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书档案管理和利用探讨

2019-08-22陆雯

卷宗 2019年20期
关键词:文书档案社区服务

摘 要: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促使现阶段我国各地的社区卫生服务逐渐完善,例如居民健康档案可以帮助社区老年人更好的预防疾病,做到病情的早知晓、早治疗。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卫生档案管理角度,分析了社区服务中心档案管理方法,研究了档案利用新途径,希望以下内容的论述可以促进我国社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关键词:社区服务;文书档案;居民健康档案应用

就目前我国社区服务建设基本情况而言,面临的服务对象较多,涉及到生活、健康等多方面信息,为了保证服务质量,需要对产出信息进行记录,并针对信息内容进行服务计划的制定。但是目前大部分社区的文书档案管理失效,档案利用效率较低。因此,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书档案管理和利用探讨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书档案管理对策

1)挖掘档案价值,提升管理重视度。就现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书档案建设情况而言,表现出管理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究其根本,是因为文书档案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因此大多数人认为档案的存在仅仅是一种形式化工作,即使日常工作中出现问题,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这就要求相关领导加强档案价值讲解,从实际角度出发论述医疗文书档案的价值,以求社区医疗人员可以根据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内容进行患者用药指导,从历史数据中挖掘患者具体疾病类型,保证卫生服务质量。

2)加强人员培训。档案信息的质量往往会受到管理人员的行为影响,尤其是文书档案,因为其内容较为复杂,涉及到的信息内容众多,所以时常会发生漏记、错记、分类混乱等问题。一方面,要求管理人员可以认真学习我国现有的档案政策与规则,满足档案管理工作实际规定。另一方面,应该立足于现有业务内容,不断学习专业档案管理技能,保证档案记录与分类工作的质量。

3)优化管理人员结构。现阶段很多档案管理人员的年龄较小,虽然可以在管理过程中熟练应用各种类型的信息设备,但是毕竟此类工作较为枯燥,长此以往这些人员是否可以抱有高度的工作热情值得考虑,加之很多人员没有档案管理经验,因此对于人员结构的优化显得十分必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档案管理质量。通常情况下,人员结构的优化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通过内部选拔的方式进行档案团队构建,保证管理团队的活力以及整体水平。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外部招聘的方法进行人才招揽,先行考虑有档案管理经验的人员,有医務工作经验的人员,以求优化管理团队结构与人员组成。在管理聘请过程中,不仅要对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审核,还需要对其工作态度等内容进行考察,这样才能完成高素质管理队伍建设。

4)提高档案应用效率。文书档案内部信息内容众多,基本上涵盖了社区卫生服务准则与其它类型重要材料,可以说是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发展史”。因此,应该进一步提档案应用效率,帮助服务中心制定服务计划、降低管理成本、提升服务水平。要积极主动做好各职能部门查询利用档案工作,高效提供查询需求。

5)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档案管理以及档案室的硬件建设投入力度较小,无法满足科学管理的要求。要求在档案室的建设过程中,服务中心可以单独划分一个库房进行档案存储,并且应该配备专人进行看管,在看管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档案室内部环境良好,要重视安全保密管理,切实落实档案保管“八防”(防光、防火、防潮、防盗、防尘、防高温、防有害气体、防有害生物)措施,确保档案实体与信息的安全。开展文书档案等各种门类和载体档案的科学管理、规范整理,编制档案检索工具,积极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身建设对档案信息的利用需求。

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书档案的应用研究

社区卫生服务的档案信息应用主要建立在病情记录角度,因为社区卫生人员将会定期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测以及指导用药,所以对于患者病情的发展较为了解,根据多次记录的信息基本可以断定相关患者的疾病类型与发病几率。具体应用方法通过以下实例进行论述。

1)社区简介。虹口区欧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常驻居民约6.9万人,内结构以中级老年人为主,其中60岁以上的常驻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38%左右。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建立,满足辖区内常住居民健康管理记录。

2)居民健康档案的患者信息应用。该社区为了保证卫生服务可以更加契合实际,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和文书档案记录信息,将社区内部患者分为三个等级:高危、中危、低危,并且以此进行患者编组,同时应用现有医疗资源成立了疾病防治协会[1]。在专有管理制度的要求下,社区医务人员对患者采取根据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并发症情况,将高血压患者分为低危层,中危层,高危层,很高危层,在册管理的患者不论哪个分层,均是每季度随访一次。随访满一年都要进行一次评估分层。

3)居民健康档案医疗信息应用。为了保证文书档案可以正常发挥作用,不会出现“死档”等问题,社区医院安排专门人员进行健康档案分类管理,纸质健康档案应逐步过渡到电子健康档案,由健康档案管理单位参照现有规定中的病例保持年限、方式负责保存。根据辖区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将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的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统一存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数据存放在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从而让医生及时获取患者病历信息,然后按照“S、O、A、P”的流程进行询问、记录和用药指导。

4)健康指导。为保证卫生服务质量,社区医务人员事先将记录在册的患者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配备有专业的医疗团队,团队结构采用“11253”的形式搭建,1个医生、一个护士组成一个家庭医生小组、管理2500个辖区居委居民。1个家庭医生小组组成一个家庭医生工作单元医疗团队需要定期到患者家中以及门诊处进行健康指导,结合患者档案信息,提出相应建议[2]。例如低危患者的档案记录显示,血压数值偏高,可以建议多吃芹菜等健康食物,避免依赖药物控制。在获得第一手资料之后,对于信息的记录需要及时,尽量在患者家中实时记录,并且需要反复确认,以免出现信息误差,影响居民健康档案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

5)居民健康档案创新应用结果。居民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城乡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文件记录。通过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能够发现社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为筛选高危人群,开展疾病管理和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奠定基础;便于家庭医生对重点人群实施全程健康管理,以控制疾病发生发展,提高健康水平[3]。

虹口区欧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18个居委配备18名家庭医生,18名家庭护士和12名公共卫生医生。每位工作人员配有开展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的电脑,并有设备信息科维护运行。欧阳辖区常驻居民66972人,其中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有63690人。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95.1%。

3 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社区服务而言,想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就需要对服务信息进行准确记录和分析。虽然现阶段电子档案的应用较为广泛,但是仍然不能忽略文书档案的存在价值,因为文书档案可以实现不同类型信息的记录,要求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保证文书档案信息质量,为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一定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1]文杰.孕妇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时建立母子健康档案手册的影响因素[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6):96-97.

[2]王丽,常利杰,吴浩,刘丽华,于海洋,贾鸿雁,刘新颖,葛彩英.北京方庄医护“一对一”绑定式社区护士参与慢病健康管理模式的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30):3722-3725.

[3]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2017年2月

作者简介

陆雯(1987-),女,江苏南通,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文书档案社区服务
建设“家门口”服务体系 “绣”出高品质社区服务
以社区服务构筑城乡居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图景——《“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解析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有哪些看点?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打通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探索现代文书档案管理新路径的重要作用
浅谈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
高职院校文书档案收集归档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浅谈新形势下电子文件问题与对策
构筑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