家读书课、读写特长生评价等多样且特色鲜明的校本读书形式;带出了一支语文读书团队,展示了语文教师的新形象。
关键词:读书课程整本书阅读经典夜读
问:曹老师您好!您带领经典夜读小组读书的相关事迹,让我们很钦佩,也很好奇,目前你们的经典夜读小组发展的状况怎么样?
答:夜读小组是通过自愿报名招募组织起来的高二年级跨班级的读书共同体,每周五晚上从六点半到八点半,课余时间夜读两个小时。每次夜读,课前制订读书计划,课上组织研讨对话,课后批阅评点学生读书报告,推动学生读书进步。
我们经典夜读小组于2013年秋季建立,一年一期,到现在已经六期了。每期招募30~40位同学,至今已有170余位同学参加课程,顺利结业。这些夜读同学都成为班级读书的火种、年级读书的骨干、学校书香文化的形象大使。夜读小组经历了初创时的艰难,顶住了低谷时的压力,星星点点的火种已成为燎原的大火,成为学校的品牌课程,成为理想语文教育的窗口。有同行戏称夜读小组为学校读书课程建设的“黄埔军校”。
我很喜欢“经典夜读”这个命名。这是一个富有仪式感的诗意表述。每周五晚上,校园里安静下来,夜读教室的灯光亮起来,我和学生一起共读经典。这个名称还富有隐喻的色彩,让人联想:周五夜晚,万籁俱寂,一卷在握,神游经典,精神自由,这是最具有阅读本真意义的时刻。每学年,我们都会读赵越胜的《燃灯者》——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文革”时期,作者赵越胜遇到北大的周辅成教授,追随周教授读书,精神得到启蒙,人生得到成长。作者在书中深情追忆了与先生交往的难忘片断,不仅记录了自己思想精神的进步,更在时代的宽银幕背景下突出了周先生的风骨,字里行间传递出求智爱真、薪火相传的担当,以及热爱真理追求知识的精神。夜读让我们彼此都成为燃灯者、持灯者和守灯者。
问:您当初是怎么想起来要成立夜读小组的?为什么选择在周五晚上夜读?
答:目前高中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是,学生不读书!学生只读教科书,甚至只知道读卷子刷题,就是不读书——不读完整的书,不读对自己生命成长发展最有价值的经典的书。语文课堂上的很多阅读已经退变成一种测试型阅读,仅以考试题目为参照,学生阅读实际上是在做现代文阅读题。这种现代文阅读题与常态的阅读有不小的距离,其中有些质量低劣者根本就是伪阅读。成天刷这样的题目,当然不知道阅读为何物。五年前,我开始了夜读小组的组建尝试,想试着带领一拨热爱读书的孩子一起探索,不仅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也想摸索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规律,突破应试的重围,为同行探索一条新路,走出困境,构建真正的语文生活,让师生都成为终身阅读者。
至于为什么选择周五晚上夜读,这也是从学生实际情况考虑,甚至可以说是无奈之举。现在高中生学业压力很大,从周一到周四忙于学业,只有周五晚上有点空闲,于是周五晚上别人放假休息,我们灯下读书。周五晚上,结束一周沉重的学习,别的同学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校园,我们夜读的灯光却亮起来了。夜读的同学都是有理想有追求的同学,热爱夜读、陶醉于夜读!热爱夜读的氛围,热爱夜读的情调,享受夜读带来的充实感和幸福感,学生觉得自己一天天在长大长高。
问:带领学生夜读的过程中您遇到过哪些困难?又是怎么克服的?
