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意识奖励的认知-行为效应及其在运动领域的应用

2019-08-30李美玲张力为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自我控制

李美玲 张力为

摘 要:近期的研究发现,阈下呈现奖励时,个体尽管处于无意识状态,但仍可产生对奖励的追求。这一发现颠覆了以往关于对目标追求的理性化权衡的认识,为重新界定意识与奖励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运动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对无意识奖励对记忆、认知控制以及行为努力等多个方面的积极影响,以及无意识奖励的脑神经基础与两阶段加工模型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运动领域无意识奖励对力量型运动表现的提高、平衡能力的促进以及对运动知觉学习的积极影响等研究进展进行论述,并重点分析了无意识奖励对运动员的注意调控、自我控制以及心理疲劳缓解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无意识奖励;自我控制;注意控制;心理疲劳

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9)03-0057-07

奖励是指个人渴望得到的结果,这种结果可通过操作表现(instrumental performance)获得[1]。从操作层面而言,多数学者认为动机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募集能量、投入努力的程度,而奖励正是为了提高表现进行动机诱发的工具[2-7]。

按照传统的观点,个体对奖励的追求是一个在意识层面对潜在的奖励与付出的努力进行仔细权衡之后的结果。在这一權衡过程中,奖励所具有的价值、获得奖励的可能性以及为获得奖励所需付出的努力会纳入考量范围[8]。因此,奖励追求是一个对信息的综合与比较,对价值的学习与判断的过程,需要意识的深度参与。然而近期的研究发现,阈下呈现奖励时,个体尽管处于无意识状态,仍可产生对奖励的追求[9-10]。这一发现颠覆了我们以往对目标追求的理性化权衡的认识,为重新界定意识与奖励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运动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无意识奖励的研究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已经取得一定积累,但是在运动心理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将结合无意识奖励研究的最新进展,对无意识奖励及其认知行为效应、无意识奖励的机制进行讨论,并重点探讨无意识奖励在运动领域的应用。

1 无意识奖励的定义及作用

1.1 无意识奖励的定义

意识是对自己所体验到内容的察觉[11]。对应这一界定,无意识奖励是指个体不能意识到或不能够报告出奖励刺激(或奖励线索)所具有的奖励价值[12]。来自无意识领域的研究认为,尽管意识阈限之下的信息难以被个体所觉察,但仍然能够对个体的认知与行为产生影响[9]。在无意识奖励研究领域,研究者通过控制奖励刺激呈现的时间,以阈上与阈下两种呈现方式来比较意识与无意识奖励对认知与行为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阈下奖励对个体的行为与认知具有与阈上奖励相似的影响,即,奖励的意识性并不构成奖励影响认知与行为的必要条件[13-14]。在这些研究中,Pessiglione等[3]设计的奖励启动范式(reward-priming paradigm)具有重要意义。此范式采用金钱图片为奖励线索,包含高(1欧元)、低(1便士)两种奖励水平。通过金钱图片呈现的时间形成阈上(300 ms)、阈下(17 ms)两种意识水平。奖励水平与意识水平形成四种奖励线索组合,在每次任务之前,首先随机呈现一种奖励线索,之后被试完成探测任务。奖励启动范式同时比较了高、低水平的奖励在阈上、阈下呈现时对个体任务完成的影响,并且有效地控制了无关因素的干扰,这一范式可灵活应用于多种研究情景,因此得到研究者广泛的应用,实质性地促进了无意识奖励领域的研究。采用奖励启动范式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被试是否意识到奖励的存在,高奖励时,被试完成任务的表现更好。此外,阈下奖励促进任务表现的效应从任务的开始阶段就存在,即使在任务中没有包含任何阈上奖励时也是如此[4]。这进一步表明了阈下奖励对行为的影响并非是对阈上奖励的习惯性反应,而确实是存在无意识奖励效应[12]。

