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环境下档案管理思维模式的变革

2019-08-22徐淼

卷宗 2019年20期
关键词:思维模式转变大数据

摘 要:大数据的发展对于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并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觀念和工作方式起到了深刻影响,更是对档案管理人员能力的全新考验。在这种发展形势下,加快档案管理思维模式变革,突破传统档案管理思维的禁锢,树立服务网络化思维、信息化思维、技术性思维以及资源共享性思维就成为大数据时代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大数据;档案管理;思维模式;转变

大数据必然会颠覆传统的数据管理方式和思维方式,尤其是对档案部门的工作带来巨大的变革。而且作为重要的存储信息和提供信息服务的部门,必须与时俱进,迎合大数据发展的趋势,转变工作思维和方式,灵活运用先进技术和理念提高档案管理效率,这也将成为大数据环境下档案管理思维模式变革的必然结果。下面笔者从服务网络化思维、信息化思维、技术性思维以及资源共享性思维对大数据环境下档案管理思维模式的变革进行了简要分析。

1 服务网络化思维

在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中,除了管理效率不高以外,还往往会受到时间、地域以及利用手段等方面的限制影响档案服务质量。面对大数据环境,为了满足人们对档案的使用需求,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必须创新和转变思维方式,树立服务网络化思维。简单来说,网络化思维是基于网络和虚拟现实空间的一种思想方式,表现出动态性、整合性、发散性以及现代性等多种特征,是在大数据形势下逐渐形成的新的思想方式。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在档案工作中的服务网络化思维就是整合大数据技术,为人们提供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全方位服务,提供服务质量和效率,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信息使用的需求,甚至可以实现根据用户的偏好推荐相关信息,使信息服务更加高效、准确。在这种服务模式下,使信息服务不再是简单的复制、查阅,保证了服务的准确性。因此,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实现主动推介式服务,提高档案的使用效率和准确性,从而更好的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2 信息化思维

现阶段,信息化已经成为人们并不陌生的生存发展模式,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也是如此。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树立信息化思维可以使档案管理人员用信息化视角认识事物、分析存在的矛盾问题然后用信息化手段去解决矛盾。所以,基于大数据环境,档案管理部门应该正确认识信息化的优势,利用先进计算机计算建立档案信息系统,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档案信息服务。针对构建档案信息化系统的问题:首先,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这是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具体来说,实现档案信息数字化就是将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和高速扫描技术等结合起来系统组织纸质档案、文件和电子档案等资源,并建立完善的档案数据信息库[1]。这样就可以实现各种类型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存储与网络传输,大大提高了档案信息的利用率,并且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打破了传统档案管理工作的时间、地域等的限制。其次是实现数据化。因为档案信息数字化只是图像,其中蕴含的有价值的信息还需要人的阅读。为了提高档案管理效率,档案部门可以通过提高馆藏数字化转为内容数据的能力,将档案管理工作上升到知识管理层面,这也是大数据时代提高档案管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数据基础。通过将档案信息数字化向数据化转变,不仅人们可以阅读,还可以用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深入分析,而且基于大数据,这一转化过程也可以用技术软件实现。此外,在大数据技术中包含大量的、多种类型的数据信息,加上云计算技术和新一代数据库可以准确分析零散信息价值以及数据之间的相关而非因果关系,可以说这是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和技术难以实现的[2]。可见,在大数据环境下,档案管理人员树立“信息化思维”可以更好的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不断改进传统档案管理方式的弊端,实现对档案信息的深入挖掘和利用。

3 技术性思维

技术性思维是一种建立在标准化模式之上的思维方式,其目的在于控制外部自然、追求最大化效率和物质利益最大化[3]。从客观角度来说,技术性思维对于促进技术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大数据背景下,档案馆必须利用技术手段抽取和集成广泛异构的数据源,然后进行统一科学的存储,再借助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才能从海量的档案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内容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同时,档案管理部门必须重视大数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使各项工作向技术化转变,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随着大数据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档案资源与用户需求双向合理控制。在档案馆中,数据分析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基于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服务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且用户需求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档案馆必须突破常规的分析方式,对档案信息进行深度分析并利用先进技术从海量资源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而且能否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直接影响到档案馆的未来发展及管理水平,所以某种意义来说,档案馆的传统业务必须进行变革,向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发展,并将数据分析和处理作为档案馆的主要业务,才能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因此,在大数据时代,技术性思维将有力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跨越式发展,迎合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的趋势。

4 共享性思维

大数据时代还表现出来的优势就是实现了资源共享。就档案管理工作来说,在档案信息资源共建的基础上,促使国家或者某个地区的档案信息资源成为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并通过档案馆之间相互合作和努力构建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从而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档案信息服务质量。目前,很多档案馆本身馆藏数据都分散和孤立存在,很难实现横向和纵向联合搭建平台并将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共享。基于大数据时代,可以围绕着档案信息的核心价值——原始记录性特点建立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云计算、语义分析以及数据挖掘等新技术的应用,提供更加优质的档案信息服务;或者还可以通过网站的形式,将不同地区的档案馆甚至是国外档案馆联系起来,用户只需要利用互联网就可以获取国内外海量的档案信息资源。

总之,面对大数据时代,档案馆应意识到开拓创新的重要性,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档案信息资源,构建档案信息化平台,转变传统的档案管理思维方式,才能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和效率。而且随着大数据的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势必会面临着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丽丽.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变革与创新[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01):172.

[2]侯卫元.转变思维,谋求创新——大数据视野下档案管理思维转变的“四核心”要素[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06):191-192.

[3]彭婷婷.浅谈大数据技术时代档案信息管理思维与方式的变革[J].山东档案,2018(03):46-47.

作者简介

徐淼(1982-),女,汉族,山西太原,助理馆员(档案),大学本科,教育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档案管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思维模式转变大数据
逻辑创新的思维模式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