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供给侧综合改革视角看技工院校教学创新
2019-08-07李鲜花
李鲜花
摘 要:当今,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社会经济体系的不断壮大,国家教育部门对技工院校提出了新的教育教学要求。即在实际教学中,要将适用于技工院校学生发展的供给侧理论融入到实际教学中,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思想进行创新。该方法的运用与实施,不但能够将技工院校推向发展的新高度,还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国家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从教育供给侧综合改革视角看技工院校教学创新展开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教育 供给侧 综合改革 技工院校 教学创新
引 言
作为经济学领域中的重要理论,供给侧理论在技工院校教育教学中的應用,对学院的长久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从某种角度来看,人力资源中最为重要的供给侧就是教育,而从教育供给侧综合改革视角看技工院校教学创新,能够有效解决毕业生就业困难、高素质专业人才配备不足等问题,在实现教学改革的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技工院校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进而培养出一批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1.供给侧改革概述
供给侧属于经济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位于供给和生产的初端,通过强有力的优化方式和配比手段能够有效提高经济效益,满足产业链条的生产要求。对于技工院校自身发展需求以及对人才的培养来说,从教育供给侧综合改革视角看教育教学创新,在满足社会对职业型人才培养提出不同要求的同时,还能够有效解决市场需求与人才供给之间的矛盾,促使教育教学的改革与深化,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技工院校的外在形象。
2.教育供给侧综合改革下的技工院校教学创新实践举措
2.1科学设置专业,增加市场行业所需人才
要想在教育供给侧综合改革下实现技工院校教学理念上的优化与创新,就要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发展途径。首先,重视专业设置。技工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上,要从自身属性出发,结合新时代社会发展方向以及市场发展需求,选取高质量、有特点、能够突出特色的专业。同时还要融入学院文化,彰显学院的优良学风与独特魅力,为日后的招生工作奠定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在专业设置上,切忌盲目从众,开设同质化倾向严重的专业,在此过程中还要将多方资源聚集一处,开设符合社会发展新动向的专业。其次,对专业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要想突出专业特色,提高专业的价值,技工院校还要对所设置的专业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如专业发展方向、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设置以及师资配置等,重视对其中各环节的分析,将其进行紧密联系,实现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2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技工院校中各专业中包含的课程都不是独立的个体,具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在课程设置上要注意各科理论知识的联系性,同时还要将实践教学融入其中,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实践能力。首先,在专业中的核心课程教学中,不但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实践知识的讲解,立足教学内容,通过课件的形式对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借此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增强他们对专业的认知水平。其次,重视实践教学,通过实训基地、仿真等一系列手段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其中的原理,提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最后,鼓励学生参加学院、市区、国家等相关专业技能大赛,通过大赛的参与,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和操作技术的同时,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与集体荣誉感。
2.3树立终生学习理念,提升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
在教育供给侧综合改革视角下,要想实现技工院校教学改革与创新,就要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及自身发展。为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学院在完成专业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要聘请一些专家、学者等人才对不同专业进行指导和培训,意在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在有效的培训和指导中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逐渐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除此之外,技工院校还要提高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注重学业证书与从业资格证书的融合,利用多样化的办学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其日后步入社会参加岗位面试奠定强有力的基础。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教育供给综合改革视角下看技工院校教学创新,对于学院自身而言,对日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运用有效的手段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与创新,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能够提高行业竞争力;对于学生来说,学院教学理念的创新,有助于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升他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其逐渐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琳,倪娜.从教育供给侧综合改革视角看技工院校教学创新[J].现代职业教育,2017,15(34):182-183.
[2] 孟晓乐.从供给侧改革视角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发展[J].河南农业,2018,461(09):112-113.
[3] 杨建.基于供给侧改革的技工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7,35(07):155-15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