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声入耳沁人心

2019-08-06叶子

艺术评鉴 2019年13期

叶子

摘要:一档音乐选秀节目的兴起与大众的审美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拟从热播的《声入人心》切入,试以赏、看、析等多维度分析系列选秀类节目与大众音乐审美变化的关系及其现状,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声入人心》   音乐选秀   大众审美

中图分类号:J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3-0162-02

近日,一档名叫《声入人心》的节目红遍了神州大地。这是湖南卫视始于2018年11月打造的原创新形态声乐演唱节目,此节目将古典美声音乐与现代舞台融为一体、将经典音乐文化与当代流行的综艺竞演模式合二为一。节目一经播出,即取得了巨大反响,让观众重新认识了美声,拉近了高雅艺术与大众之间的距离。

为何一档主打古典美声音乐的节目能够取得如此成功?这与当代人不断提升的音乐审美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

一、赏:《声入人心》

《声入人心》是一档全新的节目,新在节目理念、赛制形式以及专业的评审等方面。节目邀请了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以及流量小生刘宪华、著名女歌手尚雯婕三位音乐人共同作为节目的出品人。使得该节目有了流行音乐力量的支撑与古典音乐专业上的支持。

《声入人心》并不是全国最专业的声乐节目,但这是一档首次将古典声乐与当下最流行的综艺赛制结合在一起的节目。这档节目采取了36进6的竞演模式,但每一次的竞赛并不采取淘汰制度,36位演唱成员在出品人的分组打磨下,分别于“首席”和“替补”两个角色间进行十次的竞争轮换,最终确定6位歌者作为首席演唱成员,并且获得大型美声音乐会全国巡演和发行音乐专辑的机会。

节目的选角也很特别。36位参赛成员大多是国内外知名音乐院校的学子,也有已成名的歌手、优秀的歌剧演员。但毫无例外的是,他们均有出众的外貌,令人羡慕的身材。选角的节目组执行导演刘源甚至坦言:“选角的标准是什么?唱得要好,这是最基本的,其次还要颜值高,这个很重要,因为这是观众喜爱的。”可以看出,《声入人心》这档节目为吸引观众,付出了不少心思。

二、看:音乐选秀节目与大众音乐审美理念的发展

中国最早的音乐选秀节目是1984年始播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此节目门槛高,参赛的选手必须是专业人才,不适合当时的国情,因此节目没有热播。但节目中出现的通俗流行音乐、民间音乐及革命歌曲等在民间广为传播,都能被当时人们的音乐审美所接受。

后为提高收视率,音乐选秀节目降低报名要求,鼓励音乐爱好者参与,节目逐渐向大众靠拢。2004年出现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节目就采取这般方式,打造出众多“平民明星”,吸引观众眼球,为中国音乐选秀节目带来了第一次收视率高潮。但此时的观众,重视选手的外在颜值而非重视音乐本身。

2012年,《中国好声音》横空出世,彻底引发了中国音乐选秀的热潮。这是一档评委与选手双向互选的节目,一改从前评委主导的赛制模式,这让无数怀揣音乐梦想的普通人拥有了对音乐表演的信心与主动性。此外,这個舞台包罗万象,登台一举成名的有具有独特烟嗓和夸张唱腔的吴莫愁,有民族特色极强的吉克隽逸以及声音空灵如女声的周深……各类选手与歌曲,在当时都能被观众接受欣赏,可见此时人们对音乐的包容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随着《中国好声音》的大火,《中国好歌曲》应运而生。不同的是《中国好歌曲》主打原创歌曲,选手参赛需带自己原创的音乐作品。观众们的眼光越来越挑剔,不再满足于翻唱作品的演绎,更期待能听到一些闻所未闻、能触及内心深处的原创音乐。这就对选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唱得好,还要掌握作曲、编曲这样的技术活。