1.2 无意识奖励对认知-行为的影响

无意识奖励对记忆具有促进作用。Zedelius等[15]通过两项实验探讨了意识与无意识奖励对记忆任务表现的影响。实验采用了奖励启动范式。在实验一中,首先进行奖励启动,之后要求被试尽可能准确地记住接下来呈现的5个目标字母。实验结果显示,与低奖励相比较,无意识高奖励与意识性高奖励均对被试的记忆任务产生了促进作用。实验二进一步考察了无意识奖励对记忆维持阶段的影响。为了实现实验目的,研究者调整了实验程序,即,首先呈现目标记忆字母,之后再进行奖励启动。实验结果表明,当呈现无意识奖励时,被试的记忆维持表现在高奖励条件下好于低奖励条件。但是当呈现意识性奖励时,被试的记忆维持表现在高奖励条件下差于低奖励条件。研究结果提示,在记忆任务中,无意识奖励信息与意识性奖励信息都能够对任务表现产生积极影响。但是在维持性记忆任务中,意识性奖励却会对任务完成产生干扰作用,而无意识奖励仍然对记忆的完成有促进作用。

在另一项研究中,Capa等[16]考察了无意识奖励对记忆刷新功能的影响。研究首先通过奖励启动范式呈现奖励信息,之后被试完成刷新任务。研究结果显示,无论阈下或阈上呈现奖励,被试在高奖励时完成任务的正确率均更好。这一结果表明了无意识奖励对刷新功能具有与意识性奖励相似的积极影响。

无意识奖励对认知控制具有积极影响。Capa等[17]采用ERP技术探查了意识、无意识奖励信息对任务转换的影响。研究采用奖励启动范式,在进行奖励启动之后,被试完成任务转换作业。行为层面的结果显示,与低奖励相比较,被试在高奖励时任务转换作业的表现更好,并且这一影响不因奖励的阈上、阈下呈现而改变。脑电数据显示,在阈上、阈下呈现奖励线索时,额中央(fronto-central)的关联性负变(contingent negative variation, CNV)波幅均增大,表明两种条件下努力程度均增加;但是在任务加工阶段,仅在意识性高奖励条件下观察到顶叶P3波幅增加,而无意识条件下未观察到,表明工作记忆投入增强仅发生在意识性高奖励条件下,从而研究者认为,虽然在行为层面无意识奖励对任务转换作业具有促进作用,但是从ERP结果来看,无意识奖励对任务转换加工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无意识奖励除了对认知功能具有影响之外,对于行为努力也具有促进作用。Bijleveld等人探讨了无意识奖励对个人行为努力的影响[18]。研究采用了奖励启动范式,以记忆数字为任务,任务分为高难度(记忆5个数字)与低难度(记忆 3 个数字)两个水平,在任务过程中记录被试的瞳孔大小作为衡量被试投入心理资源或努力程度的指标。结果表明,只有在高难度任务中,被试在高奖励条件下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表现为瞳孔直径更大,并且无论奖励阈上还是阈下呈现时均是如此。这一结果说明阈下奖励不仅能像阈上奖励一样提高被试的努力程度,同时阈下奖励对个体的价值判断与权衡具有与阈上奖励相似的影响。

之后,Bijleveld等[19]又采用了手指敲击键盘的任务来考察无意识奖励对行为努力的影响。研究中,每一试次首先呈现一枚硬币作为奖励信息,包含高、低(1美分或10美分)两种奖励水平。奖励信息的呈现方式包含阈上(300 ms)与阈下(17 ms)两个水平。被试的任务是在奖励信息呈现之后,尽快地敲击键盘“G”键25次。任务分为高难度与低难度两种要求,在低难度中,如果被试在10秒内敲击25次,就会赢得奖励;高难度中,被试需要在3.5秒之内敲击“G”键25次才能获得奖励信息中呈现的奖励。研究結果支持了无意识奖励信息对被试努力行为的促进,即无论阈上或阈下呈现高价值奖励时,被试敲击键盘的速度比低价值奖励时更快,表明被试增加努力行为。特别是在高难度任务情况下,被试付出的努力会更多。这项研究进一步证明了高价值奖励对个体努力行为的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不受奖励意识不同水平的调节。

由上述可知,研究者考察了无意识奖励对记忆、刷新、任务转换以及行为努力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大多数研究结果支持了无意识奖励对认知-行为的积极影响。但是,也有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无意识奖励与意识性奖励对认知-行为的影响是存在差异的。这些差异提示,无意识奖励对个体认知-行为的影响可能受到任务类型、任务难度以及任务加工阶段的调节,具有较为复杂的模式。同时,这种差异性影响也为探讨无意识奖励的机制提供了切入点。

