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优化策略
2019-09-10彭庆
彭庆
摘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班级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各方面发展尚未成熟,所以班级管理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直接的负责人,自然要承担十分重要的责任。因此,本文将谈一谈应该怎样进行小学班主任管理。
关键词:小学 班主任 班级管理
简单来说,班级管理主要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要求和目的,采用一定的措施手段,对班级中的各项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并最终实现教育目标的活动。也就是说,班级管理质量关系着班级整体的教育水平。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根据班级管理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特点采用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并对每一个管理环节进行优化与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班级管理活动的质量,从而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1.榜样示范,强化行为引导
由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十分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榜样示范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所谓榜样示范,主要是指通过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或者模范行为对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施加影响的方式。因此,通过榜样示范的方式,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从而促进学生发生良好的转变。
在应用榜样示范法进行班级管理时,我主要会采取以下几种具体的措施:第一,由于班主任的个人言行会对学生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会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对于那些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我自己首先会做到最好;第二,通过身边同学对学生施加影响。每个学生都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所以我会着重去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而使学生在相互学习中实现共同进步;第三,我会通过一些伟大人物或者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的事迹对学生进行教育。最终,通过多方面的渗透,逐渐使榜样人物的积极作用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了出来。
2.常规管理,优化班级氛围
所谓常规管理,主要就是在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一个组织或者团体的活动。规章制度是一种必须要遵守的行为准则,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制定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特点的班级管理制度,这样一来,可以使各项班级工作更加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而营造一种和谐有序的班级氛围。
在本班的班级管理活动中,为了促进班级氛围的优化,我采用了常规管理的方式。同时,为了使学生更加积极地遵守各项行为准则,我组织学生参与到了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当中。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基本的要求:“班级管理制度要在学校管理规则的框架下进行”。然后,我让学生根据这一要求对班级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细化。最终,由于在常规管理中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尊重,再加上班级管理制度十分符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所以管理效果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3.分层管理,提升管理效果
教师应该明白,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会逐渐在各个方面产生较为明显的差异,所以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同样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为此,班主任可以尝试采用分层管理的措施,对不同情况的学生,班主任应提出差异化的管理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班级管理措施更加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进一步提升管理的质量。
如:纪律管理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纪律观念是有较为明显的差异的。对于那些纪律观念比较强的学生,我对其提出的要求是比较宽松的,而对于那些纪律观念薄弱的学生,我提出的要求则比较严格,当然,对这部分学生进行管理时,我主要采用的是引导的方式,这样既可以避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也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约束。最终,通过不同的管理方式,逐渐提升了本班的纪律管理水平。由此可见,在班级管理中,分层管理的理念是十分重要的。
4.家校共育,扩大管理范围
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所以家校共育的方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可。因此,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班主任应不断强化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一是要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二是要请家长配合班级管理措施的实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扩大学生管理的范围,从而提升班级管理影响的持续性。
在本班的班级管理活动中,我十分重视家长的配合。因此,我会通过各种方式保持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如:主题式家长会、家长等活动。通过这些方式,我和家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和家长的沟通中,我主要给家长讲解了一些当前比较先进的教育理念,以此来使家长掌握一些比较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最终,通过家校合作教育,进一步优化了班级管理活动。
总结来说,班级管理是小学教育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因此,班主任应全面了解班级管理活动的具体要求,并对班级管理措施进行改进与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班级管理活动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俞永芳.谈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艺术[J].学周刊,2019,(26):172.
[2]马永祥.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创新策略浅析[J].数码设计(下),2019,(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