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2019-09-10刘素芹

高教学刊 2019年24期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院校

刘素芹

摘  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职院校应客观对待,结合学校特点,通过提升师生媒介素养、创新教育方法、开展实践活动、营造文化氛围、加强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构建保障机制等途径来培育高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24-0165-03

Abstract: The advent of the new media era has brought both opportunities and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to the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treat objectively, 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s, and foster the socialism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by improving the media literac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novative educational methods, carrying out practical activities, creating a cultural atmosphere, strengthening students' daily education management,and constructing a safeguard mechanism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

Keywords: the new medi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ultiv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目前,新媒体发展迅猛,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受到了极大影响,大家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是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可以说新媒体无处不在。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在教育过程中,这类学校更加关注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还不够重视,而这个阶段的高职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如果这个时候我们不能从意识上、思想上进行正确引导和指正,尤其是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不良信息的传播等很可能让学生在增长知识的过程中误入歧途。所以,在全面宣传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下,怎样发挥好新媒体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探索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举措,将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价值。

一、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观,引导社会各层次树立共同的信念,它具体包括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国家的繁荣富强离不开青年一代。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当今新媒体的热潮对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此时,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思维上非常活跃,视野也很开阔,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自我意识,喜欢接触和接受新鲜事物,但由于身心上还不够成熟,接触社会时间不长,对很多事情的是非方面也不能辨析得很清楚,社会改革浪潮极易对他们产生影响,部分学生甚至会迷失方向,失去斗志。

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在价值观的教育上也显现出一些问题,一是当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都比较大,为了提升技能水平,让同学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高职院校在教育过程中更加看重学习技术技能,不太重视价值观教育,在这种社会大环境的渲染下,同学们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等都随之发生了变化。二是价值观教育没有系统性。有一部分高职院校在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内容没有提前规划好和设置好,时有部分内容不讲和内容重復讲的现象,如果是重复讲的情况,同学们会缺乏兴趣,产生厌倦情绪。三是教育方式陈旧。有些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喜欢照本宣科,脱离实际,不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且与学生互动交流少,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发现不了同学们的学习潜能。

综上所述,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引领,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努力为他们成长成才打下可靠的思想政治基础,避免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蚀。

二、新媒体给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带来的影响

(一)新媒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普及提供了

极佳的阵地和平台

一是新媒体的运用,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和途径更加清晰。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传播速度更快、传递信息量较大,不同群体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搜索所需要的相关价值观的材料;二是新媒体使得教育更具有时效性。现在只要准备一台电脑或一部手机,连接上网,就能够实现信息的交流,发布内容的人本身就是传播者同时也是接受者。这样相关教育部门就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及时将价值观相关学习要求或者精神等发送给大学生;三是新媒体使得价值观教育更具有感染性。新媒体中包括的形式有很多种,有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等,比传统媒体更能吸引人,能把呆板的理论内容丰富起来,活跃起来,使得学生们更容易接受,能进一步增添价值观教育的魅力和影响力;四是新媒体可实现价值观教育的互动性。通过新媒体,师生之间可以进行相关价值观主题的交流,在交流中会了解到相关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并予以宣传和号召学习,为高职院校培育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创造了良好的互动氛围。

(二)新媒体鱼龙混杂的发展态势给培育大学生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新媒体既有它的优势,也有劣势。作为传播媒介,其本身所具备的工具性无法判断信息的优良或劣差。在传播正能量的同时,也可能被利用来传播诸如拜金、享乐、色情、暴力等负能量和负面信息。特别是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一直是西方敌对势力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围猎”的对象。西方敌对势力会把新媒体作为入侵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工具,鉴于此,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利用好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努力去除消极因素,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举措

(一)提升师生媒介素养

教师要利用好新媒体,努力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丰富个人的知识量,全面提高综合知识素养。要及时发现和紧扣时代热点话题,并将其穿插到课堂教学中去,同时可以将微视频、微电影、微课等引入到教学中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大提升教学实效。教师不仅要夯实专业知识,还要积极涉猎信息技术知识,学会熟练运用新媒体,并善于通过微信、微博、论坛等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交流的问题可以是当下热议话题,也可以是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教师们还要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及时关注和了解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情感等问题,如果发现情况,要第一时间予以引导,既可以通过对面谈话,也可以通过网络对话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学生的新媒体素养是指学生甄别、使用和内化新媒体内容的一种能力。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的媒介素养不是很高,新媒体的普及和应用亟需不断加强学生新媒体素养的培养。高职院校可定期邀请专家开展新媒体理论知识讲座、开设新媒体应用理论课程,使学生能够正确筛选和辨析新媒体信息,掌握准确判断新媒体信息的能力;学生要不断加强自我约束,高职院校可以定期开展行为习惯养成系列主题班会和社会活动;加强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建立各类专题微信公众平台,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及时发布教学案例、教学视频、实践活动等内容,引导同学们可以借助手机、电脑加强课外学习,努力提升学习效果。