2 无意识奖励的机制

2.1 脑神经机制

近期的研究表明,阈下金钱奖励影响执行控制的主要神经机制表现在阈下奖励信息对腹侧纹状体的激活[20]。腹侧纹状体被认为是与个体预期奖励及行为激励相关的重要脑结构[21]。而腹侧纹状体在种系发生上属于较原始的脑结构,因此这一较低级结构可以独立于意识进行信息加工[22]。重要的是这一皮层下结构与前额叶直接联系,前额叶被认为是进行工作记忆、目标追求、行为控制的核心区域,也是认知控制的关键区域。因此,正是由于腹侧纹状体这一独特特性使奖励信息能够在无意识水平对认知控制产生影响。来自成瘾方面的研究为腹侧纹状体对无意识奖励的作用提供了证据,研究显示,即使在阈下呈现与可卡因有关的图片信息时,可卡因成瘾患者的纹状体也能得到激活[23]。这一结果说明微弱的刺激便能使腹侧纹状体得到激活,进而激发起个体对奖励的追求。

然而,腹侧纹状体对无意识奖励加工中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的实证研究支持。Bijleveld等[20]采用fMRI考察无意识奖励加工时腹侧纹状体的活动情况,结果表明与意识性奖励条件相比较,无意识奖励加工时,腹侧纹状体并未得到显著的激活。目前,关于无意识奖励的脑功能基础仍在探索之中。

2.2 两阶段加工模型

Bijleved等人19]提出了两阶段加工模型来解释大脑对意识、无意识奖励信息的加工过程。Bijleved等人认为,大脑对奖励信息的加工可分为初始加工(initial reward processing)与完全加工(full reward processing)两个阶段。在初始加工阶段,奖励信息通过对腹侧纹状体的激活进而产生追求奖励的动机。由于腹侧纹状体具有独立于意识而进行信息加工的特性,因此意识性奖励信息与无意识奖励信息均可进入初始加工阶段。而在全面加工阶段,奖励信息只有在意识性觉察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大脑更全面的表征,并通过前额叶皮层最终产生对高级认知功能的影响。Bijleved等[24]的实验支持了他们的观点。实验以完成算数题为任务,要求被试在准确的基础上尽量快速地完成任务。结果显示,在阈上呈现奖励信息时,被试会依据奖励的高、低而改变答题策略。而阈下呈现奖励信息时,无论何种奖励条件,被试均追求既快又准地解答算数题,不会转换答题策略。基于这一结果,研究者认为,无意识奖励处于信息的初始加工阶段,仅能起到动机激发的作用;只有意识性奖励才能进入信息的高级加工阶段,对判断、决策等高级认知功能起作用。

奖励的两阶段加工模型对无意识奖励无法对判断、决策等高级认知功能产生与意识性奖励相似的影响这一现象提供了合理解释,推进了研究者对于无意识奖励加工机制的理解。但是该理论模型仍然具有局限性。例如,与意识性奖励比较,无意识奖励为何具有更好的记忆维持效应[15]?为何具有更好的促进注意集中的效应[25]?对于这些问题,两阶段加工模型并不能提供满意的答案。但即便如此,从不同加工阶段的角度来探讨意识与无意识奖励机制的思路仍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3 无意识奖励在运动领域的研究进展

认知领域关于无意识奖励的研究表明,对无意识信息的处理不仅与皮层下区域如基底神经节(腹侧苍白球)和丘脑有关[3],一些高级神经功能区域,如前扣带皮质等脑结构也会参与到无意识奖励信息的加工之中[26-27],这些脑神经结构与认知控制、决策等密切相关,因此这也成为了无意识奖励信息影响高级认知功能的生理基础。此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上述脑结构之外,无意识奖励信息的加工也直接涉及到与运动相关的大脑区域,即运动前区和辅助运动区[28-29]。这提示,无意识奖励信息可能会影响到个体的运动功能,而近期的研究发现也进一步支持了无意识奖励信息对运动功能的影响。

