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如何在高中数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2019-08-07夏良中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主体地位高中数学教学

夏良中

【摘要】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而,教师在开展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这门课程的兴趣,以此提高其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主要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进行重点探讨和分析,以期能够促进学生在数学课程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满足自身学习需求.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学生;主体地位

当前教育所提倡的教学理念,就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充分发挥出其所具有的引导作用,促使学生能夠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中,增强其数学思维.而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也要发挥其主体地位,提高学习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重视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强化学生参与意识

站在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师要对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的有关变量进行有效控制.在多个变量中,学习动机对学生学习产生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催化剂,同时还是具有情感性的重要因素[1].因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才能够更加积极主动探索知识领域中.这就需要教师注重这方面,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如,在给学生讲解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时,教师可为其介绍高斯在解答“1+2+3+…+100=?”的故事,这样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再如,讲解椭圆知识时,教师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的有效联系,让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油罐侧面曲线所具有的性质进行思考.在这种问题的引导下,能够唤醒学生数学学习动机,并逐渐形成数学学习的知识心理指向.经过实践证明,通过这种调动学生学习动机的方式,在强化学生参与意识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因而,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对此方式的应用予以足够的重视,以此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果.

二、创建民主、开放的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结合新课程,了解到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的创建出开放且高效的课堂氛围[2].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加强其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并给予学生充足的课堂权利.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保障学生所享有的参与权

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为学生在学习上提供具有一定典型性且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其间,还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独立操作、计算和思考.促使其能够逐渐发现数学知识中所存在的规律,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二)确保学生享有讨论权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讨论,是调动其进行自我探索的重要手段.这种形式,不仅有助于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还更好地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合作意识.

(三)要让学生享有质疑权

教师要想能够在教学中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则要注重对学生对质疑勇气的培养,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质疑,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坚持自己的想法,进而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

三、促进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结合实际调查可发现,大多数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数学这门课程容易产生畏惧心理.针对这种现象,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以此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3].比如,在教学“函数”这节知识中,部分学生则认为这节知识比较难理解.这时,教师可为学生创设情境,结合学生生活,引导其寻找出变量间的关系,如体重与年龄的关系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这门学科与生活存在的联系.另外,教师还可让学生结合函数所具有的意义,预知可能会发生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同时还极大的激发其学习自主性,进而提高自身数学学习能力.

四、鼓励参与挖掘学生自我创新的潜能

加强对学生创新潜能的挖掘,在培养其自主创新能力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因而,作为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在实践中挖掘学生创新潜能[4].为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调整过去所使用的程式化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让其发挥想象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问题思考的主动性.

对教师而言,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是其工作的主要目标,因而,教师需要不断鼓励学生踊跃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探索知识,并解决问题.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还要在教学中结合具体内容创设出较为和谐且宽松的学习氛围.

五、结 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有效性,则必须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此能够更好地满足新课改要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在体现学生数学教学地位中,教师可从多个方面进行,即重视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以此强化学生参与意识、创建民主、开放的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学习兴趣、鼓励参与挖掘学生自我创新的潜能等.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改进,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还使得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进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小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让位,自主发展[J].华夏教师,2017(14):80.

[2]王涛.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深化学生主体地位[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775.

[3]张玲.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J].现代农村科技,2016(21):65-66.

[4]张涛.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实践探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5.

猜你喜欢

主体地位高中数学教学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