答:最大的困難是在应试的重压下,高中学生认认真真读一本书已成为一件很奢侈的事情。面对学业压力,每一期都会有学生选择退出,我觉得很可惜,这对其他同学也有影响,这是一个困难。第二点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既要保证阅读的纯粹性,又要让学生尽快尝到甜头,让他们通过较短的时间就能体会到夜读的好处,有一种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对我的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此外,义务为学生开设夜读课程需要付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这对我也是一种压力。有的时候,外面刮着风下着雨,学生因为各种情况请假不来,我特别失落和孤独。
克服这些困难,首先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要有一种理想主义者的信念和情怀。同事曾经评价,说我就像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是一个无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再者,新闻媒体的报道也给了我很大的精神支持。2014年4月1日,《中国青年报》在“冰点”专栏发表了对我的长篇专访——《一个语文特级教师的悲壮试验》,介绍我指导夜读小组同学读书的事迹;同年4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莫让阅读那么悲壮》,称赞我“做了一件很多语文老师想做却未必能做到的意义深远的事”;5月3日,央视三套《文化正午》节目以《大战风车的人》为题,介绍了我和我的夜读小组,并为我们的故事点赞;后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以及省内媒体也纷纷跟进报道,一时广为人知。许多同行前来参观旁听,对我的夜读探索表达钦佩,家长、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打电话表示支持。参加夜读的同学越来越多,夜读小组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支持。当然,之所以能克服这些困难走到现在,大概也与我本人的专业能力、专业地位、专业声誉、专业公信力不无关系吧。
问:什么叫真正的阅读?读整本书究竟意义价值何在?带领学生读书最难的地方在哪里?
答:我们读书是这样的:读完一本书,理解书的内容,有了阅读这本书的经验和策略,进而获得某一类书的阅读经验和策略,提高理解力、审美力、批判力和读写力,从而重构和丰富自我与人生。可见,真正的阅读有两个目的:一是提高阅读能力,学会阅读;二是塑造自我,理解生活,认识世界。狄尔泰说:“理解就是在你中发现我。”真正的阅读就是在他者之中发现自我的過程,而发现自我的过程则是生命和心智成长的历程。正因如此,真正的阅读强调批判性思维,强调对话、发现、探索,不怕误读。
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阅读,就突破了狭隘的阅读观,也就多少理解了整本书阅读的价值所在。和整本书阅读相对的是课本阅读、单篇阅读,都多少带有碎片化的性质,有一定的局限性。读碎片化的单篇短文与读厚厚的整本书培养出来的阅读视野、阅读策略、阅读品质和精神气象区别很大。只有读整本的书、读“大书”、读真实的书,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批判能力乃至创造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顺便说一下,整本书阅读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表达并不严谨,课本算不算整本书?所以我更喜欢用的概念是“读经典”,“读名著”,“读真实的书”。
教学生读一本书需要我们有比较丰富的读书经验和策略,其中有两点很重要:一是懂学生,二是懂读书。所谓懂学生,就是知道青少年在这个阶段读书的心理特征。中学生阅读是一种青春阅读。什么叫青春阅读?就是伴随着青春的高峰体验的生命阅读,是让人生觉醒的精神阅读。作家毕飞宇回忆他青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时说:这种青春阅读让人心惊肉跳,皮肤都是烫的,是精神在阅读,灵魂在阅读,甚至是身体在阅读,血管在阅读。少年的我们被巨大的好奇心所吸附,虽然一知半解,连滚带爬,但有一种莫名的快感,从而发现现实生活中所没有但我们期待的另一种生命的可能性。在这样的阅读中,兴趣是学生阅读的生命,剥夺了学生的兴趣就等于要了他的命。有兴趣,有热情,再难的书也容易;反之,再容易的书也会难以读进去。经常见到热爱阅读的学生常常读一些非常艰深的书,他们无比快乐,很有获得感,不认为自己读不懂。加之学生阅读是一种群体性阅读,同伴之间的互动、阅读共同体的风气,也会影响学生对难易的感知和阅读的体验。比如马尔克斯的小说并不好读,可是在中学生中却很流行。
所谓懂读书,就是会挑书,巧安排,能指导。老师要真正选出学生喜欢读的书,要从学生喜欢阅读的书入手,贴着作品和学生的真实感受,一步一步引领学生走向名著,体会经典中正大的思想、纯正的品位,汲取人生发展的力量。有的时候要吃点杂粮,吃点粗粮,这样读书才不累。而整本书阅读中老师的指导尤其关键。怎么指导?一要沉下去,二要升上来。整本书的容量大,涉及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审美信息,在重要的章节,关键的部位,要“沉下去”,抓住关键的段落和语句,指导学生细读、精读、审读、研读、深读。但仅仅靠这样深耕文本、硬抠细节的理解性阅读还不够。在诸如对作品思想的评价、作品特色的赏析,同类作品的比较等关键之处,老师要能够“升上来”,给学生切实的点拨和引导。老师要以普通读者的身份参与研讨,不求标准答案,只求真诚思考。既不放过无法回避的问题,也不纠缠细枝末节,如此方能顺利地展开读书活动。
问:你们夜读小组一般读什么书?有什么具体的读书要求?
