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居匾额的保护与利用浅析
——以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民居匾额为例

2019-09-06陈云云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匾额

陈云云

(防城港市博物馆,广西 防城港 538001)

匾额是特定时期地方文化的一种表现符号。由近几年防城港市博物馆开展的民俗类展品征集得知,上思县各乡镇曾有大约300多块民居匾额,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对补充地方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历史变迁,匾额历时较长以及当下危旧房改造对传统民居的拆除等因素,匾额数量正慢慢减少,甚至消失。为加强对匾额的释读与保护,笔者通过田野调查、深入访谈,结合文献法对上思县现存部分匾额进行走访调查,旨在探究其在上思集中出现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及内涵。

1 何为匾额

匾额,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义:“匾”也作“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额”,即悬于门屏上的牌匾,又称匾额、牌额。

匾额起源于何时,尚无准确的历史记载。清代学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记载,早在汉高祖六年,萧何就题写过“苍龙”“白虎”之匾,距今已有2 100多年的历史[1]。魏晋时期,王公贵族热衷于在城楼题写匾额,十分重视匾额的书法。唐时,匾额更重书法。宋代,匾额发展到一个高峰期,上至皇帝、各级官员,下至百姓争相效仿,商匾出现并运用广泛。明清时期,匾额更为盛行,开始从庙堂走向民间,从宏大的标志性建筑走向民居,进入人们的生活。而上思县民居匾额的兴起多是在这一时期。

2 上思县匾额分布及构造

2.1 上思县概况

上思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十万大山北麓。东与钦州市交界,南邻防城港市防城区,西与宁明县接壤,北与扶绥县毗邻,东北与邕宁县相连。春秋战国为百越地,秦末汉初属南越地,西汉至南北朝分别属合浦郡、郁林郡和晋兴郡地。唐贞观十二年(638年)在今上思西南部开置瀼州。唐天宝初年,在今上思东北部置羁縻上思州。宋撤瀼州并入羁縻上思州,元改羁縻上思州为上思州,明仍为上思州。清,至光绪十一年(1885年)仍属南宁府;光绪十二年,改属太平府,十八年(1892年)上思州改为上思直隶厅,属太平思顺道。1912年(民国元年)3月1日,上思直隶厅改为上思府,1913年6月19日又改为上思县,属南宁道。1927年迁隆峒土司改流并入上思县[2]。上思县建置历史至2010年,已有1 370多年。全县共有思阳镇、在妙镇、平福乡、华兰乡、叫安镇、公正乡、那琴乡及南屏瑶族乡8个乡镇,分布有壮、汉、瑶、侗、苗等民族,其中80%以上属壮族。

2.2 上思县匾额分布

上文述及明清时期,匾额广泛进入民众生活。根据上思县现存匾额及对遗失匾额的群体记忆推知,上思匾额起源于明末清初,清代居多。“民国”《上思县志》记载:

黄璧耀,字荆山,城南对河村人。道光郡庠生。孝敬素著,母惧闻雷,遇天将雨,必趋侍母侧,即或不屋,必犹惕然。学使赐匾曰:“孝敬可风”[3]。

江太原,南乡那坡村人。其家殷富,乐善好施,修西北周行石桥,平南边崎岖隘路。保举职员蔡道台希邠赐匾曰“德业交修”[3]。

区叶氏,区廷干之妻,附生叶翳之女也。年二十五夫没,守节抚孤,备尝艰苦。州官历述实情请旌,蒙赐额曰:“女中卓行”[3]。

胡周氏,那标村人,胡纪明之母,胡燕宾之祖母也。平日好善乐施,戚族邻里。凡有告贷,推解弗惜。寿九十岁,赐匾曰:“淑德延年”[3]。

县志中有多处此类题匾、赐匾的记载。为匡正民风,表彰有名望的官宦门第、积善之家,以及乡里楷模、贞节烈女等忠、孝、节、义之人,上思县府除建造牌坊外,还通过颁发匾额进行表彰。

2012年,上思县文管所对县域各镇村现存匾额进行专题调查,上思县匾额主要集中分布在那琴乡、叫安镇、思阳镇各村组。各乡屯遗存的匾额约有82块。依靠村民记忆回顾统计,遗失匾额大约有37块。近几年,又出现10余块遗存匾额,这些匾额主要由村民自行保管,或继续悬挂于旧居门头之上,或堆存于房屋角落。

2.3 匾额的构造

2.3.1 匾额材质

上思县现存及遗失的匾额多为木质。制匾所用木材,一般要求细腻、不易变形、节疤少。制匾时,木质一定要干,避免以后因干缩而产生裂缝或变形。基于此,为保证匾额持久耐用、防虫害,木刻匾额多用樟木、杏木、桃木或楠木等木质制作。其中樟木因具有保存时间久,防虫蛀,木质细腻、柔软,易于雕刻等特点,成为上思县匾额的主要用材。就当前遗存匾额来看,较多采用樟木,核桃木则较为少见。在调查中仅发现,思阳镇枯罗屯尚保存完整的“贡元”匾为桃木质(图1)。

