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育新人”宣传使命下新媒体新闻伦理失范防范策略探究

2019-08-20薛迎春

新媒体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新闻伦理失范新媒体

薛迎春

摘  要  网络新媒体自媒体务须胸怀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育新人”重要使命任务,牢牢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严格防范各种新闻伦理失范现象的滋生蔓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关键词  新媒体;新闻伦理;失范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2-0082-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宣传思想工作发生重大历史性变革。以井喷式崛起的“两微一端”为代表的网络新媒体自媒体(包括互联网站和手机App平台),务须胸怀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育新人”之重要使命任务,在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和传播方式深刻变化风云变幻面前,牢牢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以准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守正固本,规范运营,严格防范遏制各种网络新闻伦理失范现象的滋生蔓延,切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网媒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伦理是一个涵盖哲学和社会学范畴的大概念,人们习惯上将其与“道德”等同混用。道德重于修内,伦理重于修外。当人们内化于心、关照灵魂时多选择以道德叩问,外化于行、交游人际时多倾向以伦理考量。基于长期以来二者在实际使用中具有明显的趋同接近性,有微殊而无迥异,新闻伦理简言之即为新闻职业道德,是指新闻事业整体、新闻媒介实体(报社、电台、电视台以及网站等新闻组织)和新闻工作者个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价值取向、道德表现及其日常行为品德规范的总和,主要包括遵纪守法、真实客观、正义无私、清正廉洁、悲天悯人、家国天下、社会责任等核心要义以及党性原则、舆论导向等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所特有的伦理价值。

作为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职业伦理,新闻伦理与新闻传播活动相伴终生,对调整规范新闻单位内部运行及其与社会组织和公众之间的关系、培育健康行业生态发挥着重要作用。

1  现状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在从计划向市场、封闭向开放大转型所衍生的不容忽视的局部官场腐败、商业制假、低俗猎奇等大环境失德败德现象负面映射,我国发展理念与现代化目标伴生的市场经济逐利性长期消解及其间时隐时现存在着的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和西方新闻观等多重错误思潮影响渗透下,新闻传媒行业的价值理念不同程度发生偏移易位,以收视率、点击率、发行量、转载量等为代表的“流量经济”及其所驱动的“绝对速度”成为新闻价值潜在风向标,在过分看重经济效益而将社会效益自觉不自觉置于退而求其次境地的行动选择下,有偿新闻、低俗新闻、新闻炒作、不正当竞争、新闻逼视、新闻歧视、二度伤害、走穴兼职[1]等各种新闻伦理失范现象频频曝出,给我国新闻传播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总体安全带来巨大冲击和挑战,并诱发了一系列深层次社会伦理问题,引起了专家学者有识之士的广泛忧思。

在此嬗变过程中,伴随新世纪以来互联网的普及,尤其近年来我国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注: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其中手机网民达8.17亿),基于互联网海量信息、超强时效的大量移动化、微传播社交网络和新媒体平台一夜之间繁荣兴盛(注:截至2017年底中国网站总数达到526万个,其中个人主办116万个;微信公众号超过2 000万个,堪称国内最大自媒体试验场;截至2018年Q4新浪微博月活跃用户达到4.62亿,其中大V增至4.73万),深刻颠覆了传统大众媒体主导下以传者为中心的“一对多”传播模式,让网民“人人都是麦克风”及其“自生产+再传播”成为普遍行为,催生了呈几何级数增加的“多中心+多对多”全方位立体化信息传播辐射新业态,以其自发性、突发性、公开性、多元性、冲突性、匿名性、虚拟性、无界性、难控性等特点,导致新闻伦理失范现象高发频发,成为虚假新闻滋生蔓延、低俗新闻浸淫泛滥(为迎合受众低级趣味而过度追求娱乐化、明星化、惊悚化、猎奇化、情色化和审丑化[1])和抄袭剽窃屡禁不绝等三大伦理失范行为的高发地和重灾区,饱受社会诟病。

比如,以大量网络社区社群和公众号为对象解析,我们可以形象地用“四色”来大致归整其堪忧的生态现状。一是表面上歌颂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取得的伟大成就,但实际上却肆意放大当下社会问题的“红色地带”;二是以揭批转基因食品安全和雾霾等环境问题为切入,聚焦癌症心脑血管病防治,倡导各种无厘头养生保健的“绿色地带”;三是以充斥二级页面、动态弹窗等入口的大量色情化广告、游戏以及火辣美女图片为呈现,导引链接低俗阅读、不雅视频、网络直播等不健康内容的“黄色地带”;四是以婚姻家庭、爱情感情、名人明星、人生感悟、史海钩沉等心灵鸡汤类为主打,间以面向其特定用户群推销商品和服务的“灰色地带”。其间,题文不符的标题党和公器私用的狗仔队故弄玄虚蹭热度刷存在感,肆意挖掘爆料别人隐私、恣意炒作策划网络熱点事件攫取受众注意力,导致网上正能量总体不充沛、主旋律总体不响亮,亟待施以必要的常态化伦理考量、伦理调适和伦理规制。

