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2019-09-06康建军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求真质疑

康建军

[摘   要]在物理教学中,因为过于追求考试成绩,往往会片面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忽视了对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学生也就将课本知识和教师的讲解当成了金科玉律,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怀疑,然而没有质疑也就谈不上创新。所以,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能力,让学生懂质疑、敢质疑、会质疑。

[关键词]质疑;科学本质;求真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0-0041-02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物理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也要让学生经历和体验探究的过程,更要形成“质疑”“求真”“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而“质疑”是物理学研究的起点,是求真创新的第一步,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质疑的意识和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学的目标往往是将物理知识传授给学生,再进一步就是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形成体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实际上是把学生当成了知识的容器和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工具,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真正得到体现,创造性也没有真正得到开发。学生没有成为知识的主人,反而沦为知识的奴隶,学生只会盲从课本、教师和权威,不敢有自己的思想,更不敢对所谓的真理提出异议,如此下去,学生的思维就会被套上枷锁,失去创造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让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的本质,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权威的精神,提高学生质疑求真的能力。

一、认识科学本质,让学生懂得质疑

在教学《探索更小的微粒》(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时,可以给学生简单介绍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过程,从而体会到科学知识是有局限性的、可以改变的。第一阶段,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家们提出的“元素说”,认为宇宙就是由土、火、水、气组成的,且可以无限分割;第二阶段,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初始原子模型,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不可再分;第三阶段,汤姆生在发现电子后提出“葡萄干面包式”原子结构模型,正电荷像蛋糕,电子像镶嵌在蛋糕中的葡萄干;第四阶段,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现象提出“核式结构模型”,带正电的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央且很小,带负电的电子绕核高速旋转;第五阶段,波尔提出的轨道原子结构模型;第六阶段,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科学家们提出了原子的“电子云”模型。通过这样的介绍,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课本上的重点知识,还了解了知识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更可以认识到,科学知识是不断纠错、完善,甚至是颠覆后重新建立的过程。

在物理教学中,学生不仅学习了课本上现有的、得到普遍认同的知识,还可以通过对科学知识形成过程的介绍,认识科学的本质。我们现在所学习的知识是经历了很多科学家不断地纠错后,逐渐接近本质而得到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的问题的出现,我们还会发现我们所学的这些知识也可能是有局限性的。这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并没有绝对的真理,科学知识在不断地发展,不断地接近本质。我们对所学知识不能简单地接受,一定要用自己的思维去审视、辨析。

二、介绍物理学史,让学生敢于质疑

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可以介绍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等人对伟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质疑和挑战权威的事例。最初,亚里士多德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比如用力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物体才能运动,一旦停止用力推它,它就停了下来,于是他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没有力物体就不能运动”的观点,这个观点在当时得到了普遍认同,在那个时代来说就是“科学真理”,以后的一千年多年的时间里,人们都对之深信不疑,直到伽利略对他的观点质疑。伽利略同样是观察用力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这个现象,发现当撤去推力后,物体并不会立刻停下来,还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他就产生了质疑:这个过程中并没有推力,为什么物体还会运动呢?是不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问题呢?同时他还发现,同样的木块在表面光滑的冰面上可以滑行得更远,由此推想,如果地面绝对光滑没有阻力,物体应该会一直运动下去。在伽利略、笛卡尔等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牛顿对大量的实验事实进行深入分析,归纳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纠正了人们认识上的错误,发现了隐藏在复杂表象下的本质规律:运动不需要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才需要力。同时,还可以再介绍一下伽利略质疑亚里士多德的另一个事例,就是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纠正了“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轻的物体下落得慢”的观念。

通过这些物理学史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到,哪怕是伟大学者,由于受到时代和科技发展的限制,他们在认识世界时难免也会被一些表象所迷惑或干扰,而不能真正认识科学的内在本质。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轻易相信课本、盲目崇拜权威、唯老师是从,而要用怀疑的眼光对待一切知识,质疑之、审辨之。对自己觉得有异议的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直至搞清楚到底是自己理解有错误,还是这个理论有缺陷,让学生形成质疑的意识和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三、创设合理情境,让学生学会质疑

1.教师示范质疑,引领学生求真

还是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通过实验和推理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教师提出疑问:这个规律的表述不够简洁,且不容易使人理解,到底什么样的物体保持静止,什么样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能不能对它进行改进呢?学生可能都很惊讶,课本上的表述还能改吗?这个时候就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机会,如果我们的表述比它更好,为什么就不可以改呢?通过分析发现,牛顿第一定律其实描述了两种情况,一是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力仍保持静止,二是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将这两种情况概括起来,其实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和速度都保持不变,而物体运动的方向和速度统称为运动状态。这样,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就可以表述成: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总保持不变。学生会感觉到,换了一种表述确实更简洁、更便于理解。原来课本上的东西也是能够质疑,可以改进的,教师通过示范,让學生敢于质疑,并初步学会质疑。

2. 学生之间质疑,相互帮助求真

在“探究树荫下的光斑”这个综合实践活动中,研究光斑的形状是否与孔的形状有关时,学生在纸板上刻出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菱形的四个孔,然后让太阳光透过卡片上不同形状的孔,观察地面上的光斑。有的小组通过实验发现光斑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相同,有的小组通过实验发现光斑的形状都是圆的,对于光斑的形状是否与孔的形状有关,双方争论不休。这时有学生质疑:是不是孔的大小和孔到地面的距离影响了实验结果呢?于是,大家再次动手共同研究,不断改变孔的大小和孔与地面的距离,观察光斑的形状。经过反复研究之后,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当孔的大小相对于孔到地面的距离很小时,光斑都是圆的,是太阳通过小孔所成的像;当孔的大小相对于孔到地面的距离比较大时,光斑的形状与孔的形状一样,这时光斑不是像。学生之间的质疑引领着学生思考,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接近于科学家的探究过程,通过质疑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同时,學生通过进一步地实践和思考,也能勇于放弃和修正自己原来不正确的观点。

3. 学生质疑教师,挑战权威求真

在复习《光现象》这一章中的“光的色散”时,教师说:“光的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时,有学生举手对教师的这个说法表示质疑:这个表述是有问题的,因为太阳光色散后不仅仅有七种色光,还有看不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所以应该表述成: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教师对该学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位学生的思维非常严密,而且敢于质疑教师,值得大家学习。当学生能够对教师进行质疑时,说明他已经具有了自主思维的意识、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勇于追求真理的态度。教师也应该敢于放下自己的权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让学生的质疑能力切实得到提升。

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不正确的观点。”让学生懂得质疑、敢于质疑、学会质疑,这正是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勇于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的前提和保障,促使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不断求实、求真。

[   参   考   文   献   ]

[1]  朱铁成.物理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  刘炳昇,李容.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易志毅)

猜你喜欢

求真质疑
张锦绣
阎生德
漂洋过海赴少林 一文不名求真功从少林洋弟子到一国外长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大医求真 惠民求实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走出教材窠臼,走向求真求是
质疑辩惑,探索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