2.3.2 匾额形制

根据形制不同,可将匾额分为横匾和竖匾。唐宋时期,建筑、亭台、庙宇大多宏大,斗拱在整个建筑体中所占比例较大,故此该时期匾额多为竖匾。竖匾大都具有一定的雕花造型,配合建筑体的雄大与高度,愈显尊贵。在上思县遗存匾额中,仅有“旨赏戴蓝翎”一方竖匾。

随着古代建筑结构变化,元、明、清以后,斗拱比例缩小,横匾更适宜。上思的匾额,多悬挂于民居屋舍的门头上,以横匾较为常见,多为长方形,尺寸大小主要取决于门楣的长宽。

2.3.3 匾额的文字内容

文字作为匾额的核心部分,根据功能不同,大有讲究。从上思民居现存匾额功能上可以分为5大类:①表示身份。叫安乡的那郭“司马第”匾(图2)、思阳镇“明经第”匾、思阳镇“昭武都尉第”等。②用作歌颂表彰。表彰富人守规范、科举及第、忠君爱国、乐善好施的,如南屏乡的“正直可风”匾、叫安镇的“学守兼优”匾、“为善获报”匾,那琴乡的“才备干城”匾。③用于祝贺、祝寿。如叫安镇的“鸿案添筹”“燕贻增庆”匾。④表彰妇女。如思阳镇的“德著松筠”匾、叫安镇的“节比松筠”匾、“节孝仁慈”匾(图3)。⑤带有文学色彩,以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家训等警世励志、明志。现存匾额历史跨度大、内容丰富,涵盖为人处世、伦理道德、尊老敬老等各方面。

2.3.4 匾额上的印章

印章作为匾额的重要组成内容,在一些上级所赐或平级所赠的匾额中较为常见。印章的使用一般表明匾额比较正式,或题匾人地位尊贵、名望较高,则会在题匾后使用印章。印章的位置一般是在左侧题匾者名字的旁边或下边,但也有不少匾额的印章是在匾额正中央偏上位置,与上下款的内容相呼应。

3 上思匾额由来

3.1 办学校、兴教育是匾额出现的首要条件

明朝建立初期,在平定广西后,承袭元制,继续分封土官、土司。土司统治期间,上思并未开办学校,“学习未兴”“民风未化”。据民国版《上思县志》记载:上思未改流之前,旧无学校。明弘治十八年,州始改流隶邕。正德五年,知州罗环请于督学姚镆,选秀士肄业南邕。署州事陈典始建学校,次年冬颁儒学印记。十三年,知州黎磐始建文庙于东郭外。嘉靖十三年,知州陈世瞻迁入城内东隅,另行起造。二十三年,知州周璞恢扩之[3]。

自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上思县实行改土归流后,上思始设流官,公议当事,一曰易风俗,教士子;二曰苏民困,革士兵……明正德五年(1510年)开始,上思知州开始为筹备上思州学做师资准备,陈典建立学校后颁儒学印记,官办学校初具雏形,而知州黎磐在学宫内设孔子神位,把学宫整合为州学府培养人才之所,立学崇儒、祀儒、联儒之地。后随着历任知州重视教育发展,建书院、办义学,改变了改土归流之前土司统治下的闭塞、落后面貌。自明隆庆元年至清宣统二年的340多年里,上思县共考武进士2名,文举人19名,武举人15名,副榜4人,贡生183名。为表彰忠臣、孝子、正人君子、义夫烈妇,固定教化结果,显示统治者恩宠,明清统治阶层自上而下形成了以匾额进行表彰,俗称“匾表”为主的赏赐、嘉奖模式,这是匾额出现的社会原因。

3.2 汉儒文化认同是匾额出现的内在推动力

据《明史.湖广土司传》载,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明孝宗规定土司职官子弟,凡要承袭士职者,必须入学。不入学者,不准承袭。明朝在土司地区设立儒学,强制要求土司子弟应袭,并对入学予以奖励。而清朝在土司地区推行“文教为先”的政策,广建义学、社学,提倡、甚至强制土司子弟入学习礼,开科举之门……明清统治者推行儒学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培养土族子弟忠君报国的观念,动摇土司制度的思想基础,加强汉儒文化在土司地区的传播,缩小土司文化与中原文化差距。

而“匾表”为土司地区所广泛接受,既是上思当地壮族对汉族封建文化的认同,也是其思想领域发生的深刻变革,是崇汉心理的表现。加之儒学教育并未摆脱“学而优则仕”的影响,上思地区学子对通过参加科举改变命运,成为有身份的士人趋之若鹜,社会中形成了尚文的风气。家悬一匾是身份、地位和荣耀的象征,匾额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被广泛接受、效仿。

