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课堂的“三重境”
2019-09-09潘丹凤
潘丹凤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着眼于学生生活实际,突出以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遵循这一思路,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要转变教学理念,着力构建生活化课堂:营造“体验场”,让学生从生活中认同知识;构建“信念场”,让学生在生活中内化知识;创建“实践场”,让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知识。如此,可以使课堂达到学、思、用贯通,实现知、信、行统一。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体验场;信念场;实践场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富有实效,离不开生活实际,少不了生活体验。教和学的过程是学生学习综合应用知识处理生活经验与生命成长中问题的过程。 [1]为此,我们积极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课堂,尝试教学中以课标为遵循,立足教材,从生活现象入手,设置特定生活情境,使学生在生活情境的体验中认同知识、内化知识、践行知识,从而打造“認知—理解—践行”的生活化课堂三重境界。
一、营造“体验场”,让学生从生活中认同知识
教育源于生活,要构建有魅力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体验教学,就必须走进学生的真实生活。学生的真实生活一般由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三方面构成。因此,学生无论身处何方,其实都蕴含着有教育价值的生活资源,都有可能成为重要的教育阵地。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应营造校园内外全方位的“体验场”,带领学生体验生活,发现知识,寓认知于生活。
1.挖掘校园生活资源,促进知识的体验生成
学校是初中生主要学习场所,因而巧妙利用学生多年的校园生活经验,将课堂教学与校园生活有机结合,无疑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发学生感受和认同知识。在授课前提前预设学生亲身经历的校园情境,或在课堂里及时捕捉学生亲身经历的校园生活场景,使学生的知识认同变得更为容易。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走近老师”一课教学设计中,笔者巧妙运用学生已有的个人生活体验作为情境,收到很好的效果。在“知师”教学环节,运用教师节学校举行的“小框大爱——我与老师同框”活动,通过回放师生同框照,配上优美背景音乐,在情境烘托下学生重温那些美丽瞬间时心理上已完全走近老师,再让他们说参加活动时的感受和学校举行这个活动的目的,他们个个都有话可说,而且没有偏离“走近老师”这一主题。之后又创设了“教师模仿秀”的情境,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具体描述或模仿某个任课老师平时的外貌特征、动作神态、声音语言等个性特点,最后让同学们猜一猜是班级哪一位任课老师。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每位学生一般都能抓住任课教师的特点进行语言描述或模仿表演,其余学生也都能第一时间猜出所描述或模仿的任课老师。通过这个教学环节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述或表演能力,又拉近了他们与各任课教师的距离。可见,利用学生校园生活经验创设的教学情境,不仅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而且在落实“教师职业的特点”“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风格”等知识点时变得特别容易,真正实现了寓认知于生活。
2.利用家庭生活资源,促进知识的体验生成
对于学生而言,家庭生活是校外生活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一部分内容直接来源于家庭生活。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而和父母、长辈一起生活的家庭,是学生赖以生存和学习的重要港湾。但对于当下的学生而言,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已经司空见惯,最熟悉的感情往往最不被重视和珍惜。这时,如果我们利用学生亲身经历的家庭点滴故事,或与父母间的片刻温馨,或因爱而产生的矛盾故事等,来点燃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爱在家人间”教学时,笔者创设了学生讲述妈妈关爱“我”的故事、聆听我校十佳孝星感人故事等情境,通过学生对家庭生活的感悟,加深了对教材“孝敬”内容的认知和理解,培养了学生热爱父母、热爱家庭的思想感情。这种源于家庭生活的情境创设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远胜于一般的说教讲理,因而更能帮助学生作出正确的认知判断和价值选择。
二、构建“信念场”,让学生从生活中内化知识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上创设生活化主题情境的重要目的除了让学生认同知识外,还要让学生内化知识、相信知识,甚至形成一定信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课程在这方面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需要我们巧用教材中的教学载体,多创设活动场景让学生充分探究与体验,以“心”验之,实现信念认同。
1.运用“教材栏目”,活用教材载体
用好教材资源,用活教材栏目,是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效果的途径之一。综观初中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材我们发现,在每一框教材内容中都设置了与之相匹配的“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等栏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有选择地运用好这些教材栏目,则是打造生活化课堂的重要手段。
在七年级上册“走近老师”教学时,笔者在“尊师”教学环节上选用了教材上同龄人进入初中后的谈话内容作为导入素材,随后提出“请你为故事中的同龄人遇到的困惑分析原因并出谋划策”的问题,感觉教学效果比较好。分析原因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同龄人的身份对学生而言更具信服力;其次是同为初中生进入初中生活的感受更具感染力。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通过巧妙选用教材栏目,不仅能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且也能实现有生活、有体验、有认知、有感悟的教学跨越。当然,对教材栏目的运用,可以用在导入,也可用在课前、课中或课后,并且可以在选用的基础上加以个性化的修改,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学情,让学生对教材知识真正入脑、入心,增强变知识为信念的意识。