答:我们有自己的夜读书单:《海子的诗》、苇岸的《大地上的事情》、梭罗的《瓦尔登湖》、列奥波德的《沙乡年鉴》、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奥威尔的《1984》、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共15本经典或准经典的名著。这其中有寻找自然和诗情的佳作,如《海子的诗》、苇岸的《大地上的事情》;有寻找生活真谛的宝典,如梭罗的《瓦尔登湖》;有重视环境伦理反思科学负面影响的名著,如列奥波德的《沙乡年鉴》,等等。我们选书有这么几条原则:第一,书的部头不能太大,要多选大家小书,多选精神文化含量大的小书;第二,既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要加以引导,既要有经典的正气,又要有流行的活气;第三,不能仅仅局限于文学名著,历史、哲学、思想、科学类的经典也应该有所涉及,这样有利于构建学生的阅读背景和框架;第四,追求融会贯通的读书境界,所选的书兼顾古今中外,具有古今打通、中外兼容、文理交叉的丰富性。这样的书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磨砺他们的思维,更能培养他们的判断力,坚定他们的信念,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选读这15本书,我还有一个很私人的理由:这些书都是我自己读过,在我的阅读成长中给我以巨大帮助的书,也是历届夜读的同学读了以后印象深刻、觉得人生得到觉醒的书——夜读的过程中,每期我都会增添一些新的书,读后根据学生的反应确定下一期是否再读,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书目。当然还有一条,这些书都比较艰涩,往往是学生自己读不下去的,需要一些外力的推动和辅助。
夜读流程一般是这样的:事先布置下次夜读的书目,学生读完书做好准备,带着阅读的感受、体会和困惑参加夜读;夜读中大家互相交流、碰撞、对话,我负责组织,必要时参与讨论和点拨;学生回家撰写读书笔记或读书报告,完成作业;我批阅学生的读书笔记或读书报告,每次选出写得比较好的分享传阅。学生特别喜欢讨论,因为可以完全摆脱课堂阅读讨论所受到的应试局限,观点多元,众语喧哗,学生的心智得到启蒙,有一种发现新的精神天地的解放感。当然,对于学生来说,夜读绝对是一块硬骨头,需要付出巨大的心力,坚持下来的都是优秀者。
问:在朋友圈中经常看到您发的开展各种读书活动的照片,玩得很嗨,你们读书一般有哪些形式?学生最喜欢什么样的读书形式?