3.1 对力量型运动表现的影响

Pessiglione等[3]采用奖励启动范式,考察了无意识奖励对被试握力活动的影响。在他们的实验中,首先进行了奖励启动,紧接着被试完成握手柄任务,研究者告知被试握力越大,获得奖励的机会就越大。结果显示,在高奖励时被试的握力明显大于低奖励时。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在阈下水平不能意识到奖励价值时,被试仍然会在高奖励时表现出更大的握力。据此,Pessiglione 等人认为,无意识奖励同意识性奖励具有相似的动机激励作用。此外,该研究在记录握力行为反应的同时也记录了脑成像数据,数据显示,无意识奖励激活了腹侧苍白球(ventral pallidum),这一脑区诱发了动机的产生,并同时对次级运动区(supplementary motor area)产生了调节,后者进一步通过对初级运动区(primary motor area)的影响来促进肌肉收缩,从而最终导致力量增加。结果表明,无意识奖励不仅能够激活个体追求奖励的动机,并且能够凭借对大脑皮层下原始奖励中枢与皮层运动区域的影响而实际促进力量的增加。Pessiglione 等[3]的研究中记录到无意识奖励对腹侧纹状体(ventral striatum)与腹侧苍白球(ventral pallidum)的激活,考虑到这一区域是较为原始的脑结构,可独立于意识进行信息加工,因此研究者认为,无意识奖励对个体行为努力的影响是一种来自大脑神经的直接促进,而较少涉及对获得奖励的理性权衡。

Aarts等[13]同样通过实验考察了无意识奖励对个体完成握力任务表现的影响。与Pessiglione 等[3]采用金钱奖励的方式不同,Aarts 等人在实验中采用赞赏性词语作为奖励(如,很好、优异)。研究结果显示,与阈下呈现努力性词语组(如,努力、尽力等)相比较,阈下既呈现努力性词语又呈现奖励性词语组的被试,在完成握力任务时使用了更大的力量。在此研究基础之上,Takarada与Nozaki[30]沿用了Aarts等人的研究范式,进一步探讨了无意识奖励信息对个体运动系统以及最大自主收缩力(maximal voluntary contraction)的影响。研究采用经颅磁刺激以运动诱发电位为指标探讨了无意识奖励对初级运动皮层的影响。结果显示,当阈下启动奖励词时,被试的运动神经系统更容易获得兴奋;此外,行为指标也显示,阈下启动奖励词时被试完成握力任务的最大自主收缩强度大于控制组。研究者认为,无意识奖励信息对包括大脑运动皮层在内的整个运动神经中枢均产生了影响,这一动机激励效应对运动系统的影响最终促进了最大自主收缩力度的提高。

3.2 对身体平衡能力的影响

平衡能力是运动的基础能力之一,对于高难度的技巧性运动项目而言,良好的平衡能力尤为重要。已有研究显示,平衡能力的干预性训练需要在意识层面进行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31-33]。而近期的一项研究表明,无意识奖励信息对于身体平衡能力同样具有积极的干预作用[34]。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同样采用了赞赏性词语作为奖励(如,很好、优异),身体平衡能力通过功能性前伸测试进行评定。不同于以往的研究,该研究结果表明,与意识性奖励相比较,无意识奖励条件下,被试完成功能性前伸的成绩较差。尽管无意识奖励未能获得与意识性奖励相同的干预效果,但是被试在进行无意识奖励干预后功能性前伸的成绩却明显好于未进行干预之前的基线水平,即,無意识奖励对平衡能力的促进作用虽然不及意识性奖励明显,但仍具有积极作用。研究者认为,奖励对行为的促进来自于对奖励的预期以及实际获得奖励所引起的强烈的愉悦感激励了个体对奖励的追求。在无意识奖励条件下,被试不能对奖励线索形成明确的预期,因此对行为的激励作用弱于意识性奖励。但需要肯定的是无意识奖励对平衡能力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可能是因为大脑对无意识信息的处理不仅与皮层下区域如基底神经节(腹侧苍白球)和丘脑有关[3],并且与运动相关的大脑区域即运动前区和辅助运动区也有关[28-29]。

3.3 对运动知觉学习的影响

奖励是刺激-反应联结形成过程中的强化物,因此奖励在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运动领域,通过实施奖励能够有效促进运动员动作技能的学习[35-36]。最近的一项研究考察了无意识奖励对运动知觉学习的影响。研究者采用了奖励启动范式,考察以阈上(200 ms)和阈下(20 ms)两种方式呈现高(50美分)、低(1美分)金钱奖励对被试运动知觉学习任务的影响。结果显示,高奖励水平下被试运动知觉学习的正确率高于低奖励条件,并且这种差异不随奖励呈现方式的不同而改变。无意识奖励信息与意识性奖励信息均促进了被试对知觉运动信号的敏感性。这一结果表明,无意识奖励对运动知觉学习具有与意识性奖励相似的促进作用[37]。研究者认为,无意识奖励之所以能够对运动知觉学习产生影响,是因为无意识奖励信息激活了与奖励相关联的脑神经回路,从而促进了动机的无意识提升和注意资源的募集[3,18,25]。该研究提示,无意识奖励可作为意识性奖励的有效替代,成为运动知觉学习的强化信号。值得强调的是,无意识奖励条件下,个体在意识性奖励时所容易产生的策略性注意偏差与临时性注意增强的倾向有所下降,从而使个体的注意资源得到更加平均的分配,个体将获得更为有效的运动知觉学习[37]。

