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短波

2019-09-04

新农村(浙江) 2019年8期
关键词:叶锈病抗药性食品包装

日本京都大学发明无墨水显色技术

最近,日本京都大学iCeMS的团队研发出可人工呈现各种颜色、不使用墨水就能描绘高清图案的技术。

该技术采用与孔雀羽毛及热带鱼因光反射呈现鲜艳色彩相同的原理,使用光照射聚合物,人为使其结构发生变化,再用溶剂固定,便可显示红绿蓝等多种可见光的颜色。特点是不使用墨水,环保且不褪色。利用该技术有望实现多种应用,如使纸币具备难以模仿的特定显色功能以防止伪造等。

摘自《环球科技》

屠呦呦团队“青蒿素抗药性”等研究获新突破

最近,屠呦呦及其团队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提出了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难题的切实可行治疗方案:一是适当延长用药时间,由三天疗法增至五天或七天疗法;二是更换青蒿素联合疗法中已产生抗药性的辅助药物,疗效立竿见影。

屠呦呦团队还发现,双氢青蒿素对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红斑狼疮效果独特。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内外权威专家的高度认可。

摘自新华社

可循环利用食品包装透明薄膜问世

最近,英国牛津大学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完全可循环、非常安全的透明薄膜,可以取代现有的用于食品包装的金属涂层复合材料。该薄膜采用了一种全新环保制造工艺,比目前行业所使用的材料更容易循环利用。

研究团队合成的这种薄膜,由层状双氢氧化物(一种无机材料)组成,生产工艺既便宜又绿色环保,所需材料是水和氨基酸。所得薄膜呈透明色,像金属涂层一样可以隔绝氧气和水蒸汽,同时较为结实。它可以替代目前食品包装中所使用的金属涂层,同时能为食品提供类似级别的防护。

摘自《科技日报》

3D生物打印获新突破

最近,以色列特维拉夫大学的科研人员使用人体组织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颗3D打印心脏,给需要通过“换心”来延续生命的晚期心衰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这颗3D心脏不仅有细胞、心室和心房,还有着纵横交错的血管。打印所用的“墨水”,源于患者体内提取的脂肪组织。因此不用担心排异反应的发生。

但这颗3D心脏目前仅具备收缩功能,研究人员还需通过进一步的培养,“教”会心脏细胞协同工作以实现泵血功能,之后再进行动物移植实验。距离真正应用于人类心脏移植,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摘自《人民日报》

植物也会“打喷嚏”传播疾病

最近,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在受真菌感染发生叶锈病的小麦上观察到携带真菌孢子的微小水滴从叶片上自动飞起,最远可达5毫米,足以摆脱叶片表面空气层的束缚,在微风作用下飞散到其他植物上。第一次发现它能成为植物疾病传播途径。

研究人员认为,如果该机制在叶锈病等植物疾病蔓延中起到重要作用,可针对其特性开发防控方案,例如喷洒特定物质在叶片上形成涂层,降低表面疏水性。

摘自新华网

猜你喜欢

叶锈病抗药性食品包装
食品包装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食品包装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食品包装机械的自动化技术
河南省55个冬小麦品种叶锈病抗性鉴定及评价
赋予谷类作物叶锈病抗性
杨树叶锈病发病症状、规律及防治策略
澳大利亚谷物害虫抗药性不断增加的原因和管理
莘县地区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抗药性研究
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及叶锈病、立枯病的防治
植物有害生物抗药性及治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