答:我们的读书课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常规的夜读课。每周五晚上在课程基地的工作室里,我们围坐大桌,一起灯下夜读。第二种是情境读书课,就是利用南京众多的历史文化名胜资源的优势,带学生到历史文化的现场去读书。利用文化现场的氛围情调增加读书的气场,成为一种生活化的形态,增加学生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成为终生难忘的体验。我曾先后带学生到王安石故居半山园读王安石,到北极阁2号民国气象台读木心,到龙蟠里20号魏源故居小卷阿读《万历十五年》,到鸡鸣寺豁蒙楼茶社读《中国哲学简史》,在台城之上读《大地上的事情》……文化现场和书本内容形成一种隐形互文,成为一个召唤结构,让书本浮现出更多的信息意蕴,形塑读书趣味,培育读书精神。我总是见缝插针,寻找学生能抽出时间外出读书的空档,力争每一期夜读同学有两到三次这样的机会,构成一个学以致用的序列,掀起几次读书的高潮。
比如,最近一次是在2019年1月31日(腊月廿六),我带学生到魏源故居小卷阿读《万历十五年》。魏源故居小卷阿在龙蟠里20号,现湮没于车水马龙的繁华一隅。旧堂幽深,空旷寂寥,院中有一株蜡梅,乃魏源当年手植;有门楼一座,原有“小卷阿”手迹,毁于“文革”。史载,1832年,魏源到南京为人做幕僚,在清凉山下乌龙潭边,购地造屋,以为休憩兼讲学之所,取名“小卷阿”(出于《诗经·大雅》:“卷者曲也,阿者大也”),并在此编纂《海国图志》,成为当时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人……
在普渡庵旧堂,我和28位热爱读书的学生席地而坐,与黄仁宇和他的《万历十五年》相遇。我们通过讨论梳理概括了原书7章的基本内容,熟悉万历皇帝及其君臣的行事,了解当时社会无论是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都普遍存在的制度性结构性的矛盾冲突,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缺少数字管理、以道德代替法治,最终导致失败的必然。认识到作者“反道德”“反性善”“反小历史”的思想观点,还赏析了本书截取横断面,以人物为中心,把关键人物、典章制度、社会现象、个人生活等方面立体生动描摹出来的全新的历史书写特色,争论探讨了黄对“大历史”与“小历史”的看法,也顺便补充介绍了新的史学著作,以及学界对本书观点的不同声音。研读的过程是碰撞的过程,是纠正补充的过程,也是丰富融合的过程,更是反思批判的过程……翻阅着《万历十五年》,像是翻着一页页历史书卷,天人交契的氛围中,不时有沉甸甸的历史思考撞击心胸。
最喜欢的当然是情境读书课啦,好玩,有意思嘛!我们读书的形式也很靈活,带一点水果,席地而坐,一边吃点东西一边读书,很放松。带着学生们在这样的地方读书,自己仿佛也能体悟到《论语》《侍坐章》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那种美妙的意境。许多已经毕业的同学,回忆当年的夜读生活,情境阅读课仍然历历在目!
问:开展读书阅读活动需要有评价工具,你们一般采用哪些评价方式?
答:我们采用比较多的是既能评价学生阅读的质量,又能促进学生阅读水平提高的鼓励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评价学生读书最常见、也最有效的方法是写读书报告。每读一本书,我都要求学生写出阅读感受和思考,并在夜读课上加以点评。除了每次读书必写的常规报告之外,我还制造各种机会布置有具体任务和目标的展示性读书文字的撰写,使读书作业作品化,开展读书的项目学习。
比如,我们将学校门口的橱窗承包下来,将其改造成一个特定的读书专栏——好书推荐。自2013年秋季开始,至今已坚持了5年多,共推荐170本好书。好书推荐定期更换,其介绍性文字由夜读小组的同学志愿轮流承担,内容包括书名、作者、译者、出版社、版本以及学生撰写的推荐词几个部分。需要用概括而简练、有感染力的文字介绍该书的内容特色,揭示阅读该书的意义,引发阅读该书的兴趣,推动全校同学读书。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次具有特殊对象和特定交际内容的微型读书报告写作,既推动了学生阅读,也检验了学生阅读的深度和高度,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
问:我有一个疑问,夜读小组毕竟是小众化的读书课程,是一部分优秀的学生参与的读书课程,那么面对更多的学生、所有的学生,你们有什么想法和做法?
答:如何克服经典夜读小组小众的局限,让所有的同学都参与到读书之中,是我一直在苦苦思索的问题。2014年,我率领教研团队在高一、高二年级成立启明星读书社,让班级中热爱阅读的同学有了自己的读书社团。高一、高二每个年级有200多名社员,粗略算下来,至今已有1000多人参加读书社。启明星读书社以班级为单位,采用“漂流书”“分享会”“读书超市”“读书讲座”等方式开展读书活动。这样,加上原来的经典夜读小组和语文课堂的常规读书,就构建起了十三中的读书课程体系,它由常规课堂教学、启明星读书社和经典夜读小组三级组织构成。每一级组织都有自己的读书目标、读书书目、读书形式和读书要求,满足学生丰富多样的发展需求,建立由课内到课外覆盖学生生活的完整读书课程,有自己的组织和制度,孕育生长出自己的读书文化和传统。我把学校一百余棵具有五十年树龄的梧桐树作为校本符号,把我的读书课程命名为“在大树下读书”课程,以实现“立德”“树魂”“培根”的读书育人目标。
问:能不能详细深入地介绍一下你们的读书课程?