(二)创新价值观教育方法

高职院校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主要路径就是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培养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法和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更多的趋向于应用先进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能创造知识、分享知识,也都可以获取和使用知识,大家都是教育的生产者,也都有可能是知识的消费者。基于此,思想政治课教师更应采取措施,把新媒体运用到课堂中去,把新技术渗透到教学当中去,融合到教学资源中去,以“高职学生”为中心,建立最广泛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网上与网下生态连接。可以在校园网络上及时上传思政课的视频、微课、慕课等,并进行传播和覆盖,真正使资源得到共享。此外,还可以在思政课课堂教学中充分融入视频、数据、声频等元素,努力提高课堂魅力,促使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价值观内容。思政课教师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进一步和同学们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并内化,以更好地认识复杂的社会现象,促使他们自觉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三)开展价值观培育的实践活动

在加强学生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实践活动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和途径。高职院校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结合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和办学实际,围绕高职院校学生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擅长使用新媒体的情况,将新媒体技术融合到教育过程中。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并指导同学们自己创作微电影、微视频、微评论、微语录等微作品;可以主动挖掘高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能,引导他们进行“微实践”、“微创业”,真正将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可以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公益活动等,通过此类活动,使同学们收获不一样的社会体验,用自己学过的理论知识深入社会,体验民生、感知国情。如此,呆板枯燥的课堂知识会鲜活地呈现在同学们的面前,使大家在具有感性认识的同时,也具备了理性认识,这样不仅可以加强理解和认同,还可以增强自我约束意识。

(四)营造价值观培育的文化氛围

高职院校要重视营造有利于价值观培育的文化氛围,通过电子屏、横幅、宣传橱窗、精神堡垒等加强宣传,使同学们能够随处体会,真正接受并内化价值观。在校园宣传方面,学校可以在网上建立文化建设平台,为同学们互动交流提供平台,让学校及时了解同学们的想法,同时也可以积极宣传学校,提高话语影响力。可以建设新闻网站,及时报道新闻和相关时事政治,引领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可以建立党建思政等红色专题网站,专题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工作等,引导同学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弘扬正能量,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可以搭建具有吸引力的娱乐网站,和新闻网站、红色网站进行交融建设,发挥健康的娱乐网站作用,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无形接受了教育。

(五)加强学生日常教育管理

新媒体的出现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也带来了便利,学校管理人员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提取保存学生的各类信息,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在诚信教育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围绕诚信主题开展宣传教育,在新媒体平台上创造性地开展演讲比赛、诚信之星评选、短视频大赛等活动,这样可以激发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建立诚信档案,加大学生的诚信管理,使新媒体在学生诚信建设中切实发挥作用。在进取精神培养方面,老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给同学们推荐价值观培育主题的书目和学习励志书目,可以组织同学们创新性地开展学习类活动,如经典诵读活动、读书评比活动等,并引导同学们开展分组讨论和交流,促使同学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不断培养进取精神。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老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设立心理咨询室,同学们可以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这样可以避免面对面的尴尬,可以充分释放自己的情绪。老师们可以在平台上推送一些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文章和影片供同学们学习,使同学们在心灵上真正受益。此外,还可以在平台上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健康海报评选、心理舞台剧表演等活动,不断创新形式,丰富活动载体,最大程度地为同学们营造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和氛围,促使同学们都能健康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六)构建价值观培育的保障机制

教育和引导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一定要用组织、队伍、制度、环境等保障措施来确保这项艰巨任务的完成。一是建立组织保障。要成立培育学生核心价值观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相关工作。二是建立队伍保障。要成立网络舆情队伍,他们专门搜索网络信息,对信息进行分类,并将不利信息及时上报学校宣传部门,同时他们也可以作为网络舆情评论员,对学校的正面信息进行跟帖和发帖,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在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在队伍建设方面还要注重加强网络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为他们开展信息技术方面的专题培训,使他们能够全面掌握网络监督管理技术,能及时删除对学校不利的信息和错误的舆论导向等。三是要建立制度保障。学校各部门和二级办学单位要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制定具体的分工制度,对权责关系进行进一步明晰;要根据价值观的目标和体系,不断规范完善培育程序,要根据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使培育过程具有计划性、连续性,能够做到有章可循。要制定激励机制和量化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考核管理办法,对培育工作实施考核,并实行奖惩,积极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推动培育工作的顺利实施。

总之,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高职院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既带来了机遇,也帶来了挑战,高职院校应客观对待,主动作为,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网上网下齐抓共管,利用好新媒体,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真正将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不断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冷红林.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D].贵州师范大学,2014.

[2]胡婧超.周庆博,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15(01):106.

[3]陈志勇.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4]梁志厂.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高教学刊,2015(01):81-82.

[5]赵莉莉.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高教学刊,2017(21):189-191.

猜你喜欢

新媒体高职院校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