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策略探究

2019-08-06叶乐今

艺术评鉴 2019年13期
关键词:舞蹈教学提升策略

叶乐今

摘要:舞蹈是一门十分高雅的表演方式,其通过身体的不同动作、姿态等,将相应的情感、思想观念表现出来,带给观众强烈的感染。在舞蹈教学中,教师需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现力,引导学生可以很好的将自身情感展现到观众面前,下面就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策略进行全面探究。

关键词:舞蹈教学   情感表现力   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3-0114-02

舞蹈是一门艺术性课程,在新时期下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在舞蹈表演中,对表演者的内心情感表达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在实际中,舞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舞蹈形体动作,更要指引学生学会如何在舞蹈将自身的情感表现出来,这样才能全面提高舞蹈的感染力,让学生在舞蹈表演中获得好的效果。

一、舞蹈教学中提升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意义

对于舞蹈教学,其最关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到舞蹈作品所蕴含的精神内涵,而非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舞蹈动作。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入体会舞蹈作品内涵,当前学生学习的舞蹈作品大多是诸多优秀舞蹈家留下的艺术精华,其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含义,如果在舞蹈教学中实现内在意义、舞台表现力、内在意义的良好结合,就可以显著提高舞蹈教学效果,让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得到巨大提升。在舞蹈教学中,加强学生情感表现力培养,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舞蹈审美情趣,让学生将舞蹈内涵更好的表现出来,有助于学生舞蹈学习效果的提升。

(二)提升舞蹈作品表现力,舞蹈表演者要想很好的将舞蹈作品表现到观众面前,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舞姿,同时也需要具有强大的舞台把控力,引导观众可以在舞蹈观看中得到情感共鸣,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表现力,可以让学生在舞台上借助动作、面部表情、眼神等传达出自身对舞蹈的感知,从而提供了舞蹈作品的表现力。

(三)强化舞蹈教学效果,在舞蹈教学中,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并不代表著学生学到了多少舞蹈技巧、舞台表演等知识,更多的在于学生如何在舞台上展现自身的情感。通过情感表现力的培养,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在舞台上展现自身情感,促进了舞蹈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当前舞蹈教学中情感表现力培养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发生了极大改变,对舞蹈教学的重视力度也逐渐提升,传统的舞蹈教学标准已经难以满足当前人们审美需求。从当前舞蹈教学实际看,大多数教师过于看重学生的舞蹈动作是否标准,将关注点放在了学生的肢体协调、规范性上,在这种要求下,学生会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动作练习上,从理论上看学生学到的知识、动作十分专业,但是在实践中,人们在看到这样的舞蹈时,总会感觉少了些什么。而缺少的正式情感表现力,以民族舞蹈为例,学生穿上民族服装进行舞蹈表演时,其可以熟练的掌握每一个舞蹈动作,但是从观众的欣赏角度看,依然有很多缺陷,而这正是由于学生缺少情感表现力引起的。当前的舞蹈教学对学生情感表现力不太看重,学生很难在学习中体会到舞蹈动作下蕴含的意义,或者说教师并没有引导学生深入的理解舞蹈作品,导致学生很难对舞蹈内涵有所感悟。

三、舞蹈教学中提升学生情感表现力的策略

(一)用心感悟音乐,激发学生情感

在舞蹈表演中,动作、情感、音乐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音乐是激发学生情感的重要手段,音乐具有广阔的想象、思考范围,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感知舞蹈作品时,学生往往会根据自己听到的音乐来联想自身真实经历,从而细化对作品的理解。在舞蹈教学中,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情感表现力,音乐是十分重要的前提,因此舞蹈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完整、充分的聆听舞蹈音乐,通过音乐刺激学生想象,让学生深入感受舞蹈音乐的意境,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在聆听音乐时的想象,接着通过舞蹈动作来表现音乐,以此调动学生的情感。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舞蹈《在希望的田野上》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先让学生聆听歌曲,并让学生提问“大家想想中的辽阔田野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将歌曲中的小河、麦苗、炊烟等景色引出来,接着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聆听音乐,并逐步引导学生感悟歌曲中的欢快节奏,最后引导学生进行编、跳等实践活动,从而全面加深学生的审美体验,让学生树立建设祖国的理想,加深学生对作品情感的感悟。接着教师指引学生学习相应的舞蹈动作,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应该用什么样的情感来表现舞蹈动作,促进了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提升。

