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2017-01-12赵宏玉

黑河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自我控制教育环境幼儿

赵宏玉

[摘要]幼儿的自我调控能力较差,这一直困扰着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年轻父母。应立足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与研究两个层面,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进行自身示范建设。以玩为手段,对幼儿陪伴和激励,努力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列举案例,融入教育工作实践,总结出更利于幼儿自我调控能力养成的方式和方法。这些理论与观点来自于基层,来自于工作实践,便于幼儿教育工作者操作,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促进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自我控制;环境;教育环境

幼儿年龄小,心理发育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差,这些都与幼儿的生理、心理发育有着直接的关联。很多家长存在“孩子年龄小,定力不足是无法改变的”误区,因此很多家长往往错过了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养成的黄金期。孩子自控能力弱,不代表他们没有自控能力,也不代表他们的自控能力无法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简称自控能力,幼儿的自控能力与其家庭环境、遗传因素和学校教育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幼儿的自控能力取决于周围的环境对于幼儿放手自我调控的时间和空间是否适应。

一、有针对性地提出自我控制的要求

每个幼儿都是鲜活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思维、自己的见解,在不同家庭教育背景下形成不同的性格与气质,作为父母和老师,要善于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在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逐步增强幼儿的自控能力。

例如,家长带领幼儿逛商场的时候,往往出现这样的状况,幼儿对于某一喜欢的玩具爱不释手,不肯离开。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强行带走幼儿,因为这种行为一定会引起幼儿的负面情绪。这时我们不妨采用有针对性的策略,对幼儿说:“东西是很好,但是家里的玩具很多,都是新买的,还没有玩几次,如果你想要,等咱们把家里的玩具再玩玩,过段时间咱们再来买。”幼儿听得懂家长说的话,就会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家长和教师在培养幼儿自控能力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告知幼儿每件事情做的目的与意义以及不做的原因,根据幼儿发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找解决的办法。

二、用自身示范建设提高幼儿自我控制的意识

家长与教师要在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起到榜样作用,用自身言行告诫幼儿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在幼儿的内心逐步建立一种判断标准,久而久之,就会内化为一种主动行为,从而学会如何进行自我控制。

在《中国古代慈母教子的故事》一书中有这样一个典故《程母教子》:我国宋代理学著名学者程颢、程颐二兄弟在宋代教育活动方面有显著成就。他们有很高的个人修养,尊师敬长,堪称一代楷模。程氏兄弟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们的母亲是一个知情达理的女人,一次吃饭时,桌子中央摆了一盆蛋羹,程颢和程颐吵着要吃,吃最好吃的食物。程颐还伸出小手,想把盆拉到自己跟前来。程母便用筷子轻轻地打了一下,严肃地说:“这是绝对不行的!你们刚刚几岁,小小年纪就挑肥拣瘦,什么都要舒舒服服,那长大以后会成什么样子?做人一定要先学会吃苦,才能耐劳,将来才会有出息。”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家庭教育在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父母和师长的自身示范引领作用在幼儿自我控制的培养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研究表明,幼儿身边的榜样对自我控制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源于幼儿最大的行为意识——模仿,家长和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幼儿模仿。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时刻用自己的良好言行带动幼儿合理、规范的言行,使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得到良性发展。例如,每逢双休日,父母常会带着孩子游玩,当遇到堵车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表现出不耐烦、焦躁的情绪,更不要谩骂发火,可以拿出一本故事书,和孩子一起读读书,或是和孩子一起做个小游戏,让等待的时光变得鲜活有趣,避免把焦躁情绪传染给孩子。这些言行和小细节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以游戏为手段增强幼儿的自控能力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我们不能以任何借口剥夺幼儿爱玩的权利。在游戏中,常常需要一定的规则。幼儿通过有趣的游戏形式,不仅放松了手脚、掌握了技巧、愉悦了心情、开拓了思维,而且在游戏规则中不知不觉地培养了自控能力。例如,妈妈可以和孩子玩“反向动作”小游戏,孩子在妈妈的口令中做各种相反动作的过程中,辨别出左右、前后、上下等相对的方向,完成了一些数学基本知识的积累,学会了控制自己的动作,进而产生自我控制的意识。

同时,在操作游戏过程中,材料的操作和摆弄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源泉。在玩的过程中,幼儿更多地关注于手部动作以及所玩器具本身,幼儿会根据理解、认知的规则,更好地进行自我控制,此时幼儿的自我控制性会表现得更为突出。在玩的过程中,等待也是操作游戏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又一契机。等待的过程是幼儿自我调控情绪、调控内心和行为的过程。有些专家认为:等待和轮流是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的伴随因素之一,是一个人社会公德意识的体现,不能单纯追求孩子发展而刻意在游戏中加以回避,应该让等待变成实验因素之一。

四、用陪伴促进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养成

在当今时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涌入了我们的生活,这些电子产品不仅影响着我们的自控能力,而且影响和诱惑着我们的孩子。很多年轻家长总是沉迷于手机,忽略了与孩子的沟通。个别家长错误地认为只要为孩子提供舒适的环境和优越的物质条件就足够了,孩子缺少了与家人共处的时间,沉迷于动画片和手机游戏,将自己封闭起来,缺少了对周围世界的认知与好奇。长此以往,父母与孩子之间产生了距离,孩子的性格也在缺乏交流的世界里变得内向、自私、孤僻,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多花点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游戏、一起郊游、一起欢笑,这是多么惬意的场景。父母应该多带着孩子走出家门,共同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共同体验世间的喜怒哀乐,共同感悟人生的厚重。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肢体协调能力和动作发展,还有助于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提高交流能力,有利于幼儿形成完善的语言体系。家长与孩子的经常性互动,可以使幼儿在互动中循序渐进地促进自控力的提高。

五、以激励促进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健康发展

激励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手段,幼儿成长的历程中离不开激励。我们要给予孩子必要的激励和赞赏,采取不同形式的激励来培养他们的自控力。幼儿因为年龄小,好说爱动是正常表现,还会经常犯错误。如果父母不顾及孩子的感受而加以限制,甚至严厉训斥、大打出手,都是不理智的表现,会使孩子情绪上压抑,使幼小的心灵蒙上阴影,影响他们自控力的健康发展,这必然会影响幼儿今后的成长。如果父母能以激励的言语对孩子犯的错误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对他们表现突出的方面进行鼓励,以表扬优点来促进他们改掉优点,则有利于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有利于他们自控力的提升。

父母和长辈应该学会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在家里扫地、刷碗,在幼儿园当值日生、叠被、整理物品等,以此来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形成合作意识及团队精神。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充分体验做事的过程,享受做事成功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如果做得不好,也不要加以指责或者轻易放弃,而应给予适时鼓励,和孩子一起分析做错的原因,探寻正确方法,激励孩子把事情做完、做好。对孩子要耐心通过语言或其他形式进行反复的强化和行为训练,磨砺他们的心智,教育孩子做事情要有恒心,要有自控力。激励性的言行有利于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学习和行为习惯,培养他们的自控力,从心理的角度影响他们的意志品质,促进自我控制能力的健康发展。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与许多内在和外在因素有关。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深知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养成与家庭、教师、幼儿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如果用爱相伴,从兴趣出发,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一定会在良性、健康的环境下养成。

参考文献:

[1]刘乃琴,宋月航.中国古代慈母教子的故事[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

[2]陆艳俊.从社会性发展角度看幼儿自控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4(35).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自我控制教育环境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策略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学好初中政治, 树立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