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追求*

2019-09-09孟凡明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职业幸福感专业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孟凡明

摘    要: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关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也关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思想政治教师应该主动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追求多重对话的课堂,追求真实学习的课堂,培养跨学科的教学素养,树立思想政治学科自信。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发展;学科核心素养;职业幸福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关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也关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所以,改进思政课教学,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关键在思想政治教师,特别依赖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思想政治教师应该主动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课堂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物理空间,更是生命交往的文化空间。既然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将宝贵的生命时光投注在平凡的课堂教学之中,我们就应该使自己的职业劳动不断实现个人生命的理想、信念、价值、意义。教师劳动的尊严和欢乐不仅仅取决于外在的工具价值,也不仅仅取决于教学的量化结果。因为教师劳动是富有创造性的,每日每时都面对着崭新的动态的教育世界。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关注教师劳动的内在价值,从实用功利的外在被动,走向自由审美的内在主动。“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1]我们不仅要以自己的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发展,也要以自己的专业成长积淀教育智慧,促进个人生命价值的实现,做一个有内在尊严和欢乐的思想政治教师。在笔者所接触的政治同行中,存在着这样的情况:部分青年教师没有形成自觉主动的专业发展意识,缺乏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规划,职业倦怠渐趋严重,机械被动地重复着枯燥的课堂;部分教师因面临退休,出现职业退缩和厌倦,退出教学一线,安于被边缘化、孤立化的现状。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某位年近六旬的思想政治教师却坚持自我更新,扎根教学一线,爱教乐教,深受“00后”中学生欢迎,青春无限。所以,保持教师青春不老的秘诀就是教师自身的主动专业发展,而教师的专业成长永远是教师自身的事情,不能等,不能靠,要自己驱动自己发展。

思想政治教师应该追求多重对话的课堂。好的课堂在于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有尊严地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教师要相信学生有无穷的潜力,为学生参与课堂搭建平台,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乐园。“分享”“探究”“思辨”“微辩论”“小组合作”“调查研究”等指导学生具体学习活动的词语充分展示了思政课教师的课程理解、教学逻辑和教育理念,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政治课堂。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学习并不是等待灌输的容器、等待涂抹的白纸,而是基于学生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社会文化行为,也就是说,教学不再是教师灌输式的独白,追求整齐划一的效率,而是引导学生三重多元对话的过程,即与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进而实现由教师单向灌输到多元对话、由知识传递型向知识建构型的课堂转型。某老师在执教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十课第二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时,富有诗意地将“创新”归纳为“创新是一种生命的蜕变,创新是一种生命的历练,创新是一种生命的期许”,进而设计了以《蜕变,只为完美而生》为题目的有温度的小论文作业,这将知识习得与价值引领融合起来。教学设计的创新背后往往彰显着教师的个人教育哲学。如此一来,用心的学生不仅是在完成一篇课程作业,更是在与自己进行对话,与社会进行对话,从中体验创新的生命价值。值得一提的是,思想政治教师往往习惯于追求确定性,忽视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往往蕴藏着创新价值,正如佐藤学教授所指出的,对清楚、明确的要求深信不疑的教师是不可能理解学生那些踌躇不定的、没有把握的发言的价值的,是不可能理解那些孕育着微妙的、不确定的、模糊暧昧的思考、矛盾、冲突的复杂情感的价值的。[2]为此,思想政治教师不仅应该关注学生显性、精确、正确、流畅的课堂话语,也应该耐心等待,关注学生内隐、模糊、错误、吞吐的话语符号,为学生思维跃升和情感体验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思想政治教师应该追求真实学习的课堂。我们应该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课堂,而是真实学习的课堂。发言热闹的课堂可能存在着虚假学习,即学生为避免孤立或惩罚而成为课堂的观光者,非常配合教师的教学导演。为了实现真正学习的课堂,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遵循学生的学习起点、认知风格和学习过程。教师应该扮演一个资源筛选和分享的角色,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而不仅仅是封闭式地就教材而教教材。笔者经长期的课堂实验,借助101智慧教学平台,开设《人民日报》阅读课,将阅读该报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比如引导学生寻找《人民日报》里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为这抓住了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最本质的问题,即如何解决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质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状况之间存在的差距。同时教师应该营造一种“倾听”的课堂氛围,建立一种安全信任融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教师存在于师生关系之中,学生就是“我”的一面镜子,可以观照“我”的精神世界。曾有学生提到老师上课是在“摧残”她,殊不知,该生这句话也道出了当事教师的心理。我们总是说教学相长,却忘了教学相长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师生之间不是相互“摧残”,而是相互成全。教师成全学生,教学生知识,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学生也会满足教师的情感需要,增强教师的工作效能感,使教学相长。在这里,笔者更愿意强调,教师应该包容、宽容学生,而不是一味苛责,毕竟绝大多数学生是真诚的、可爱的。学生的无知、幼稚恰恰说明教师存在的重要价值。所以,在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师生处于学习共同体之中,真实的学习才有可能发生,与其说教师是学生之师,倒不如说学生是教师之师。