(二)注重学生眼神训练

在古典舞中,手、眼、身、步等是十分重要的元素,其中眼的表现尤为关键,对舞者而言,眼睛不仅仅是了解外部世界的工具,也是其内心情感展现的平台,正所谓眼能传神,在舞蹈教学中只有全面加强学生的眼神训练,才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表现出自身对舞蹈的理解、情感,才能提升舞蹈表现力。风靡全国的舞蹈《千手观音》,其最成功的地方就是眼神处理上,在眼神中流露出一种慈祥、端庄的情感,让观众不禁的想到了敦煌、西藏的千手观音形象,如果舞蹈表演者在舞台上眼神过于呆滞、游离,难免会带给观众一种不伦不类的感受,也不会获取好的艺术效果,正是由于眼神的到位,才能实现台上、台下的良好互动,让眼睛成为舞蹈表演者与观众对话的手段,产生好的艺术表现效果。

当前学生在学习舞蹈动作时,还停留在单纯的模仿阶段,这种模仿十分单一,可以说是麻木,好的舞蹈表演应该是在模仿舞蹈动作的过程中,融入自身的情感,实现舞蹈动作的二次创作。不管是肢体动作,还是在眼神、情感上,都应展现出舞蹈表演者自身的情感要素,从而展现出自身对舞蹈形象的感知,对学生来说,要想做到这一点还是比较困难的。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性的开展一些眼神训练,如让学生用眼神表现出开心、忧伤、难过、兴奋等情感,同时让学生针对自己表现的情感配以相应的动作,让学生可以做到眼神有情、动作有情,从而促进学生舞蹈表现力的提升。

(三)注重表情训练

在文艺演出中,我们可以很形象的从舞者身上感受到他们想要表达的情感,对学生来说要想获取这种效果,就需要注重对学生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进行训练。在舞蹈表演过程中,面部表情会贯穿在整个过程中,是动作美感、舞蹈形象的集中点,只有彻底投入舞蹈中,通过表情传达舞蹈内涵,才能获得形神兼备的效果。因此,舞蹈教师在实际为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意识到表情是为舞蹈灵魂所服务的,而动作则是为舞蹈主题服务的,只有把握好舞蹈灵魂,才能更好的展现出舞蹈魅力。舞蹈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舞蹈主题,将自身的真实情感表现在面部上,让观众可以从学生的表情中感受到其对舞蹈的情感体验,强化舞蹈表现效果。

(四)强化学生审美能力

要想更好的将舞蹈的优美、壮丽展现出来,舞者就需要具有良好的审美意识。在舞蹈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情感表现力,教师需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借助经典的舞蹈作品,强化学生审美体验,促进学生舞蹈素养的提高。由于不同的学生存在一定个性差异,所以在舞蹈审美能力上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启发学生开拓自身独特的舞蹈审美,改变以往学生千篇一律的学习舞蹈动作、面部表情的情况。在舞蹈作品欣赏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进去,深入体会舞蹈精神,对此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需求,为其提供不同的文字材料、视频资料,指引学生可以感知美、发现美,促进学生舞蹈情感表现力的提升,让学生做到人舞合一。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自身对舞蹈的理解、感受,针对存在的疑惑点让学生开展讨论探究活动,便于学生在合作中加深对舞蹈情感的感悟。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舞蹈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情感表现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践中,舞蹈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现实情况,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感受舞蹈作品的内涵,将自身的情感很好的融入到舞蹈表演中,最大限度的提升舞蹈展现力,促进舞蹈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涂元元.高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策略分析[J].艺术评鉴,2017,(21):135-136.

[2]邓莹.刍议大学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有效方法[J].大众文艺,2018,(07):162.

[3]傅慧灵.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情感表现力的培养探討[J].北方音乐,2018,(08):111-112.

[4]孙樱.探究高校舞蹈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情感表现力[J].艺术评鉴,2017,(20):122-123.

[5]杨茜雯.舞蹈教学中对学生情感表现进行提高的基本策略研究[J].明日风尚,2017,(06):66.

[6]何苗.高校舞蹈教学中对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探究[J].青年时代,2016,(19):133-134.

猜你喜欢

舞蹈教学提升策略
浅议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戏剧传播方式
浅谈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谈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能力培养
计算机软件技术特征及其提高其可靠性的合理化建议
民办应用型本科音乐表演专业舞蹈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