答:就是“五个三”读书课程,我在多篇文章中介绍过。看这样一个表格(如表1)就一目了然。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们的读书课程不是一步到位想当然的理论设计,而是在读书课程的开发和建设的实践中,思路逐渐清晰,然后经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多轮摸索,不断生长,不断完善成型(详见图1)。它凝聚了我和团队的智慧和心血。
三级组织三级目标三份书目三类要求三种形式常规课堂教学课标目标50本基础书一学年读4种基础书,参加2次读书活动,完成4篇读后感。采用基础书阅读、课前演讲、每周读书课等形式,课内外结合,带动读书。启明星读书社启明星目标50本漂流书一学年读8种漂流书,参加4次读书社活动,完成8篇读书笔记。采用漂流书阅读、分享会、读书超市、读书讲座、好书推荐等形式,开展课后读书。经典夜读小组夜读目标15本高阶书一学年读15本高阶书,参加20次夜读,完成15篇读书报告。采用周末读书、经典研读、情境读书、名家读书课等形式,开展读书课程。
除了“三级组织”之外,我们读书课程目前开发出比较成熟的“四种读书模式”,就是“共读一本书”“选读一本书”“探索一类书”和“项目制读书”。无论采用哪种模式,强调以笔读书,以任务读书,以探索成果读书。在这些“课程硬件”的基础上,我们还注重“制度”(读书常规制度框架)、“标志”(富有校本特色独创做法)、“仪式”(富有仪式感的关键环节)、“风气”(营造校园读书风气)、传统(积淀读书文化传统)五个方面的“课程软件”建设,使读书课程更有魅力,为师生喜闻乐见,真正走进他们的生命。“三级组织”“四种模式”“五个方面”,这个“三四五”整合在一起,纵横交错,内外呼应,才是我们完整的读书课程。
问:你们的读书课程有什么特色,或者说亮点?
答:有这么几个特色,或者说是追求:一是分层次。鼓励多读,承认差距,满足学生多样的、个性化的发展需要,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终身阅读者。前面已经介绍过,不再重复。二是生长性。我们的读书课程是开放性的,学生的痛点在哪里,我们的课程就开到哪里;学生的需求在哪里,我们的课程就设到哪里。不断完善,不断发展。三是生活化。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会读书,让读书成为学生真实的生活。
一般的读书课程仅仅着眼于指导学生怎么读书,其实在真实的生活中读书,一般先要找到自己想读的书,一本书读完,还要了解书是怎么写出来、编出来的,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所读的书,把握读书的规律,养成读书的习惯,真正成为终身阅读者。我们坚持开展的“先锋书店购书日”和“读写特长生评选和专辑义卖”两个特色读书活动,就很能说明我们读书课程“生长性”“生活化”的特色。
每年寒假,我们从高一启明星读书社中评选出200名读书积极分子,由学校语文基地奖励每人50元南京先锋书店的购书券,组织学生到南京的文化地标先锋书店为自己购买寒假阅读的图书,作为赠送给他们的新春大礼。活动前,我们先为学生开设“如何构建自己的书架”的微型讲座,指导学生在浩如烟海的图书中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图书。讲座中既阐明挑书选书的基本原则,也有具体选择比较的案例,还有一本好书的故事。寒假中约定时间,老师陪学生到先锋书店指导购买图书。开学后组织学生填写反馈表,反馈内容包括:学生购买的书目,满意或不满意的理由。学生由此體会到购买图书应注意的问题等,再开展读书社分享交流。通过这样的学习内容和方式让学生了解选书购书的常识,培养书目的意识,为学生终身阅读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出台了南京十三中读写特长生评定条例,学生对照条例,自行申报,评委会评出每一届的读写特长生,由课程基地为其编辑印制特长生专辑。我们给每位特长生配备一名语文教师作为责编,师生合作,编成一本拿得出手的个人专辑。在这样真实的语文生活情境中,学生可以习得诸如体例的设计、特色的确立、书名的推敲、专辑的分合、导入语的创意、序言的撰写等真正高阶的写作能力。在这个任务驱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勤学好问,主动探索,教师严格把关,精益求精。最后,作品专辑采用义卖的形式在校园中发行,所得善款捐助给困难学生。义卖现场像一个喧闹的读书集市,特长生们受邀为学弟学妹们签名,掀起校园读书的热潮。它是形式独特的校本评价,也是富有创意的读书课程,我们至今已坚持开展了6届,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了成果意识,让读书应用且服务于真实的生活,促进学生的发展。
向前伸出一只手,开展“怎样选书购书”活动,向后伸出一只手,开展“怎样编书出书”活动,从“选书”环节,到“读书”环节,再到“用书”环节,形成“读”以致用的课程系列,让读书课程更丰富,也更具有生活的魅力。
问:近一两年来,你们读书课程有什么新探索?
