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04李雅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学应用合作学习小学数学

李雅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法是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本文主要介绍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步骤,希望为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   教学应用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出现了一系列以合作学习为代表的教学方法,它突破了传统小学数学教学的弊端,推动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基于此,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为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良好的导入如同戏剧的序幕,起着突出主题、渲染氛围、激发兴趣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为接下来的小组合作做好准备。

如在教学《因数与倍数》时,笔者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游戏情境,在幻灯片上显示了十二个一模一样的小正方形,要求学生将十二个小正方形卡片摆成一个长方形,然后思考有几种方式。学生在摆的过程中,发现只有在1×12,12×1,2×6,6×2,3×4,4×3这六种情况下,才能形成长方形,于是学生向笔者提问:“老师,这是一种什么数学规律?”这时候,笔者就可以导入《因数与倍数》的教学了。

二、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数学问题

小组合作是合作学习的中心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将学生合理地分为多个小组,以保证小组合作的顺利进行。另外,虽然合作学习是“以生为本”的,但是教师依然要发挥课堂的主导作用,严格地控制课堂教学的进度和时间,有效避免学生因讨论时间过长或是因讨论时间不足,而无法完成探究任务的情况。

在课程导入后,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要求学生先自主预习教材,然后再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因数和倍数的概念、0是因数还是倍数、因数和倍数能否单独存在等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充分确保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感和参与度。

三、进行汇报研讨,深化课堂教学

在小组合作结束后,为了充分了解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剩余时间,安排两到三个小组进行汇报研讨。在某小组汇报后,其他小组可以提出质疑和补充,这对于碰撞学生之间的思维,使学生相互学习探究方法有重要的作用。

在汇报展示环节中,笔者安排了两组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某小组在回答0是因数还是倍数这个问题时,表示0既是因数又是倍数,之后有小组表示0乘以任何数都是0,0不能当作被除数,所以0既不是因数又不是倍数。结合学生的讨论,笔者做出总结:“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一般是指整数,不包括0。”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还可以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

四、开展教学评价,促进教学反思

一直以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节约课堂时间,都比较侧重于知识技能的教学,从而忽略了课堂评价对学生产生的积极作用,这对于学生在数学方面的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指导学生,引导学生自评、互评,让学生针对教师的课堂教學提出意见。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又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对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有重要的作用。

五、结语

总而言之,合作学习法是一种经得起教学实践检验的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归纳总结中提升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辛畅.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漫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9,(6).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仙岩沈岙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应用合作学习小学数学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