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生血汤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创伤性胫腓骨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2019-09-06冯威立刘施颖
冯威立,刘施颖
(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广东中山528400)
胫腓骨骨折是临床上骨伤科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胫腓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5%左右,其中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事故和摔伤,与其他骨折类型相比胫腓骨骨折的软组织损伤区域合并感染的发生率较高,若不能及时给予有效的处理极易出现骨折不愈合或者延时愈合等不良问题,对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手术后的干预成为影响创伤性胫腓骨骨折愈合的主要因素[1]。目前西医促进创伤性胫腓骨骨折术后愈合主要通过补充钙剂、促进钙磷吸收等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治疗速度慢、个体间的差异较大,且存在诸多的不良反应,而中医药治疗骨折的历史悠久,在促进骨痂生长、促进骨折修复方面效果显著[2]。本文旨在探讨益气生血汤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创伤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骨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6例创伤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临床、影像学检查均确诊为创伤性胫腓骨骨折,符合《骨科常用诊断分类方法和功能评定标准》[3]关于创伤性胫腓骨骨折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患肢肿胀瘀斑、舌质紫苔薄、脉弦涩、肢体疼痛,伴有患肢发热。排除合并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粉碎性骨折、病理性骨折、精神障碍、免疫抑制剂使用者、妊娠及哺乳期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试验组男29例,女14例,年龄 20~65 岁,平均(39.11±6.34)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22例,跌倒12例,高处坠落5例,砸伤4例;对照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20~63岁,平均(39.21±6.32)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 24 例,跌倒10例,高处坠落3例,砸伤6例。两组基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报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与备案。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康臣药业(内蒙古)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阿法骨化醇胶囊治疗(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065,规格:0.25 μg×20 s),服用方法:口服,0.25 μg/d,2 次/d,连续治疗 30 d,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气生血汤治疗,方剂组成:黄芪、熟地黄、当归、骨碎补各20 g,续断、川芎、红花、牡丹皮、杜仲各15 g,川牛膝15 g,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用1次,连续治疗30 d。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 显效:患者治疗后疼痛、肿胀、瘀斑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骨折愈合时间缩短25%以上,有效:患者治疗后疼痛、肿胀、瘀斑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骨折愈合时间缩短15%~25%,无效:患者治疗后疼痛、肿胀、瘀斑等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4]。
1.3.2 治疗效果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疼痛、肿胀、瘀斑)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
1.3.3 中医证候积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中医证候进行评分,主要包括肢体疼痛、肢体活动受限、肿胀瘀斑、肌肉紧张、舌质紫苔薄、脉弦涩,无、轻、中、重分别为0分、2分、4分、6分。
1.3.4 骨痂影像学评分 X射线骨痂评分法,包括骨痂量、骨痂密度、骨痂边缘、断端边缘,0分:骨折端明显,无骨痂生长,1分:骨折端模糊,骨痂密度呈现絮状,2分:骨折端骨痂密度接近深断端,但是仍旧可以发现,3分:骨痂密度与骨折端基本一致,断端边缘逐渐消失[5]。
1.3.5 实验室指标 检测患者BMP-2、VEGF水平,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试剂盒。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行配对、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率表示,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例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病例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临床症状(疼痛、肿胀、瘀斑)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病例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s)
表2 两组病例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s)
组别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d) 骨折愈合时间(w)疼痛 肿胀 瘀斑对照组 25.01±2.23 22.15±1.31 28.15±2.98 8.94±1.09试验组 17.62±2.15 16.98±1.26 23.68±3.04 5.87±1.22 t 3.449 3.354 3.312 3.295 P 0.003 0.010 0.014 0.024
2.3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病例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例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病例VAS评分下降更显著(P<0.05)。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s)
表3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8.21±1.24 2.29±0.651)2)对照组 8.36±1.12 4.68±0.581)t 0.124 3.112 P 0.876 0.036 1)2)
2.4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病例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例肢体疼痛、肢体活动受限、肿胀瘀斑、肌肉紧张、舌质紫苔薄、脉弦涩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且试验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下降更显著(P<0.05)。结果见表4。
2.5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骨痂影像学评分比较