《声入人心》的出现,将当代人的音乐审美提升到新的高度。它是沟通现代与古典的桥梁,是连接美声与流行音乐的纽带。节目通过歌者的大长腿与高颜值来吸引观众的注意,用全新的节目赛制博取听众的眼球。《声入人心》舞台上出现的音乐既有广为人知的《小河淌水》这样的民歌,也有《故乡的云》这般人尽皆知的流行歌曲,还有能让歌剧爱好者惊喜的歌剧片段《就在这瞬间》,以及专业性极强的《多么快乐的一天》此类的意大利美声作品等等。这个舞台不同于过往所有音乐选秀节目,它有古典声乐的专业支持,却不乏流行歌剧音乐新鲜力量的提亮。既不似青歌赛般稍显枯燥,也不像快男超女那样不注重声音本身。多种歌唱元素的汇入,既增添了节目的观赏趣味性,又提高了观众们的音乐审美,使其从音乐爱好者的身份过渡到古典声乐欣赏者。人们开始对高雅艺术产生兴趣,萌生了主动去欣赏古典音乐的念头,消除大家对于古典美声音乐就是“一个挺着大肚子的胖子歌者唱着难懂的意大利语”的误解。当代人的音乐选择不再拘泥于流行通俗音乐、摇滚蓝调、儿歌童谣或是民歌。一扇大门正向大众开启,它的背后是无穷古典音乐作品全新的世界。

三、析:音乐选秀节目与大众音乐审美的现状和对策

当今大众的音乐审美观念历经了改革开放后四十年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其变化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审美的多样性与多元性

在全球多元文化冲击下,国人的音乐审美开始由单一走向多元化。在歌曲类型上人们不再局限于传统民歌,而是开启了对摇滚、民谣等流行音乐甚至是电子音乐的探索;在表现题材上从20世纪的革命歌曲到现在的爱情题材,中国人的审美从歌功颂德走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审美的内涵大于表面

千禧年之后,老牌综艺选秀龙头湖南卫视开始了其快男、快女的选秀模式。然而,不难发现,早期这些综艺主打选手的颜值,其次才是选手本身的演唱、舞蹈实力。随着近几年国内综艺选秀节目水准上升,例如《声入人心》这档节目就很好地诠释了声音本身才是实力的代表,颜值大长腿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三)审美的情感交互作用

现今,人们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实现了小康,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综艺选秀节目能很好地解决了国人情感层面的匮乏。在《声入人心》中,观众与选手通过一首首歌曲进行心灵的对话,观众感受到了歌者表达出的最真挚的情感,并通过实际行动,如发朋友圈、微博來表达自己对于歌手、歌曲的喜爱。

然而,《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国内一线综艺节目都是舶来品,电视台需要耗费巨资向外国购买其版权。为什么中国很少能有属于自己的原创一流综艺?究其原因,是由于长期接受外来文化的输入,对本国的文化缺乏自信。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现在我们国家实力强大了,在世界舞台上说话也有底气有自信了。在此自信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开放国门,实行“引进来,走出去”的方法。首先,从外国原版引进,学习借鉴,换汤不换药,制作出类似的综艺。其次,结合国内观众的审美,进行本土化改造,制作出符合国情的半原创音乐综艺节目。最后,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原创综艺,并进行文化输出。《中国好歌曲》就是近年来中国优秀的原创音乐综艺,甚至被国外买下了版权。可以肯定,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中国综艺节目一定会完成由“拿来、输入”到“原创、输出”的产业升级。

四、结语

一档全新的音乐节目的热播,带来的不仅是收视率与利益,还有人们对于音乐全新的理解,甚至能改变一定时期的社会思潮。《声入人心》就是这样一档制作水平一流的综艺选秀节目,无论是导师阵容,还是高颜值高实力的选手,都让观众重新审视了除流行音乐之外的美声这一歌唱艺术形式。同时,当代观众的音乐审美也有了质的飞跃,他们不再局限于外表形式,真正开始重视歌曲本身,以及歌手想要传达的情感内涵。在音乐综艺的选择上,也不再盲目追随“拿来”综艺,而是用理性的眼光看待,更多地支持本民族文化特有的原创综艺。当下,新时代的中国年轻人已褪去浮华与骄躁,多了一份自信与笃定。他们以骨子里的民族气概,以文化上的自我觉醒,来表达对于音乐艺术的审美感受,并最终形成了中国当下的一股社会文化思潮。

参考文献:

[1]袁媛,吴跃跃.中国当代大众音乐的审美特征探析[J].湖南社会科学,2014,(05):17-19.

[2]王天怡.从曲高和寡到雅俗共赏——论《声入人心》走近观众期待视野[J].新闻研究导刊,2018,(22):5-6.

[3]张楚格.音乐选秀节目对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影响[J].艺术研究,2018,(03):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