2  策略

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工作被摆上全局重要位置,“网聚正能量、共筑中国梦”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呼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更大贡献。基于中央对育新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定位,针对前述近年来我国新媒体新闻伦理失范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着眼做强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特提出如下防范化解策略。

2.1  事实为重,提升公信

《新闻记者》发布的2018年度十大假新闻案例中,“刘强东案涉案女子涉嫌诬陷被美警方收押” [2]赫然在列。这条肇始于自媒体、被某头条号植入“刘强东终获清白之身”炮制扩散的假消息甫一曝出,美警方便即时应询国内媒体辟谣,年末美国检方最终做出不予起诉决定的官方公布原因,进一步实锤了女方所谓因索要高额投资被拒制造“性侵事件”诬告刘应属子虚乌有。

传播虚假新闻(尤以报道中充斥大量细节性不实信息和偏颇情绪化评论为常见)是新媒体新闻伦理失范的首要表现。互联网海量性和商业化环境下,从网上寻找文字、图片、视频,快采快报、快转快发是关乎新媒体生存发展的不二选择。正是由于长期习惯将三人成虎后的文字、经过PS修改的图片、张冠李戴混搭剪辑成的视频等素材以假当真默认使用,对“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的本源理念感性大于理性式地隐性颠倒,导致网络逐渐沦落为虚假新闻进化变异的温床。鉴此,新媒体自媒体务需做到“两个建立”,一是以省设站建立一支覆盖全国各市的专业化特约记者和通讯员队伍,二是建立一套适应网媒快速化运作机制的高效新闻采编播发生产把关流程。做到一旦获取新闻源,尽量派记者第一时间抵达现场、找到核心当事人、获取第一手材料,自觉向前苏联的克里空和《纽约时报》的杰森·布莱尔说不。采用网络消息源及其关键事实和数据时,一定要坚持核实核实再核实,慎防被谣言和看上去很可靠的材料所蒙蔽。须知,尊重客观事实永远是新闻传播的底线,只有真能量才最具公信力。

2.2  选树英雄,抵制低俗

荡气回肠,摄人心魄,穿透心扉——在今年6月2日闭幕的第十六届中国艺术节上,内蒙古原创民族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荣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最高奖文华大奖。这部取材于五十五年前蒙古族小姐妹龙梅玉荣为保护生产队羊群不受损失搏斗暴风雪导致严重冻伤截肢真实故事的精品力作,把一代新人重新带回到那久违的激情岁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精神穿越时空,正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积极阳光主旋律的背后,现实并非一片晴空明媚。以过度追媚娱乐化(“新闻娱乐化”风潮尤为值得警惕)、明星化为主要表征,间以惊悚猎奇情色审丑等其他不雅元素的低俗新闻浸淫泛滥是近年来新媒体新闻伦理失范的第二大表现。其间,在一些由电视台牵头(网络平台在线播放)或商业网站本身发起的功利性选秀造星节目、大量全息化追捧关注影视明星的娱乐新闻以及其他无良广告和低俗之风影响教化下,正处价值观形成确定关键期的青年青少年一代潜移默化盲崇明星偶像的生活方式,渴盼走捷径一夜成名、一夜暴富,而对辛勤努力、艰苦奋斗等人生观或多或少产生不屑和质疑,导致一段时期以来主流媒体严肃理性的报道少人问津,而一些现象级娱乐板块和社会新闻的风头却大有盖过家国大事之势。鉴此,广大网络新媒体自媒体一定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必有我在”的历史使命感,充分发挥网媒贴近群众的优势,合理控制娱乐节目比重,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大力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人民精神之基。须知,新时代的新媒体不能缺位民族精神,低俗侵袭、娱乐至上的病态网络必遭唾弃。

2.3  法器高悬,惩治侵权

前后四年涉嫌非法转载7 706篇原创稿件和2 477幅图片,花一年半时间完成取证并提起诉讼,而法院在受理20个月后却裁定不宜合并审理,要求分成7 706件个案分案起诉,最终,精疲力竭的原告不得不撤诉与被告寻求协议和解。这是2008年至2010年轰动新闻出版界的新京报诉南方某门户网站网络侵权案所呈现的新媒体侵犯他人版权的嚣张现状及其维权之困。

