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档案”的建设路径分析

2019-08-22徐春梅

卷宗 2019年20期
关键词:档案云计算物联网

徐春梅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并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其为各行各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将“互联网+”与档案相结合,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来加快推动档案的建设,全面提高档案服务水平,更好的发挥档案的利用价值。文中从“互联网+档案”的内涵入手,并进一步对“互联网+”档案的建设路径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互联网+档案;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数据库

在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档案信息需求不断提高,特中坚力量是在网络普及应用的情况下,人们希望利用网络的便捷性来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享受到更为高效、优质的档案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将“互联网+”与档案有效结合,加快推进“互联网+档案”的建设进程,全面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积极促进档案的开发利用。

1 “互联网+档案”的内涵

目前“互联网+”已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将“互联网+”与各行各业进行结合,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的推动了各行业改革的进程。在当前档案行业发展过程中,通过打造“互联网+档案”的管理模式,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档案工作深度融合,全面提高档案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档案资源的高效利用。在当前“互联网+档案”建设过程中,以档案数字化作为基础,依托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在档案收集、管理和利用等环节重视互联网思维的渗透,构建完善的档案服务平台,加快推动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不仅能够有效的推进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而且能够为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档案价值的实现。

2 “互联网+档案”的建设路径

2.1 依托于云计算打造一站式的档案服务

云计算是依托于需求量向云端计算机提供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计算方式,在档案工作中运行云计算技术,打造“档案云”,实现数字档案信息的云端存储,并利用虚拟化技术来对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进行分配,将分散的档案资源利用“云”有效的连接起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同时通过构建公共查档平台,提高档案查询效率,并为公众提供一站式的档案服务,全面提高档案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2.2 加大档案信息系统建设力度

通过建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有效实现档案管理智能化、客户使用方便化和信息资源共享化的目标,而且能够实现档案的网上传递和计算机管理,打造全新的档案管理模式。因此在实践工作中,需要对档案管理流程进行规范,使档案管理工作能够与信息化需求相符。同时根据档案管理流程来进行档案信息系统软件设计,加快提升档案重审的信息化水平。通过建立健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推进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以“互联网+”为依托,在档案信息化建设流程中纳入公开电子文件及相关档案信息,有步骤有计划的构建档案信息数据库,从而实现档案的高效利用。

2.3 应用物联网智能感知实体档案

在具体物联网应用过程中,其是依托于计算机技术和信息传感设备,通过将实体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从而实现电子识别、监控和管理。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档案信息的智能控制、定位跟踪、数据采集及信息识别。利用物联网可以实现对档案室的灯光照明等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同时还可以在防盗和消防报警等方面应用物联网进行智能控制。针对档案进行定位跟踪,能够随时跟踪档案的位置。利用传感技术将档案实体转变为计算机能够识别、读取、处理和传输的图像。另外,可能利用物联网的传感识别系统来对档案馆室的门禁、人员及用户身份等进行识别。

2.4 利用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档案信息

大数据技术作为互联网发展的重要特征,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对海量资料的挖掘、处置和整理。在实际利用大数据来处理档案信息过程中,其通过对大规模数据和多样化种类的数据集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同时对其价值进行提取。在实际档案管理工作中应用大数据技术时,要针对用户需求来对海量数据进行筛选,为数据挖掘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源。同时根据已有数据模型来调整数据规则,并进一步对数据模型进行优化,并根据优化的模型来对档案中的关联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更好的发挥出档案的重要作用。另外,还要借助于大数据技术针对档案信息中的潜在价值进行挖掘,增强信息之间的关联性和提升信息的开发价值,从而使档案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5 使用多重防护手段保障档案信息安全

由于互联网自身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特点,因此在“互联网+档案”建设工作中需要重视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的运用安全防护技术,如数字认证技术、电子签名、密钥管理、访问权限及防火墙等技术手段来对档案信息进行安全防护。同时还要采用入侵检测技术来检测提前入侵计算机的恶意行为,针对恶意攻击进行有效識别和积极应对,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还要重视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软硬件的检查,通过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测试,及时发现档案管理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加以处理,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

在对档案信息安全进行防护过程中还要定期对档案数据进行备份,这样即使档案信息数据丢失或是被篡改也能够及时恢复。在实际备份过程中要通过利用先进的技术方法来进行实时备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要开展异地备份,有效的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

3 结束语

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其对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这就需要档案工作要不断进行创新,以便于能够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将“互联网+”与档案相结合,在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有效的渗透互联网思维,构建完善的档案信息数据库,加快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充分的应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加大力度推进档案的开发利用,从而为“互联网+档案”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江善东.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档案管理模式[J].中国档案,2014(2).

[2]祝庆轩,桑毓域,方昀.基于云计算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研究[J].兰台世界,2011(15).

[3]杨来青,李大鹏.智慧档案馆功能及体系结构[J].中国档案,2015(7).

猜你喜欢

档案云计算物联网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浅谈北京卫视《档案》的叙述方式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实验云: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的助推器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