表4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表4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肢体疼痛 肢体活动受限 肿胀瘀斑 肌肉紧张 舌质紫苔薄 脉弦涩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41±0.65 1.46±0.151) 4.16±0.48 1.43±0.211) 4.16±0.72 1.49±0.221) 3.92±0.69 1.31±0.261) 3.79±0.58 1.39±0.101) 3.69±0.27 1.37±0.121)试验组 4.32±0.87 0.68±0.121)2) 4.20±0.54 0.70±0.161)2) 4.22±0.67 0.75±0.261)2)3.95±0.71 0.65±0.341)2) 3.80±0.60 0.72±0.131)2) 3.80±0.25 0.85±0.101)2)t 0.287 3.224 0.240 3.192 0.123 3.008 0.106 3.102 0.243 3.284 0.187 3.001 P 0.713 0.021 0.760 0.027 0.877 0.035 0.894 0.028 0.757 0.019 0.823 0.038
治疗前两组病例骨痂影像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例骨痂量、骨痂密度、骨痂边缘、断端边缘评分均显著提高,且试验组患者骨痂影像学评分提高更显著(P<0.05)。结果见表5。
表5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骨痂影像学评分比较 (分,±s)
表5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骨痂影像学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骨痂量 骨痂密度 骨痂边缘 断端边缘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0.39±005 3.62±0.921)2) 0.41±0.08 3.74±0.691)2) 0.28±0.03 3.51±0.631)2) 0.33±0.10 3.49±0.371)2)对照组 0.40±0.07 2.58±0.861) 0.38±0.05 2.65±0.621) 0.30±0.04 2.48±0.591) 0.35±0.09 2.24±0.321)0.114 2.769 0.067 3.002 0.084 2.910 0.105 2.847 P 0.886 0.045 0.933 0.036 0.916 0.039 0.895 0.042 t
2.6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BMP-2和VEGF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病例BMP-2和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例BMP-2和VEGF水平均显著提高,且试验组BMP-2和VEGF水平提高更显著(P<0.05)。结果见表6。
表6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BMP-2和VEGF水平比较 (±s)
表6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BMP-2和VEGF水平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BMP-2(ng/L) VEGF(n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4.98±3.54 71.87±5.181) 11.99±1.34 16.95±3.011)试验组 65.34±3.89 85.11±5.241)2) 12.08±1.22 21.82±2.811)2)t 0.309 3.295 0.383 3.227 P 0.691 0.012 0.617 0.015
3 讨论
肢体肿胀、疼痛、局部瘀斑、肢体活动受限是胫腓骨骨折的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甚至出现畸形,并且多数胫腓骨骨折的患者合并软组织损伤,出现继发感染,对术后骨折的愈合造成严重影响,出现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6]。BMP-2和VEGF在骨折术后的愈合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BMP-2是医学上公认的早期促进骨折愈合的关键细胞因子,未分化的间质细胞在BMP-2的刺激下形成软骨和骨细胞,仅BMP-2即可以加快骨组织的形成,BMP-2在加快骨细胞分化成熟的同时,提高成骨前体细胞定向分化的效应,并且也是目前为止医学界发现的活性最强的骨诱导分化性因子,VEGF是机体中血管新生的诱导细胞因子之一,血管内皮细胞受体与其紧密结合后,刺激和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软骨细胞成活率和骨质转换率显著提高[7]。
有研究认为,导致胫腓骨骨折术后不愈合和延迟愈合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术后患者出现了骨质疏松,临床上对于骨质疏松主要采取药物治疗,以增加骨的形成,提高骨质量,抑制骨吸收,减少骨流失为主要治疗原则[8],阿法骨化醇(Alfacalcidol)是骨化三醇类似物,服用后无需经过肝脏转化,即可以与受体结合,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促使钙从尿液中的流失减少,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合成受到抑制,增加肾小管、肠道对于钙的重吸收,骨骼能够正常钙化,增加骨量的同时促进骨形态的改善,调节骨代谢,促进骨细胞的生长,骨重新形成增加,降低患者发生骨折的概率,并且能够有效维持神经和肌肉的协调[9],但是临床研究显示:仅采用阿法骨化醇促进胫腓骨骨折术后愈合效果欠佳,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时有发生,不良反应较多,甚至有患者出现高血钙,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传统中医认为创伤性骨折术后仍属于“骨折病”的范畴,患者气血亏虚,气滞血瘀、血不归经,气血运行瘀阻甚久,血瘀于内久难祛散,断骨续生难,并且脾胃两亏,水谷不能化生成精微,肾气亏虚加重,骨折愈合受到影响,且骨折术后长时间卧床,活动受限,血瘀于内,气血瘀滞,断端失于气血温养,骨折愈合甚难,中医以健脾养胃,益气生血为治疗创伤性骨折术后的主要原则[10]。
本研究显示:益气生血汤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临床症状(疼痛、肿胀、瘀斑)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缩短,肢体疼痛、肢体活动受限、肿胀瘀斑、肌肉紧张、舌质紫苔薄、脉弦涩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骨痂量、骨痂密度、骨痂边缘、断端边缘评分均显著提高,尤其是BMP-2和VEGF水平显著上升(P<0.05),降低了患者术后疼痛,说明益气生血汤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创伤性胫腓骨骨折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疼痛、肿胀、瘀斑等临床临症状,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有助于骨折愈合的BMP-2和VEGF水平,益气生血汤主要由黄芪、熟地黄、当归、骨碎补、续断、川芎、红花、牡丹皮、杜仲、川牛膝等组成,方中黄芪具有健脾养胃之效,熟地黄滋阴补肾,骨碎补强筋壮骨,当归活血化瘀,生血益气,续断具有壮阳强筋骨之效,川芎散瘀通血脉,红花止痛消肿,牡丹皮消肿散瘀,杜仲养肝补肾,川牛膝强筋壮骨、祛瘀散寒,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养胃、生血滋肾、消肿止痛之效。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骨碎补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骨折端缺血缺氧的状态得以改善;当归可刺激骨细胞功能的增强,骨痂局部血液循环加快,促进骨折愈合,川芎促进组织水肿的吸收,炎症细胞浸润受到抑制,骨细胞分化、成熟加快[11]。
综上所述,益气生血汤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创伤性胫腓骨骨折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疼痛、肿胀、瘀斑等临床症状,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有助于骨折愈合的BMP-2和VEGF水平,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