4 无意识奖励在运动领域的应用前景

竞技运动所追求的对于生理、体能以及心理的极致挑战使得任何可能促进运动员心理能力的策略都应受到足够的重视与探索。目前,无意识奖励在运动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诸多基础性研究已证实了无意识奖励对个体记忆、执行控制以及行为努力等方面具有与意识性奖励相似的积极影响[16-17,19]。更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表明无意识奖励与意识性奖励相比较具有节省认知资源,有利于记忆维持,以及有利于注意集中等特性[15,25],这些特性对于采用无意识奖励积极干预运动员的心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4.1 无意识奖励对运动员注意集中的调控

注意集中是所有运动项目的基本要求。运动员注意的分散会导致反应延迟、动作失误、配合失效、错过时机以及运动损伤等一系列的消极结果。因此,如何提高运动员的注意能力始终是运动心理学的核心课题[38]。注意能力的提升除了常规的注意训练之外,也可以采用合理的激励策略。研究表明,无意识奖励对个体的注意具有促进作用。Bijleveld等[25]在一项注意瞬脱任务中考察了无意识奖励对注意的促进作用。他们设置了高、低两种奖励水平,以及阈上、阈下两种奖励呈现方式,被试的任务是从一系列分心刺激中识别两个目标刺激。结果显示,呈现阈下高奖励刺激时,被试的表现更好,而呈现阈上高奖励刺激时,被试的表现更差。研究者认为,被试对阈上高奖励的关注反而吸引了被试的注意,耗费了认知资源,从而损害了注意任务的完成。但阈下奖励刺激在起到激励作用的同时并不占用认知资源,因而对注意任务的完成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Bijleveld等人的研究提示,在运动场景中,当运动员因驱力下降而导致注意分散时,无意识奖励可以作为一项干预策略在激励运动员的同时促进注意集中。

4.2 无意识奖励对运动员自我控制的促进

自我控制是指抑制本能的与自动化的欲望、倾向与行为,更好地适应社会规范与规则,抵御眼前诱惑以实现长期目标的能力[39]。在竞技运动中,良好的自我控制是最佳竞技表现的核心[40]。以篮球运动员的传球为例,一个成功传球的实现,需要运动员良好的情绪控制、注意控制、优势反应控制,以及执行控制等一系列自我控制为保障[41]。

自我控制力量模型[39]是影响最为广泛的自我控制理论,该理论从自控资源的有限性与自我损耗(self-depletion)的角度解释自我控制能力。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自我损耗的机制进行解释,如葡萄糖能量观[42]、能量分配理论[43]、意志力信念观点[44]以及动机转移观点[45]。尽管各种观点相互区别,但是动机的作用得到了不同理论观点的共同关注。研究者认为,自我损耗的实质是对当前任务动机的缺乏所造成的任务表现下降,因此,提升自我控制的关键在于动机的提升。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动机的意识性干预过程本身会耗费个体的心理能量,个体在重新分配能量以弥补自我损耗的同时,心理能量也被快速消耗,导致后续行为的控制能力严重下降。Baumeister认为,诱发动机与自我控制兩者的关系存在复杂性。动机激发能够对自我损耗起到一定的克制作用,但是这一过程也加剧了自我控制能量的损耗,并不利于后续行为以及持续的自我控制[46]。那么如何在激发动机的同时又节省自我控制能量以利于后续任务的完成呢?张寒梦等的研究表明,与控制组相比,实验组在启动了关于自我控制的无意识目标追求之后,完成后续自我控制任务的表现得到提高,并且较好地保有了自我控制资源。这项研究提示我们,无意识动机能够节省自我控制能量,并有效补充自我控制资源。奖励是诱发动机的工具,具有显著的动机激励作用[2-3,5,7]。因此,可以预见,无意识奖励能够有效促进运动员的自我控制,保有自我控制资源,有利于后续自我控制任务的完成。

