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

2019-08-24叶子琛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摘 要】本文论述广西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意义,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基础薄弱、缺乏共建共享激励制度机制和共建共享平台载体等问题,提出构建校内校级之间、校社联动和广西高校联盟等共建共享机制与平台模式,实现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的互通有无和共建共享,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立德树人的中心工作。

【关键词】广西新建本科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优质网络教学资源  共建共享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C-0073-03

共建共享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网络教育资源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高校思想政理论课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是指不同的高等学校、授课教师在课程设计、教材制作、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对于网络传播或数字化形态的教学软件(课件、教学视频、专题和案例教学等)、案例(视频剪辑、音频和微课等)和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技巧和管理经验等)、各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品课程等优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资源的共同开发和共同利用。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共建共享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网络教育资源,不仅是对大学生开展课余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引导、政治教育和行为帮扶的重要载体,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重要载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意义

(一)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方案……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一批主题教育网站、网络社区”。在“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网络教育相结合是大势所趋,只有通过互联网的助力,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起到其应有的作用。然而,目前广西新建本科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多数还停留在线下授课、线下交流研讨阶段,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的优势,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方面的成果有着比较大的区域局限性。如果能打造网络合作平台,建立多校合作的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将有利于推动广西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创新的有效形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模式……”协同创新既已成为国家教育战略层面的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发展方向,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则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创新的其中一种有效形式。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共建共享不应仅限于立足本校,还应寻求更多的合作院校、单位,并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这是广西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创新的趋势。

(三)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有效途径。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形成网上网下教学互动、校内校外资源共享”。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养和成长的过程中,如果能通过共建共享的方式获得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将对其教学和科研工作产生较大的助力作用。当前广西新建本科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面临着教师少、交流不充分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发展。因此,在高校间实现网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不但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料匮乏、信息量少等不足和缺陷,更能使教师在共建共享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科研和学术水平,实现自身成长。

二、广西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障碍

广西新建本科院校是指在2000年后升本高校,包括玉林师范学院、河池学院、百色学院、贺州学院、钦州学院、梧州学院、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南宁学院(民办)、北海艺术设计学院(民办)、桂林旅游学院、广西警察学院、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等13所。目前广西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不能满足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需要,究其症结在于缺乏有效的共建共享制度机制和平台载体等有效模式。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基础薄弱。建立广泛而具有实效性的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发展的必要手段,然而目前广西新建本科院校尚未能实现这个目标。在针对广西13所新建本科院72名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调查中,有88.89%的受访者表示本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情况一般甚至没有教育资源的建设;有65.28%的受访者表示本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网络教育资源无法满足自身的教学需要。受访者获取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网络资源的渠道主要为“百度搜索”(占80.56%)和“区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站”(占56.94%),而从“校内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站”和“区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站”等渠道获取资源的仅占23.61%和33.33%。76.39%的受访者还表示对于广西区内的网络教育资源“没有共建共享”,或者对共建共享的情况“不大清楚”。当前广西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育资源还处于低水平和浅层次,同时广西区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的网络资源太少,而多数网络教育资源重复性和同质性多,缺乏原创性和优质性,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满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需求。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激励制度机制缺乏。虽然当前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但广西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资源的使用模式相比较于传统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进,根据对13所本科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或社科部的官方网站调查显示,只有2所院校进行了教学课件共享,3所院校有教学录像,4所院校有在线考试系统,仅有1所院校有实质性的精品课程网站,这13个网站也基本上处于长期没有内容更新的狀态。因此,各院校教师无法从区内的网络渠道获取更多有用的资源。此外,激励性机制不足也是导致共建共享模式落后的原因。在调查中,有34.72%的受访者愿意在网络上共享自己的教学成果,但是需要付费;同时,有44.44%的受访者表示同事不愿意共享优质网络教学资源,有37.5%的受访者认为进行共享的话个人的正当权益会受到侵害,75%的受访者认为共向激励奖励机制缺失。以上表明,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版权意识、知识产权意识比较强,没有一定回报的话不会轻易将自己的劳动成果拿出来进行共享。在推进共建共享新模式的过程中,相关部门没有制订相应的激励措施和保障机制,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发和分享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的积极性。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载体缺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一个能让新建本科院校一起交流合作的平台,导致当前各院校还没有形成在网络上的相互合作关系。在调查中,有84.72%的受访者表示“共享平台匮乏”,没有获取其他高校共享资源的渠道,这极大地限制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分享。另外,有48.61%的受访者认为“区市校在共享资金政策方面缺位”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时遇到的障碍之一。首先,各高校内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或社科部、宣传部、学工处、团委等部门虽然各自都有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职能,但部门之间没有相互隶属关系,资源难以进行整合与共享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其次,各高校之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交流和分享,产生了很多“资源孤岛”。再次,高校的思政部与地方的市委宣传部、共青团组织等部门缺少日常交流,在资源共享上没有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区市校级牵头部门的缺失,使得各个高校、地方部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上各自为政,教育资源都在部门内部存放使用,无法得到充分的交流使用,这也是各级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平台和机制构建较为滞后的原因。

