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视角下长寿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研究
2019-09-06罗辉
罗辉
摘 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链条越来越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六点建议,目的是规范农产品的质量管理,降低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问题;对策
农产品是生活的必须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老百姓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越来越关注。特别是当前,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链条越来越长,任务越来越重,责任也越来越大,如何来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是各级政府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对此,本文从供应链视角下结合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实际,分析了我区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对策,目的是规范农产品的质量管理,降低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一、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区全力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以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为目标,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全面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监督体系和检测体系,大力推进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稳步提高,多年来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总体平稳、逐步向好的态势。但是,农产品的供应链各节点都有风险隐患和突发问题出现,特别是我区农业生产经营仍较分散,农业标准化生产比例低,基层监管队伍力量薄弱,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任务繁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以下问题。
1.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强
一些农业生产企业、农资经营者和农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识不足,掌握的安全生产技术不够,品牌意识不强,特别是小型规模的生产经营主体还缺乏自律诚信和规范管理,在生产经营中滥用添加剂和非食品物质,对申报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积极性不高。少数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了解不多,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2.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弱化
我区目前没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还不能对进入我区的农产品开展集中检测;大量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没有自律性的检测能力,自检意识不强,检测项目单一,普遍存在“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的问题;农业执法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也缺乏对街镇的延伸执法机制。
3.农产品检验检测能力不足
我区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基本建成,但因为专业检测人员少,目前在编人员4人,未配备专业化定量分析实验设备,不具备实验室认证基础,仅能开展部分农产品的快速检验工作,无法出具具备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市场准入检测尚无法完全实施。
4.农产品生产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低
目前,我区农产品生产仍以分散种养的传统种植模式为主,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普及率、基地覆盖率和规模化管理水平还不高,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带来较大压力,化肥、农药、农膜、畜禽粪便等是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同时,不少新农药与添加剂物质应用于农产品生产,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新的隐患。
二、加强供应链视角下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对策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求在政府职能部门的全程监督之下,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严格执法监管和推进标准化生产两手抓、“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硬。
1.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引导力度
一是在春耕、“三夏”、秋冬种等重要农时季节,组织技术人员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培训,成立指导监管队深入现代农业园区、合作社、家庭农场对全区从事农产品生产的所有农户开展田间指导,引导和督促农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加强质量安全管理,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
二是利用“科技下乡”活动、“3.15”消费者维权日、咨询讲座、微信等平台,大力普及农产品安全知识,及时曝光违法典型案件,不断提高公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
三是加强与新闻宣传部门的统筹联动,全面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及时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推进措施和进展成效,引导各节点企业加强自律,倡导生产绿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同时,引导消费者健康消费,增强公众消费信心,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2.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农产品检测机构建设,尽快建成以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为主体、镇(街)为补充,生产基地、大型超市及主要农产品市场为网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二是早日实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中心,开展区内种子、农药、肥料、农产品质量抽样检测(定量检测),镇(街)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能够开展镇(街)范围内农产品质量抽样检测(定性检测),村级和农业企业自检机构能够开展企业内部农产品自律性检测(定性检测)。
三是加快农资、农产品抽查进度。对种子样品、农药样品、肥料样品要加大抽查,将样品送达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重庆)进行检测,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黑窝点”,加强对农产品收贮运环节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统称“三剂”)管理,依法取缔违法违规生产经营企业,坚持重拳出击、露头就打。
3.加快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
一是抓好農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建设。按照“职能明确、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履职良好”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镇(街)监管站建设,各镇(街)配备专职安全监管员,村级配备协管员,重点生产基地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改变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对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人员全部进行登记并建立电子档案,明确安全监管人员职责,加强检查和考核,确保安全监管工作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服务队伍建设。整合区、镇(街)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技术人员和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等资源,组建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的技术服务体系,为连通监管工作“最后一公里”提供服务指导。
三是增加财政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经费投入。区财政每年预算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专项经费,各鎮(街)要落实好村级协管员的工资待遇。
4.加大农产品行政执法力度
一是强化农产品生产源头执法监管。深入开展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准入制度,大力开展农资市场整治,积极推行农资生产经营档案管理制度、质量追溯制度、责任承诺制度等,净化农业生产环境,实行动态监管。
二是加大农产品流通环节监管力度。督促各业主严把质量关,做好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工作,杜绝来源不明、无检疫检验、证照不齐的农产品进入流通市场,加大立案查处力度,切断伪劣农产品、不安全农产品向市场输送的渠道。
三是加强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点区域的执法检查,定期、不定期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合作社开展抽检,区农业部门、市场监管部门要大力开展以蔬菜水果农药残留为重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严格控制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和水产品残留超标,严厉查处高毒高残留农药、违禁兽药、假劣农资等违法行为,坚决遏制农产品质量重大事件的发生。
5.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一要完善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标准制订,发挥农产品生产加工核心企业的引领作用,实现农产品生产基地化、标准化、品牌化,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农户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
二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大力扶持和培育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帮助企业进行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和鲜活农产品的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促进优质安全农产品上规模、上档次,提高我区农产品的整体竞争力。
二要结合长寿实际,按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要求,加快制定家畜家禽养殖、淡水产品养殖、伏淡季水果种植等地方标准的制定和应用,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基地,推进“农业三园”建设。
6.完善农产品监管信息平台建设
一是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抓紧采集基础信息,完善长寿农产品信息平台建设,农业部门联合工商、税务、质监、食品药品、商务流通、知识产权等部门建立覆盖面广、内容丰富的信息网络,为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消费者提供信息服务,从而实现信息共享。
二是利用监管信息平台,进行“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质量追溯、舆情信息监测、数据统计分析、风险预警等,对农产品供应链全程记录监控,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不断提高可追溯能力。
三是建设农产品信用体系。建立公开守信和违法失信等信用信息,对诚信守法的生产经营者,提高其社会声誉,形成品牌效应。对失信主体公开曝光,建立“黑名单”,提高违法成本,实行市场退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