4.3 无意识奖励对运动员心理疲劳的缓解

心理疲劳(mental fatigue)是一种由长时间认知活动引起的心理生理状态,具体表现在主观感受、行为表现以及生理变化等方面[47]。研究表明,心理疲劳状态下,执行控制会受到损害,对任务表现产生消极影响[48]。心理疲劳是运动员常常面临的境遇[38]。以竞技运动为例,在赛场上,运动员需要关注自身及对手的动态,快速、准确地检索、加工信息,依据场上形势做出判断与决策,这些持续的认知努力往往导致运动员产生心理疲劳。随着心理疲劳的累积,运动员的运动表现也必将受到损害。目前,由于高负荷的训练、竞赛所造成的心理疲劳对运动员认知表现以至运动表现的损害等问题开始受到研究者与实践者的重视[49-50]。因此,如何帮助运动员有效应对心理疲劳,提高运动表现,是竞技心理领域日益关注的重点问题。心理疲劳的动机理论认为[51],心理疲劳的产生是付出的努力与得到的奖励之间的不平衡引发的结果。当对任务付出的努力大于所获得的奖励时,从事相关任务的动机会下降,导致心理疲劳的产生,从而造成后续任务表现下降;而奖励则能够提升个体对任务的投入,缓解心理疲劳并使任务表现得到改善。目前,通过意识性奖励缓解心理疲劳、提高认知表现的想法已得到实证研究的支持[52-53]。而与意识性奖励相比较,无意识奖励更具有节省认知资源的特性,鉴于此,我们可以假设,无意识奖励对于缓解运动员心理疲劳、提高任务表现具有与意识性奖励相似甚至更优的作用。

5 总结与展望

自Pessiglione等人开创性地设计了无意识奖励范式之后,对无意识奖励领域的研究至今方兴未艾。相关的实证研究支持了无意识奖励对记忆、认知控制以及行为努力等诸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尽管研究结果仍存在不一致,但是藉由无意识奖励与意识性奖励对个体认知-行为所存在的不同影响的争论,研究者从任务加工阶段以及大脑神经生理基础等方面对无意识奖励的机制进行了解释。借助奖励启动范式,目前,运动领域的研究者在无意识奖励对力量型运动表现的提高、平衡能力的促进以及对运动知觉学习的积极影响等方面展开了初步研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无意识奖励节省认知资源、帮助记忆维持以及促进注意集中等特性,对改善运动员的注意调控、自我控制以及心理疲劳等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是由于无意识奖励在运动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项。

第一,创设运动情景,提高外部效度。目前无意识奖励在运动领域的研究仍以实验室研究为主,与真实运动场景有较大差异,使研究结果在运动领域的应用与推广受到限制。未来研究应尽量创设真实的运动场景,考查运动情境下,无意识奖励对运动员的认知-行为具有何种影响,以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

第二,采用更適合于运动员的奖励形式。当前的研究主要沿用了Pessiglione等人[3]设计的奖励启动范式,以金钱作为奖励形式,这主要是基于任务的规范性、易操作性以及金钱奖励普适性的考虑。但是对于高水平运动员而言,由精神奖励带来的内部动机的提升可能具有更为有效和长远的激励意义,后续的研究可结合实际去设计贴合运动情景的内部奖励方式,以更利于对运动员行为的有效激励。

第三,从机制层面对无意识奖励进行探讨。无意识奖励的机制已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是深入至不同加工阶段的机制探讨仍然有限,这方面的研究将会有助于从任务加工进程方面揭示无意识奖励与意识性奖励的异同,获得对无意识奖励更深入的理解,未来可采用ERP技术进行相应探讨。

参考文献:

[1]Maunsell J H. Neuronal representations of cognitive state:Reward or attention?[J].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004, 8(6):261-265.

[2]Berridge K C. Reward learning: Reinforcement, incentives, and expectations[J].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2000, 40(00):223-278.

[3]Pessiglione M , Schmidt L , Draganski B , et al. How the brain translates money into force: A neuroimaging study of subliminal motivation[J]. Science, 2007, 316(5826):904-906.

[4]Pessiglione M, Schmidt L, Palminteri S, et al. Reward processing and conscious awareness[C]// In Delgado M R, Phelps E A, Robbins T W (Eds.), Decision making, affect, and learning: Attention and performan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329-348.