三、广西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的构建

中宣部、教育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明确指出“要切实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网站建设,完善网站建设机制,优化栏目设置,使之成为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共建共享共管的平台。成立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站信息共享联盟,整合各地各高校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可见,需要构建校内校级之间、校社联动和广西高校联盟等共建共享机制与平台模式,实现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的互通有无和共建共享,更好地服務于高校立德树人的中心工作。

(一)基于校内合作与校际联盟的共建共享模式。新建本科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底子相对较为薄弱,这些院校除了要学习老牌院校的经验和做法外,还必须通过共同协作和相互促进的方式实现自我的提升。因此,各新建本科院校的思政教育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敢于突破以往“本校”“本区域”的观念,在相关部门的牵头下,实现校内和校级联动,以达到资源共建共享的目的。在校内,主管思想政治教育的校级领导必须同时分管马克思主义学院或社科部、宣传部、学工处、团委等与思政教育相关的部门,在其牵头下制订该几个部门的合作机制,通过精品课建设、集体备课、研讨会、制作资源信息共享系统等方式共同开发思政教育资源,并将各部门有关思政教育的视频、论文、电子书、实践教学成果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达到分享的目的。在院校之间,由自治区部门带领牵头,以全区院校合作、就近区域范围内院校合作、同类院校合作、新老院校一对一合作等形式,通过定期互访、教师交流任教、学术会议等形式,实现高校间资源的共建共享。

(二)基于地区校社联动的共建共享模式。除了高校外,各设区市的市委宣传部、群团组织等党政机关部门也承担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任务,并掌握了较为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因此,各新建本科院校特别是区市共管、以市为主的地方院校要加强本校与政府部门在思政教育上的交流和合作。地方政府部门应在思政教育的网络资源开发和建设上给予本地院校充分的资金、人才支持,并促成相关单位对本单位所持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共享。与此同时,地方院校也必须加强本校队伍师资建设,优化整合本校的思政教育资源,以最优化的配置与相关政府部门共同进行研究、开发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并形成长效合作机制,以学校的学术资源优势服务地方,回馈社会。高校与地方政府双方要遵循“积极共建,相互共享,协同创新”的理念,通过交流合作达成思想政治教育优质网络资源的共建共享,从而形成良性的校社联动。

(三)基于广西高校官方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属网站的共建共享模式。当前广西区内还没有官方建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属网站,唯一的思政教育官网“广西高校思政教育在线”虽然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众多的素材,但没有开通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栏,也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质网络教学资源下载,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属官方网站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共建共享网站在广西区内目前还是处于空白状态。因此,自治区一级主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部门要树立共建共享理念,牵头组织建立专门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共建共享的网站,为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交流和分享的平台。在建设网站的过程中,要同时建立资源共建模块和资源共享模块,并制订相应的版权机制、共建共享资源的报酬机制、上传资源的激励机制和下载优质资源的付费机制,在保护广大资源原创作者的利益不受损害的同时,提高原创作者的创作开发和分享交流的积极性,通过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区内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资源的质量,使区内新建本科院校的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获益,提高全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广西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共建共享模式构建牵涉到政府、高校、教师和学生等不同主体的不同诉求,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具有较强的时效性特质,需要不断研究发现和解决在构建共建共享模式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需要与时俱进加强和改善共建共享模式,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342/201301/xxgk_146673.html.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72/201001/xxgk_80380.html

[3]教育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EB/OL].http://www.gxgsxy.com/public/skb/zcfg/zygyszkxgwj/2017/11/01/09071227777.html

[4]罗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研究——以淮南高校思政课同城联盟为例[J].学理论,2015(11)

[5]钱结梅.基于“共建共享”理念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建设[J].滁州学院学报,2013(3)

[6]李赛红.网络环境下课件资源共建共享激励机制研究—— 以江苏省高校多媒体课件资源网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0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广西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研究与应用”(2017JGA306)阶段性成果;2017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重点课题“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研究”(2017MSZ00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叶子琛(1983— ),男,广西梧州人,工学硕士,梧州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反思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构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长效机制的新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谐师生关系互动载体探析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基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