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培养跨学科的教学素养。优秀的教学设计往往并不局限于思想政治学科知识,而是巧妙地综合运用语文、历史、英语等其他学科资源来建构思政课堂的教学情境。如某老师的执教先以苏州歷史人物导入课程,以学生初中语文所学过的一篇课文《岳阳楼记》为内容载体,引导学生从思想政治学科视角来重新审视这篇文学作品,要求学生用英语词汇概括岳阳楼之美。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经验,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在日常教学中,笔者会从the Time(《时代周刊》)、the Economist (《经济学人》)、The Washington Post(《华盛顿邮报》)、the China Daily(《中国日报》)等国内外报刊精选一些适合高中生阅读的最新的英文新闻材料,供有余力的学生阅读;会适当用英语进行教学,如相比汉语,权利(right)和权力(power)这两个概念从英文角度更容易理解。语言是打开世界的一扇窗户,从英语视角来学高中政治,是一件很有趣又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这一方面是因为各学科不是孤立封闭的体系,而是存在着内在联系的,其他学科可以为思想政治学科提供丰富的异质素材和有效的思维工具;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生活本身就不是单纯的学科问题,要超越学科教学的狭隘视域,转向学科教育的宽广层面。为此,我们要打破各学科之间的壁垒,树立基于思想政治学科的跨学科的大学科观,这就需要教师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真正的学习者应该首先为己而学,自由自觉!教师应该多修为己之学,实现教育生命的不断成长。此外,跨学科素养的培育也需要教师之间互助,建立学习共同体。

思想政治教师应该树立思想政治学科自信。如果我们要想收获教师劳动的幸福感,就不仅要思考为什么要做教师,要做一个什么样的教师,也要从学科角度思考为什么要做政治教师,要做一个什么样的政治教师。只有科学把握并真正认同所任教的思想政治学科,我们才有可能自觉地肩负起思想政治课的教育使命,用真情实感和深思体悟去影响学生,而不仅仅只是被动地敷衍地传递表面的零散的学科知识。只有牢固树立思想政治学科自信,我们才有底气给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才有底气向社会大众证明这个学科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价值。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基于不断推进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要引领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我们政治教师是否做到了这“四真”。学科自信的基础是知识的专业化。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师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学习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此外,思想政治学科自信的树立需要教师之间开展持续的对话交流,不断积累总结经验,同时也需要一个富有实效的媒介平台。

总之,教学的复杂性决定着教师要自觉成为反思性实践者,而非仅为技术性实践者。一个教师必须要重视反思,不断记录日常教育点滴,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否则就会陷入重复机械的狭隘之中。为此,思想政治教师应该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追求多重对话和真实学习的课堂,培养跨学科的教学素养,树立思想政治学科自信,理直气壮、自信十足地去教好思政课。

参考文献:

[1]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

[2][日]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M].李季湄,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6.

猜你喜欢

职业幸福感专业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基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看高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积极心理学在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中的实践应用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