[5]Pessoa L. How do emotion and motivation direct executive control?[J].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009, 13(4):0-166.

[6]Schmidt L, Mal Lebreton, MarieLaure CléryMelin, et al. Neur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motivation of mental versus physical effort[J]. Plos Biology, 2012, 10(2):e1001266.

[7]Schmidt L, Palminteri S, Lafargue G, et al. Splitting motivation: Unilateral effects of subliminal incentives[J].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0, 21(7):977-983.

[8]Eccles J S, Wigfield A. Motivational beliefs, values, and goals[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2, 53(1):109-132.

[9]Custers R, Aarts H. The Unconscious Will: How the Pursuit of Goals Operates Outside of Conscious Awareness[J]. Science, 2010, 329(5987):47-50.

[10]Hassin R R, Bargh J A, Engell A D, et al. Implicit working memory[J]. Consciousness &Cognition, 2009, 18(3):665-678.

[11]Lau H, Rosenthal D. Empirical support for higher-order theories of conscious awareness[J].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011, 15(8):365-373.

[12]Zedelius C M, Veling H, Custers R, et al. A new perspective on human reward research: How consciously and unconsciously perceived reward information influences performance[J]. Cognitive, Affective, &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2014, 14(2):493-508.

[13]Aarts H, Custers R, Marien H. Preparing and Motivating Behavior Outside of Awareness[J]. Science, 2008, 319(5870):1639.

[14]Bargh J A, Gollwitzer P M, Lee-Chai A, et al. The automated will: Nonconscious activation and pursuit of behavioral goal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1, 81(6):1014-1027.

[15]Zedelius C M, Veling H, Aarts H. Boosting or choking-How conscious and unconscious reward processing modulate the active maintenance of goal-relevant information[J]. Conscious Cogn, 2011, 20(2):355-362.

[16]Capa R L, Bustin G M, Cleeremans A, et al. Conscious and unconscious reward cues canaffect a critical component of executive control: (Un)conscious updating?[J].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2011, 58(5):370.

[17]Capa R L, Bouquet C A, Dreher J C, et al. Long-lasting effects of performance-contingent unconscious and conscious reward incentives during cued task-switching[J]. Cortex, 2013, 49(7):1943-1954.

[18]Bijleveld E, Custers R, Aarts H. The Unconscious Eye Opener: Pupil Dilation Reveals Strategic Recruitment of Resources Upon Presentation of Subliminal Reward Cues[J].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9, 20(11):1313-1315.

[19]Bijleveld E, Custers R, Aarts H. Adaptive reward pursuit: How effort requirements affect unconscious reward responses and conscious reward decisions[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2012, 141(4):728-742.

[20]Bijleveld E, Custers R, Stefan V D S, et al. Distinct neural responses to conscious versus unconscious monetary reward cues[J]. Human Brain Mapping, 2014, 35(11):5578-5586.

[21]Delgado M R. Reward-Related Responses in the Human Striatum[J].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2010, 1104(1):70-88.

[22]Merker, Bjorn. Consciousness without a cerebral cortex: A challenge for neuroscience and medicine[J].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2007, 30(1):63-81.

[23]Childress A R, Ehrman R N, Wang Z,et al. (2008). Prelude to passion: Limbic activation by "unseen" drug and sexual cues[J]. PLoS One, 2008,3(1):e1506.

[24]Bijleveld E, Custers R, Aarts H. Unconscious reward cues increase invested effort, but do not change speed–accuracy tradeoffs[J]. Cognition, 2010, 115(2):330-335.

[25]Bijleveld E, Custers R, Aarts H. Once the money is in sight: Distinctive effects of conscious and unconscious rewards on task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11, 47(4):865-869.

[26]Kevin D, Garraux G . Dissociation between unconscious motor response facilitation and conflict in medial frontal areas[J]. 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12, 35(2):332-340.

[27]Gaal S V, Ridderinkhof K R, Fahrenfort J J, et al. Frontal Cortex Mediates Unconsciously Triggered Inhibitory Control[J].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 2008, 28(32):8053.

[28]Kevin D, Garraux G, Angela S. Automatic Stimulus-Induced Medial Premotor Cortex Activation without Perception or Action[J]. PLoS ONE, 2011, 6(2):e16613.

[29]Sumner P, Nachev P, Morris P, et al. Human medial frontal cortex mediates unconscious inhibition of voluntary action[J]. Neuron, 2007, 54(5):697-711.