3.3 从众心理是匾额广泛出现的外在因素

《后汉书.百官志》里记载:“三老掌教化。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匾表”其门,以兴善行”。为维护封建伦理道德,表彰守规范者,对其进行“匾表”是一种很高的荣誉。“匾额”也从“高远庙堂”进入寻常百姓家,贴近民众生活。也因为这种追求荣誉的心理,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通俗而言谓之“随大流”。

上思匾额数量如此之多,不排除有从众心理。前文述及,通过对上思县志的查阅可知,上思县并未有御赐匾额,县志及相关历史文献对大多数匾额无记载。对于上思民居出现的考试功名匾额真伪还有待进一步探究。在调查中得知,多数持匾者对家中匾额的历史、由来及匾文之意仅是一知半解,并未有太多关注,随着近年来村中匾额陆续外流才意识到它的价值。

由此可见,上思匾额的广泛存在及运用,是当时统治阶层强化地方教化、下层民众表明忠君报国之心、邻里乡亲弘扬良好世风、民风的行之有效的表达方式。匾额内容包含对“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及儒学核心思想的宣扬,在营造良好社会风气的同时,给世人训诫和启迪。加之匾额获取者多为民众身边人、身边事,贴近现实生活,能满足普通民众获取荣誉的心理,因此乡间民里赠送匾额或自立匾额,普通被民众所接受,甚至追随[4]。

4 上思匾额的保护与利用

4.1 匾额保护的重要性

匾额的制作是当地民间综合型技艺的展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从匾额所蕴藏的历史文化信息可以窥见,上思县明清时期的社会价值取向及民风民俗,包括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当地历史文化名人、明清科举制度等,是地方历史的有力佐证和补充。但因木质匾额历时长,虫蛀、霉变,村民基本不会采取保护措施等各种原因,很多匾额已经残破不堪(图4),对匾额的保护刻不容缓。

4.2 上思匾额的保护办法与措施

基于上思匾额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及上思匾额保存中存在的流散民间、保护措施欠缺及微生物损害等问题,文章探讨可能的保护方法与措施。

(1)对部分具有突出价值的上思匾额进博物馆进行保存。因匾额距今已有百年以上历史,现存匾额大多数都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加上木质匾额需要专业的温湿度处理,博物馆的保存条件更有利于藏品的保护。

(2)加强对上思匾额档案资料的完善,形成系统资料。对于有证史、补史作用的匾额而言,加强对其背后所蕴藏的深厚的历史、人文的探析与考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匾额的保护不应只停留在对匾额实物本体的研究上,更应该通过走访村镇、多听多记录的普查方式,深入挖掘现存匾额后背及家族的故事,做好原始档案记录,完善匾额档案资料,形成系统的成果。

(3)进行拓片处理。拓片是对文物本体生命的延续。从上思县文管所的匾额专题普查可知,上思匾额大部分在民间分散收藏,这对匾额的保存和采取进一步有效的保护措施带来了难度。民间虽已意识到匾额的重要意义,但普遍缺乏保护方法。如:为使匾额好看,大部分匾额均被油漆涂刷过(图5),且匾额于室内随意搁置。通过对匾额拓片的方式进行保护,真实而全面地记录匾额内容,让这些珍贵的匾额资料得以保存、流传,便是对匾额最好的保护。

(4)原地保护、保存的原生态保留方式。通过个人保存与机构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巡查机制,县级文物管理部分定期派专业技术人员对匾额进行走访与巡查,对需要修复或进行病虫害防治的匾额给予专业指导,对存在变形、开裂、脱落、霉变的匾额采取清洗、检查、修配、防霉杀菌、加固的方法,使腐化程度降到最低。选择和采取处理措施时务必要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修旧如旧、以修复为保养的基本原则,真正起到保护和传承的目的。

5 结束语

上思匾额作为地方历史文化的物化记载,曾在营造和谐、良好的社会风气中扮演过重要角色。但因朝代更迭、社会发展但保护意识未跟上的时代的步伐等因素,上思匾额未得妥善保管,遭受到了较大的破坏。近年随着网络对匾额收藏价值不切实际的鼓吹,加之民众对匾额历史不了解,不能正确认识到匾额价值,更有甚者为匾额起争执,导致匾额被砸烂损坏。因缺乏保护意识、保护不当,一些藏家的介入也使部分匾额流出上思。因此,上思匾额的保护刻不容缓,在采用传统技术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对匾额的解读与认知。

猜你喜欢

匾额
天安门匾额“消失”之谜
天安门匾额“消失”之谜
乃琼寺旧藏匾额“灵口远徼”考释
璿题云榜 景以名传 清代避暑山庄里的匾额与楹联
弘扬传承匾额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
匾额下的刺猬
故宫太和殿的匾额上为何没有满文
看见了什么?
金字招牌
不能遗忘的匾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