2.探索“素材故事”,活用生活载体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来说,整个社会便是教育教学的大摇篮,生活处处充满着故事,故事往往诉说着道理。只要我们稍加留意,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有联系的社会生活资源其实是十分丰富的,可以说俯拾皆是,新闻快讯、真实案例、电视节目等都可以成为很好的教学资料。如何探索生活中有用的故事素材,如何将生活载体活用于课堂,便是教师需要研究的一门学问。
如在八年级上册“遵守规则”一课中,笔者设计了“说一说你在生活中遵守规则的故事”“列举你在生活中见过的大家遵守规则或不遵守规则的事例”“举例后请分享你的感受”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抛出后,学生们参与热情很高,他们举的例子大多数都来自自己所见所闻的新闻快讯、真实案例等。此时我们教师再从道德与法治层面上去加以引导,学生对“规则的概念”“遵守规则的重要性”等知识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仍以该课为例,在课堂教学时还选用了一个发生不久的真实案例:2018年8月21日,在济南开往北京的高铁G334次列车上一名男乘客不肯对号入座,抢占女乘客靠窗的座位,经列车长劝说无果以及后续发生的一些事。据此案例情境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討论,讨论结果学生们个个对高铁霸座男不守规则的行为感到愤怒,从而增强了他们对遵守规则的坚定信念。可以说,此生活载体的选用,具有三大亮点:一是具有鲜明的时效性,当年度发生不久的事情;二是具有真实的现实性,是社会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情,乘坐高铁现象离现代学生并不远;三是运用“霸座男”的生活现象,直面社会生活中不遵守规则的现状,更具说服力和信服力。
三、创建“实践场”,让学生从生活中践行知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广泛涉及社会生活领域,因而通过教学我们能让学生从社会生活中发现知识、理解知识、进而内化知识,但这都不是该课程的最终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因此,只有让我们的教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终回归生活践行知识,真正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产生热爱生活的积极行为,从而在立德树人上起到关键作用,才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的所在。
1.创设实践体验,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
要真正拉近课堂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的距离,引导学生带着知识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举措。为学生创造更多亲身实践的机会,事实上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符合深化课程改革的要求。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感受与体验,而且也能延伸和拓展学生思维能力,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变成现实。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遵守规则”一课的最后环节,我们可设计走出课堂的“争当文明劝导员”活动,让学生到学校周边的十字路口或者交通拥堵路段做一名小小的“文明劝导员”。在文明劝导活动中,学生们会亲眼看见乱穿马路、不戴头盔的危险,以及体会到对陌生人劝导时碰到的困难和问题,我想这样的实践教育活动留给学生的体验必然是丰富且深刻的,一定程度上会触动学生的心灵。在此基础上,我们教师可因势利导地开展“生命教育”,以切实激发学生对“规则”和“生命”的敬畏之情并最终让学生外化于行。
2.反思生活行为,倡导学生回归生活、落实行动
中学生处于开始成熟又没有完全成熟的发展阶段,让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习惯是很不容易的,需要我们动脑筋、下功夫,而促使他们反思自身的生活行为便是有效的策略。所以,我们应该创造学生反思自己行为的机会。
例如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一课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行为反光镜”活动,该活动通过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真实案例的呈现,让学生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大多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起因都是因为沾染了不良习气,最后一步步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在感受真实案例的基础上,笔者接着让学生对照自己的日常行为表现,梳理有哪些不良行为需要改进并制定详细的改正方案。课后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开展“我是守法小公民”志愿者宣讲活动。通过每个学生的一己之力,去宣讲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实践活动作业,但正是无数细微的生活反思与感悟,造就无数个理性升华、行动践行的瞬间,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也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践行所学知识的态度和行为。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最终还要回归生活,真可谓“生活无处不‘道德、生活无处不‘法治”。道德与法治教材涵盖了青少年的所有生活世界,而一切的生活都是连续的、关联的,它比教材本身更生动,更具说服力。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与改革中,要清楚地认识到生活化课堂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让生活元素融入教学中来,真正使我们的课堂达到学、思、用贯通,实现知、信、行统一,这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课堂教学境界。
参考文献:
[1]方明.陶行知名篇精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