[30]Takarada Y, Nozaki D. Maximal Voluntary Force Strengthened by the Enhancement of Motor System State through Barely Visible Priming Words with Reward[J]. PLOS ONE, 2014, 9(10): 134-134.

[31]Donath L, Roth R, Zahner L, et al. Slackline training and neuromuscular performance in senior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2016,26(3): 275-283.

[32]Treacy D, Schurr K, Lloyd B, et al. Additional standing balance circuit classes during inpatient rehabilitation improved balance outcomes: An assessor blinded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 Physiotherapy, 2015, 101:e1533-e1534.

[33]Yang X J, Hill K, Moore K, et al. Effectiveness of a Targeted Exercise Intervention in Reversing Older Peoples Mild Balance Dysfunctio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Physical Therapy, 2012, 92(1):24-37.

[34]Aoyama Y, Uchida H, Sugi Y, et al. Immediate effect of subliminal priming with positive reward stimuli on standing balance in healthy individual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Medicine, 2017, 96(28):e7494.

[35]Chen X, Holland P, Galea J M. The effects of reward and punishment on motor skill learning[J]. Current Opinion in Behavioral Sciences, 2018(20):83-88.

[36]Leeds, Jenkins. Attention and Motor Skill Learn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and Coaching, 2007, 2(3):329-334.

[37]Xin X, Zhou X, Sheng L. Unconscious reward facilitates motion perceptual learning[J]. Visual Cognition, 2015, 23(1-2):161-178.

[38]張力为. 心理学研究的七个方向:以运动性心理疲劳为例[J]. 体育科学, 2010, 30(10):3-12.

[39]Baumeister R F, Tice V D M . The Strength Model of Self-Control[J].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7, 16(6):351-355.

[40]张力为. 运动员的自我控制:重要理论及研究进展[J]. 心理科学, 2013(3):5-13.

[41]项明强, 张力为. 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竞技领域中的研究进展[J]. 体育科学, 2016, 36(8):67-78.

[42]Gailliot M T, Baumeister R F, Dewall C N, et al. Self-control relies on glucose as a limited energy source: Willpower is more than a metaphor[J]. J Pers Soc Psychol, 2007, 92(2):325-336.

[43]Beedie C J, Lane A M. The Role of Glucose in Self-Control: Another Look at the Evidence and an Alternative Conceptualization[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2012, 16(2):143-153.

[44]Job V, Dweck C S, Walton G M. Ego Depletion-Is It All in Your Head? Implicit Theories About Willpower Affect Self-Regulation[J].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0, 21(11):1686-1693.

[45]Inzlicht M, Schmeichel B J. What is ego depletion? Toward a mechanistic revision of the resource model of self-control[J].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A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2,7(5):450-463.

[46]Vohs K D, Baumeister R F, Schmeichel B J. Motivation, personal beliefs, and limited resources all contribute to self-control[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12, 48(4):943-947.

[47]Van Cutsem J, Marcora S, De Pauw K, et al. The Effects of Mental Fatigue on Physical Performance:A Systematic Review[J]. Sports Medicine, 2017,47(8):1-20.

[48]Kato Y, Endo H, Kizuka T. Mental fatigue and impaired response processes: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s in a Go/NoGo task[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2009, 72(2):204-211.

[49]Le Mansec Y, Pageaux B, Nordez A, et al. Mental fatigue alters the speed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ball in table tennis[J].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2018,36(23):2751-2759.

[50]Smith M R, Thompson C, Marcora S M, et al. Mental Fatigue and Soccer: Current Knowledge and Future Directions[J]. Sports Medicine, 2018, 48(7):1525-1532.

[51]Tops M, Lorist M M, Wijers A A, et al. Stressen of relaxen: Neurochemische aspecten van bedrijvigheid en rust[J]. Gedrag En Organisatie, 2004(17):32-42.

[52]Botvinick M, Braver T. Motivation and cognitive control: From behavior to neural mechanism[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15, 66(1):83-113.

[53]Kurzban R, Duckworth A, Kable J W, et al. An opportunity cost model of subjective effort and task performance[J].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2013, 36(6):661-679.

猜你喜欢

自我控制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研究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如何让我们变得更可信
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策略
自我损耗的起源、发展与质疑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企业管理中的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除了压制冲动,还需避开诱惑物
音乐游戏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冲突和动机理论指向的自我控制认知神经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