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青椒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探索与实践
2019-08-27吕忻凝
吕忻凝
(绥中县农业事务服务中心)
青椒生长期长,各个生育阶段生育特点、需肥规律、病虫发生、栽培管理各异,大面积生产中,在管理上存在着无公害栽培意识淡薄、病虫防治不对路、温湿度调节不准确等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好青椒种植问题,必须采用大棚青椒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以便取得优质的产品,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1 前期加强管理
1.1 培育壮苗
春椒育苗可钵育,也可采用穴盘育苗。早春双棚青椒育苗时间为9月上旬较为适宜。苗床管理:及时防治猝倒病。齐苗用69%烯酰吗啉·锰锌600~800倍喷雾。注重防治烟粉虱和叶斑病。
1.2 施好基肥与防治地下害虫
青椒基肥使用应坚持优先增施有机肥,提倡加用微生物菌肥,合理使用商品化肥,适量补充微肥。基肥每亩用生物有机肥每667平方米150千克,裕农多功0.2千克,优质高浓度复合肥50千克,尿素10千克,锌肥、硼肥适量。地下害虫用2.5%氯氟氰200毫升拌细土撒施,坚决不用甲拌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
1.3 适期移栽
早春大棚青椒移栽过早,后期易早衰;移栽过迟,温度下降,不易发苗。因此,双棚青椒最佳移栽适期10月下旬~11月下旬,最迟不宜超过12月10日。
1.4 移栽浇根
浇根目的是为了发根生长和预防多种根病。栽后不浇根,青椒老根易发黄发黑,苗期生长慢。多年应用实践证明,移栽后采用10%甲环唑加复旦复农浇根防根病、促生长效果明显。
1.5 喷肥供养
青椒移栽后一段时间新根还未形成,吸肥吸水能力相对较弱,这个时期采取叶面喷肥供养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在移栽10~15天内,选用裕农多功、双效状喷雾。
1.6 保温促长
大棚青椒前期正处越冬阶段,光照弱、温度低。这个时期温度是发棵生长最活跃的因素。青椒茎叶生长的最适温度22~27℃,温度管理要以增加和延长有效生长温度为重点。
一月份前采取闭棚和间隙通风调节的方法,闭棚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5天,防止有害气体过高、避免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过低,影响青椒正常生长。
闭棚期间温度不要超过30℃;间隙通风应掌握在晴好天气,在越冬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原则上在下风开棚透气,晴好无风时上风也可小通风,以加快排湿和增加棚内气体交换。通风时间,冬季一般上午9时揭去小棚膜,10∶30~11时外棚通风,下午2时前盖小棚,同时关闭大棚。
1.7 苗期对症管理
大棚青椒移栽后生长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管理上要因势利导、分类管理。
栽后促长。棚内主要表现为叶卷、发黄、僵苗不长。这种类型青椒不长的原因主要是根的问题,老根发黄发黑不换新根。解决长的问题,就必须解决根的问题,因此要采取“下浇上喷、上下互动”促进转化的措施。浇根,选用裕农多功加复旦复农。叶面用裕农多功加双效状元喷雾。
旺长化调。早春双棚青椒到了3月份就开始旺长,体内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调,花芽分化、花芽发育生长受到影响,使青椒叶色淡、叶大、枝长、花小,易脱落。
及时准确的化调是保证青椒正常生长与坐果的重要技术措施,经过多年试验、反复实践,应用25%丙环唑2000倍,加倍多收喷雾。严重时整床椒苗在几天之内就能全军覆没。控制椒苗疫病,要在避雨避涝的前提下,及早用药预防。在青椒齐苗后就要及时用药预防,5~7天一次,连用两次。药剂选用58%甲霜灵·锰锌或69%烯酰锰锌800倍喷雾。这里指出的是青椒苗床用药不要重喷、也不要多喷,防止由于青椒椒苗小引起药害。同时要配套好苗床水系,避免苗床受涝。
大棚青椒移栽后常常出现生根慢、叶黄、叶卷等僵苗现象。造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低温僵苗。这是主要因素,大棚春椒移栽后外界温度逐步下降,在越冬阶段温度是大棚青椒生长最活跃的因素。移栽过迟、靠近裙膜两边的几行青椒僵苗表现最为明显。
二是重茬和肥害僵苗。青椒在苗床上素质很好,移栽也不迟,但移栽后仍然出现僵苗。这与重茬、肥害有一定的关系。重茬除土壤中青椒本身需要的养分亏缺外,土壤中有害生物病菌逐步累积,土壤中大量病原生物危害影响青椒根系正常生长发育。
坚持适期移栽,春椒移栽不能过迟。坚持轮作换茬,避免青椒与茄科作物重茬时间过长。移栽后主动用复旦复农加甲环唑浇根。如果已经形成僵苗可用裕农多功加复旦复农喷雾。能使青椒迅速生根生长,比920促长还快,但没有920喷施后叶黄、叶薄、花小等副作用。同时要注重保温促长。越冬阶段要做到迟通风、早关棚,尽可能延长青椒有效生长温度。
