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燕不成夏

2019-09-10吴欣歆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9年2期
关键词:南京书店读书

摘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阅读课程建设,其价值摘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培育“读书种子”,让学生的阅读行为真实发生;建设“阅读空间”,培养一批乐意走进图书馆、书店的人,培养一批在各个空间都能享受阅读乐趣的人;凝结“共同经历”,用热爱阅读的情怀打造出一块文化高地;积淀“文化传统”,让学生带着读书文化的印记走向社会。

关键词:读书课程南京十三中经典阅读

“一燕不成夏”源自亚里士多德的名作《尼克马可伦理学》,尼克马可是他小儿子的名字。了解了曹勇军老师多年坚持的夜读小组和读书课程建设,最先想到的就是这句话。一个班级的读书会,一个年级的读书社,一所学校的经典夜读,宣告着南京市第十三中学(以下简称“南京十三中”)阅读的“立夏”,春天播种的作物直立长大,“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迎夏”大典盛况空前,驻足惊叹的同时,自然会想到盛典之前的庄严与忙碌。

一、培育“读书种子”

培育读书种子,是建设阅读课程的合理起点。南京十三中的读书课程建设始于“精英教育”,曹勇军老师以“点灯人”的圣洁祈愿组织了一批“阅读骨干”,利用业余时间陪伴热爱阅读的学生阅读经典中的经典。曹老师的“15本书”大多关涉哲学命题,甚至直接选择《中国哲学简史》,思想深度可见一斑。他的愿望说起来很简单,“人生得到觉醒”,产生“发现新的精神天地的解放感”。与“大家”相遇的青春阅读确实能够“让人心惊肉跳,皮肤都是烫的,是精神在阅读,灵魂在阅读,甚至是身体在阅读,血管在阅读”。能够阅读这样的书,攀登精神的喜马拉雅,得尝“会当凌绝顶”的愉悦,必得付出巨大的心力,“坚持下来的都是优秀者”。这些优秀者是最初的“读书种子”,在南京十三中,在曹老师孤独的等待和坚定的守护中,成为其他学生的榜样,成为读书园地的春芽。

这批读书种子让启明星读书社有了成立的基础,让漂流书有了漂流的可能,让基础书真正受到了关注,让学生的阅读行为真实发生。进而,精英教育走向普及教育,基础书、漂流书、高阶书共生共长,学校的三级阅读课程体系初具规模。

目前,“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已经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学生必须完成必修和选择性必修阶段相关内容的学习。即便如此,南京十三中培育读书种子的探索依然有借鉴意义,这批学生为其他学生的阅读树立了高标,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二、建设“阅读空间”

建设阅读空间,是营造阅读氛围的合理落点。曹老师和他的团队成员最大程度利用了可以利用的環境资源。50本基础书成为语文课程的“正规军”,有系列规定动作;教室里有图书角,50本漂流书的良好循环描绘出南京十三中学生阅读习惯的“新常态”;剧场成为读书分享会的舞台,十四本好书,演绎着师生的阅读人生;演讲、朗诵、访谈、歌唱、表演……讲述着新青年自己的读书故事;王安石故居、魏源故居、北极阁2号民国气象台、鸡鸣寺豁蒙楼茶社、台城……都成为学生阅读的情境。身处其中,学生也许更容易找到文化人的感觉,形成读书人的气质。每个地方都能读书,每个地方都能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久而久之,读书会像呼吸、睡觉一样自然吧?最让我羡慕的是读写特长生获得的“先锋书店”购书卡。书店是一座城市的重要地标,也是特有的阅读场,常常逛书店的学生,长大以后一定会不一样吧?

借助不同的阅读空间营造多元的阅读情境,“夜读”也好,“野读”也罢,立意都是在真实的情境中产生真实的阅读行为、生发真实的阅读体验,从知道读书好到真正好读书,知行合一。培养一批乐意走进图书馆、书店的人,培养一批在各个空间都能享受阅读乐趣的人,之于社会的意义不言而喻。

三、凝结“共同经历”

凝结共同经历,是推进阅读深度的基点。经典夜读沙龙、启明星读书社读书分享会、学校橱窗的好书推荐、读写特长生的评选、先锋书店购书日、专辑义卖、名家读书课……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有三个共同点。

其一,清晰的流程。力争用科学的过程获得高质量的成果。每项活动都在长久坚持的过程中不断修正方向、完善运行机制和活动规则,形成了师生的共同追求。

其二,隆重的仪式。仪式感有助于形成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学生在群体的共同经历中生成崇高的思想观念,这种观念对学生会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

其三,广泛的参与。经典夜读沙龙采用招募成员的方式,招募信息广而告之,学生不一定参加,但一定知道有如此高雅的活动。读书分享会是有明确主题的项目学习,项目学习的突出特点是团队合作、过程完整和深度学习。盘点一下这些活动持续的时间和组织的次数,参与的广度可见一斑。

共同经历创造共同回忆,走出南京十三中的学生拥有共同的读书印记,而且历久弥新。清末,上海对江浙一带的文化辐射成就了小城镇里的“大都市”,南京十三中师生用热爱阅读的情怀打造出一块文化高地。

四、积淀“文化传统”

积淀文化传统,是阅读课程建设的制高点。我很欣赏“在大树下读书”的提法,大树是南京十三中读书文化的独有标识,标志着“跨越学科边界”的阅读内容,以文学为核心,涉及科学、艺术、美学、哲学;显现出“融合多种媒介”的阅读形式,设计舞台大纲、展演脚本,在学校网络上发布读书笔记、听课感受,编辑个人作品集;意味着“立德树魂培根”的育人目标,学生带着在这里形成的自觉意识走出校园,以终身成长的姿态走向更好的自己;展现着南京十三中师生的共同成长,教师和学生互相激发,形成阅读能力发展的理性循环。三级组织、四种模式、五个方面既是学校的课程结构,也是学校的读书文化,每一届毕业生都带着读书文化的印记走向社会。梁衡在《我们为什么要阅读》中写道:“当你超越阅读而进入写作,发表了作品时,别人又开始了对你作品的阅读。人类精神产品的生产就是这样螺旋式前进。”走出南京十三中的学生传播了读书的文化传统,带动着不同地域的人继承这样的文化传统,读书人就这样成几何倍数的增长。

我不喜欢“悲壮”,也不觉得曹老师和他的团队是“大战风车”的人。孙中山先生说“大志不是立志做官,而是做事,建立小秩序”,南京十三中的语文教师都是有大志的人,志在建立“共读一本书,选读一本书,探索一类书,项目制读书”的小秩序;志在用具体的工作日程共绘师生的阅读地图;志在为有共同志向的同行们提供实践的模型、方法的参照。按图索骥,会有更多的语文教师在实践中获得成就感,找到专业发展的新路径、新空间。

立夏之后,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春播作物进入农忙时节,日日攀长的植物催人勤勉。幸运的是,南京十三中不仅让我们看到立夏胜景,还记录了从春到夏的历程。

(吴欣歆,北京教育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中文系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著有《高中语文选修课选择性的实现——执行课程层面的探索》《十年了,停下来思考》《初中写作教学实践指要》,主编《书册阅读教学现场》《高中经典阅读教学现场》。)

猜你喜欢

南京书店读书
南京大闯关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南京博物馆18件“镇院之宝”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总第八期)
最美书店
我们一起读书吧
南京:诚实书店开张
南京、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