答:第一个是经典夜读沙龙。我内心一直有一个遗憾,就是夜读小组的读书效果不错,但是它只能惠及一小部分学生。这些学生很优秀,如何发挥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带动更多的同学投入到读书之中?我一直在思考摸索。后来受到一些传媒电视节目的启发,我们尝试开发实施了“经典夜读沙龙”这种学生乐于参与的大型情境式对话读书活动。我们以经典夜读小组的部分同学为骨干,让他们选择一本经典名著,用舞台情境和问答对话的形式介绍这本名著的基本内容,引发更多同学的阅读兴趣,让夜读小组的骨干同学带领更多的同学去读书。夜读沙龙以季节为序,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已先后组织实施了5次夜读活动。我与学生合作,让学生主持创意策划,设计舞台大纲和展演脚本,设计制作海报和人手一份的学习单,让夜读沙龙不仅具有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时尚元素,更成为读书内容突出、读书指导有效、读书方法丰富、读书个性鲜明的十三中学生的“名著导读地图”。
第二个探索是“名家读书课”。带动学生读书,仅仅靠我们教师还不够,要让名家大家参与我们的读书课程。我利用自己的资源,广邀国内的专家和学者,为夜读小组同学开设名家读书课。我曾邀请读书大家、张爱玲研究专家止庵先生来为同学们开设张爱玲小说读书课。课前我请止庵先生推荐张爱玲代表作,带领学生研读张爱玲小说,帮助学生收集提炼阅读中的困惑和问题。读书课上组织学生与止庵先生对话,课后撰写听后感,在校园网络平台整理发布,惠及校内外师生,充分发挥名家的引领作用,让读书课程更具有高度和探索性。我先后邀请止庵、王开岭、周晓枫、蔡天新、刘晓蕾、鲍鹏山等人来夜读小组,带领学生深度读书,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在名家的引领下更快地成长。
问:如果让您自己概括一下,您觉得这些年开展读书课程建设,取得了哪些实实在在的成果?今后又有什么打算?
答:大概有这么几个成果:一是创建经典夜读小组启明星读书社,培养了一大批热爱读书的学生;二是构建三级读书课程体系,为同行提供可资借鉴的读书课程的建设经验;三是探索开发经典夜读沙龙、名家读书课、读写特长生评价等多样的特色鲜明的校本读书形式;四是带出了一支语文读书团队,展示了语文教师的新形象,也在全国范围产生了一定影响。
说到今后的打算,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拓宽阅读领域,二是扩展读书课程组织架构。科幻阅读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个抓手,却也是我们长期以来阅读课程的盲区。眼下我们正通过社团、选修课、科幻讲座和沙龙、学生科幻杂志等多样手段,加强科幻阅读的课程建设,补齐短板。读书不仅仅是语文之根,更是各门学科的学习能力之基。在现有读书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我们打算让所有老师、所有学科参与读书课程建设,所读内容涉及各门学科,追求“全员”“全科”“全人”的三全并举,不仅有多样的学生读书的课程、社团和联合体,而且还有教师的读书组织、读书制度等,让读书成为未来学校发展的标志性内容。
(曹勇军,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语文教师,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南京市中语会理事长。著有《语文的表情和眼光》《语文,我和你的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