1.8 温湿度调节
大棚春椒前期正处越冬阶段,光照弱、温度低。这个时期温度是发棵生长最活跃的因素。青椒温度管理要以增加和延长有效生长温度为重点。一月份前采取闭棚与间隙通风调节的方法,闭棚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5天,防止大棚内有害气体浓度过高、二氧化碳浓度过低,影响青椒正常生长。
一般闭棚期间温度不要超过30℃。间隙通风掌握在晴好天气,越冬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原则上在下风口开棚透气,晴好无风时上风口也可小通风,加快排湿和增加棚内气体交换。通风时间,冬季一般上午9时揭去小棚膜,10∶30~11时外棚通风,14时前盖小棚,同时关闭大棚,以增温保温,最大限度延长大棚青椒有效生长温度,促进青椒发棵搭架。
1.9 调节保花
青椒落花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5种类型:生长不良、先天性落花。苗期生长发育差,内部花芽分化、花芽发育不正常,开花后不能正常传粉授精引起落花;气候不适落花。低温、高温包括过于干旱或高湿可引起落花;旺长“饥饿”落花。旺长的青椒肥水运转分配失调,体内营养偏向于供应茎叶生长,而分配到花果生殖生长少,形成饥饿落花;缺素落花。
青椒主要以缺硼引起落花最为常见。硼对青椒的花芽分化发育,特别是传粉授精有独特作用;病害引起落花。主要有褐斑病、灰霉病、菌核病,病菌侵入花器引起落花。
保花要根据青椒不同生长时段、不同落花原因采用农业措施调节、化学调理来保花。对于膘分较好的用丰本液肥、果圣加万帅;对于膘分一般的用丰本液肥、氨基酸硼加倍多收喷雾。
1.10 调节膨果
用丰本液肥、双效状元加倍多收,7~10天喷一次;对于结果多、膘分差的用丰本液肥、倍多收加复旦复农喷雾。三个重点:不脱力、防黄病、防病虫。
不脱力,以浇为主。青椒结果期长、需肥多。生产上一般采用追肥的常规方法,但接力慢。经过多年试验筛选,采用裕农多功加复旦复农浇根接力快、肥效长。
防“黄病”,以补素为主。由于大棚青椒产量高、需肥多,加之复种指数提高,大棚种植时间长、带走的养分多,土壤潜在养分亏缺严重,土壤中青椒本身需要的养分越来越少,青椒缺素症的表现越来越多,顶部心叶黄化,迅速扩展到全田,并相继出现由上而下叶片黄花、掉叶,严重影响产量。出现这种现象,并非是病毒引起,而是土壤缺钙缺鎂所致,用裕农多功、宁南霉素加钙硼钙喷雾,一周一次,连用两次,3~4天可生新叶,叶嫩绿、花多、果色好。
2 中期加强病害防治
蚜虫、烟粉虱要早治。烟粉虱已成为大棚青椒主要害虫,它对青椒的为害不仅刺吸植株汁液、引起煤污病,还传播多种病毒。防治要坚持控前压后、早治、勤治,减轻后期防治压力。药剂选用吡蚜酮或烯啶虫胺加扫螨净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可兼治蚜虫。
病毒病要早防。病毒病是青椒生产常见病害。由于发病植株体内病毒复制增植快,一旦发生很难防治。病毒病可随种子带毒,但主要是由蚜虫、烟粉虱介体传毒所致,防治上要重视青椒苗蕾期蚜虫、烟粉虱的防治,药剂预防用宁南霉素或灭菌成加志信高锌,发病严重时加用裕农多功效果更好。
菌核病要巧治。大棚青椒上菌核病主要病状是烂枝、烂花、烂果,有时近地面主茎部位也可发病,形成整株萎焉枯死。本地双棚青椒菌核病始见于1月份,病害一直延续到5月上旬,特别是4月份遇到连阴雨天气发生更为严重。防治要以农业措施通风降湿为基础,适时抓好药剂防治为关键。药剂防治可选用50%多霉威喷雾,防治时喷雾时要以旁打为主。
防病虫,以对症高效、低残留为主。青椒中期病虫主要有烟粉虱、菌核病、病毒病、褐斑病、枯萎病。
烟粉虱防治还是选用60%烯啶虫胺加15%扫螨净防治。枯萎病的防治。选用50%农爱多、10%甲环唑浇根。
疫病是青椒生产上毁灭性病害,从零星发病到全田毁棚时间很短;褐斑病是由空气对流传播,蔓延快。严重时叶面上、果柄上和果子上都布满黑点,并且掉叶、落花、落果。
疫病发生条件是在高温、高湿,特别是地面有水的存在,疫病就会在很短时间内发生。疫病防治,要尽一切可能防止地面积水的存在,特别是在6~7月雨季到来以前,要配套大棚田间水系,确保降得下、排得去。一旦发生发病中心,要立即用药防治,药剂可用69%烯酰锰锌800倍喷雾,防治时要上下打透,特别是发病中心地面都要喷药,三天一次,连用两次。
3 后期养根护叶
3.1 温度
青椒是喜阴凉、怕高温的植物,夏季高温季节提倡顶膜覆盖遮阳网,能有效挡雨、降温,保持青椒连续挂果、品质不下降。
3.2 肥水
如果后期肥水不足,可用裕农多功加复旦复农浇根。上部用裕农多功、双效状元、倍多收喷雾。
3.3 膨果技术
彭果技术是提高后期产量与品质的重要技术措施。
大棚青椒后期根系衰老、吸肥吸水能力下降,采用根外喷肥是对后期养分的重要补充。后期可选用丰本液肥、双效状元加倍多收或万帅喷雾,一周一次,供养膨果。
4 采收
果实充分膨大,辣椒表面有一定光泽即可采收。门椒应提早及时采收,以免坠秧,影响植株生长和早期产量。当辣椒进入盛果期,采收要勤,做到轻收勤收,通常2~3天采收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