主流媒体的草养活了互联网的羊。作为传媒不正当竞争中最具标志性的抄袭剽窃、侵权盗版是新媒体新闻伦理失范的第三大表现。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渠道过剩而内容不足,网站之间相互转载具有一定的客观必要性,但转载效仿必须从新闻作品的署名权和相应收益分享两方面体现对原创者劳动的尊重。鉴此,作为社会管理者和“守夜人”的政府有关部门,务须以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出版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为抓手,加快建立健全适应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战略要求且與国际接轨的新媒体自媒体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各级版权、网信、工信、网监和法院等要切实杜绝地方保护,联手加大对同质化和网络“洗稿”等不良行为的打击力度。并以此为切口,利剑高悬,净网护苗,全面深入治理那些靠“三俗”起家无法无天、唯利是图的自媒体(尤需扼制粗制滥造的短视频平台野蛮生长),将网民的自我赋权和新媒体的自由发展圈定到新闻伦理、党纪国法、社会责任等多维约束管控的范围内,力促互联网生态整体改善。须知,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公序良俗不容践踏。

2.4  教育提升,融铸文明

求木之长,必固其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源。坚持全面教育提升网媒和公众两方面的道德素养,引导他们认同主流价值、敬畏法律法规,自觉保持文明高雅的网络志趣操守,是防范新媒体闻伦理失范的治本之策。

首先,要提升新媒体自媒体的网络职业道德素养。在此方面,主流新闻网站和重点商业网站要带头把方向、抓管理,推动新媒体自媒体行业持续深入开展新闻战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三项教育”,谨记习总书记“新媒体也要讲导向”的谆谆嘱托,严格规范编辑记者的新闻采编及其开博设号转贴发言等行为,下大决心从单纯经济利益主导下因体量短小而淡化真实、求形式活泼而自降格调、为博取眼球而剽窃拼凑的惯性中刹车调头,加快建立完善以行业评议和末位淘汰为导向的新媒体道德评价体系,引领全行业走正道、传正能(不排除网媒发挥舆论监督功能),坚定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其次,要着力提升全媒体时代受众媒介素养。重点引导网民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学习掌握必要的新闻传播基本知识,做到不碰“八条红线”、共守“七条底线”,科学理性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信息。在此基础上,学习引进北京市发动群众防治的先进经验(2018年北京地区受理社会公众举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1亿余件),辅之大数据遗忘权理念和网络垃圾信息自动筛选过滤系统等现代科技防范手段,全力锻造一支以群众监督为龙头的社会化防范打击互联网伦理失范的生力军。须知,群众力量无往不胜,教育提升融铸文明。

当然,改善新媒体自媒体伦理生态,还应自觉抵制面对灾难事件幸存者等弱势群体刨根问底式采访的新闻逼视和对特定社会群体标签化称谓的新闻歧视,摒弃那些无视人伦道义的独家报道(如姚贝娜事件中媒体追求“冰冷的时效”)和大V变大谣式的乱揭乱曝(如臭皮鞋熬成老酸奶),讓网媒应有的人文关怀和理性精神得以回归,本文对此不再赘述。

行文至此特需指出,在上述微观层面加强自律和他律的同时,防范伦理失范更需着力从扭转主流媒体与新媒体“新强主弱”现实力量对比的宏观视角来破题。我们不妨粗略摸一摸主流舆论场的家底。以省级以上影响覆盖面较大的党媒为对象,全国省级行政区每家取一份省委机关报、两份其他主要报纸、一份理论刊物和一个卫视频道,再加中央18家主要新闻单位,按每个传统平台相应配套网站、客户端和公众号各三个新媒体管道为标准统计(央视15个国内频道配套15个公众号、一个网台、一个客户端共32个管道),全国综合影响力较大的主流传播平台与管道,总计才800余个(省级680+央视32+其他央媒68+省级以上政府网35),这一数字同以百万级千万级存在且其生态系统与当下中国人生活日益深度绑定的非主流新媒体和自媒体平台相比,不过沧海一粟。显然,加快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全力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应是防化新闻伦理失范的重大战略性之举,党媒对此责无旁贷。

3  结束语

综之,防范化解新媒体新闻伦理失范,整治由此丛生的形形色色网络乱象,是一项需要政府部门、新媒体行业和广大公众不断协力推进的社会性系统工程。时刻牢记媒体社会责任,牢牢坚持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广泛厚植马克思主义新闻伦理观,自觉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定位、调校偏差,着力扭转跨越种种光怪陆离的“伦理错位”“伦理陷阱”,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强劲正能量和高昂主旋律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推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活力竞相迸发、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充分涌流,矢志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营造风清气正的朗朗网络晴空,是为新时代新媒体战线广大新闻工作者所应恪守一生的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柳斌杰,蒋建国.新闻记者培训教材2013[M].2013:166-167.

[2]《新闻记者》发布去年十大假新闻[EB/OL].(2019-01-02).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04660.

猜你喜欢

新闻伦理失范新媒体
“读题时代”网络新闻标题的失范与规范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话语权的实现及其引导
我国基层政府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分析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媒介伦理失范探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灾难报道中的伦理失范与规范
社交媒体时代突发事件报道面临的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