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生态民间唱法走进高校声乐教育初探

2019-08-06乌日娜

艺术评鉴 2019年13期
关键词:原生态民族音乐声乐

乌日娜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脚步,高校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整改方面一直努力。为了推广素质教育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的,全国各地高校声乐教育不断改进和创新,原生态民间唱法开始与课堂相结合。在下文将全面系统的讲解原生态民间唱法,另外对原生态民间唱法与高校声乐教育的联系做了阐述。

关键词:原生态   民间   声乐   高校   民族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3-0082-02

原生态是不加修饰单纯的由自然界和自然界生物共同创造的一种状态。原生态民间唱法是市井大众日常生活流传下来的歌曲传唱形式,主要通过工人、农民创作和传播,演变成为今天的模样是经过一个漫长而又孤独的过程。

一、原生态民间唱法走进高校声乐教育,扩展了高校现有音乐教学课程

近来高校声乐教育内容受到限制,在高校声乐教学模式和教学规范方面始终得不到改进,旧的音乐教学思想无法适应当今社会需求。就目前我国高校声乐教育情况来看,将原生态民间唱法引入高校声乐课堂具有积极影响,不仅可以丰富高校声乐教育的内容,而且对原生态民间唱法这种具有文化性质的财富具有保护和传承作用。

我国高校声乐教育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尝试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去扩展音乐所涉及的领域和范围。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受西方文化的感染,各高校声乐教育开始加入有关西方音乐的教育,将西方的交响乐、摇滚电音、乡村音乐等融入到高校声乐课堂赏析部分。经过中西音乐碰撞教学,严重影响了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地位。高校声乐教育过分偏重于对知识技能方面的掌握,学习有关音乐传唱的技巧和方法,忽略了音乐创作背景和表达情感的研究和理解。学生在经历一定阶段声乐教育以后可能对发音技巧领会在心,但是对于音乐的赏析能力则会明显下降,因此通过这种高校声乐教学模式无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也不能达到声乐教学目的。

从各高校上报课程来看,根据教学方针编辑设定的音乐课程过于单一枯燥,没有高校独有的声乐教学特色。原生态民间唱法走进高校声乐教育可以有效地冲击现有高校声乐教育现状,根据原生态民间唱法的发展历史来看主要起源于比较贫穷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受到传播条件的限制导致原生态民间唱法主要通过口口相传。少了当代科技技术支撑,原生态民间唱法保留了它最原始的文化理念和最原始的模型。来源于劳动人民生活的原生态民间唱法内容丰富,涉及的范围广泛,被划分成了多种多样不同种类。

原生态民间唱法的主要参照物是历史传奇事件和英雄人物,还包括民族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不同的内容构成了原生态民间唱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原生态民间唱法走进高校声乐教育融入到高校声乐教育课堂中,有效的扩展了高校现有音乐课程,对后期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将原生态民间唱法加入到高校声乐教育中,可以从根本上改善现代高校声乐教育现状。

二、原生态民间唱法走进高校声乐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媒体之间常见的一个词语就是“原生态”,同时“原生态的音乐”也逐步被大家所喜爱。原生态音乐是随着历史的推演保留下来的东西,在经过许多个世纪之后依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现在社会上已经有人在做关于原生态音乐的传承和保护工作,通过传播原生态民间唱法和制作带有民间特色的音乐来渗透到大众生活之中。原生态民间唱法走进高校声乐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原生态民间唱法作为我国文化传承中的一大重要部分,从未被遗落在角落里任由时间风蚀践踏。社会各界依然在采用各种方式去发展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原生态民间唱法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行为应该值得被提倡。原生態民间唱法创作得到的民歌一直被传唱着,许多现有的耳熟能详歌曲多采用民歌改编而来。中央卫视举办的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延续了十几届了,在第十二届歌手比赛上是第一次有选手使用原生态民间唱法。在此之前歌手比赛的舞台上大部分歌手唱法和选择的曲目千篇一律,引起观众和评委的视觉和听觉疲劳,这种情况渐渐降低了节目的收视率。当时出现的使用原生态民间唱法的阿宝和石占明通过几首民间音乐获得了评委的一致认可。原生态民间唱法开始被人们认识并接受,观众们开始喜爱这种带有民间风情质朴纯洁的歌声。“农民兄弟”王爱民和王爱华使用原生态民间唱法演绎歌曲获得了青年歌曲大奖赛观众和评委的认可,舞台上下在听到来自大山里的民歌时都感动落泪。后续两人又参加了四川绵阳举行的原生态民歌第十届“山花奖”活动,一首名为《细碗莲花》的少数民族山歌俘获了在场观众的心,农民兄弟借此歌曲的演绎获得了此次比赛的金奖。民族声乐的传承离不开原生态民间唱法的支持,原生态民间唱法以它自身独有的情感演绎,不掺杂任何杂质的向人们传递着歌曲的力量。

三、原生态民间唱法走进高校声乐教育,在文化传播上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随着高校声乐教育的改革进程不断推进,民族声乐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开始被加入到高校声乐教育课堂。作为辅助手段的原生态民间唱法在高校声乐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民族声乐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不断的发展带动着教育行业也不断地改善,专业音乐从业者在民族声乐内容的完善和创新,将会有更多更优质的作品呈现在世人的眼前。作为颇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内容,原生态民间唱法成为民族声乐教学中不可代替的部分。

原生态民间唱法来自于民间,多为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延续的产物,所以极具我国民族文化独有特色。通过学习原生态民间唱法可以唤起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我国历史文化的意识,通过参加比赛获奖的原生态民间唱法歌者,他们获奖不单纯是为了获得荣誉和赞赏,更重要的是他们将歌声带到了更大的空间里,让更多的人认识并了解到属于少数民族独有的音乐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去探索学习。

学生学习音乐关键是判断自身是否对音乐喜爱,高校声乐教育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且为学生创建一个空间开阔的学习环境。原生态民间唱法走进高校声乐教育课堂,不能只看重循环往复的练习,相反应该将其与民族音乐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体会民族音乐的魅力。在高校声乐教育的课堂上选取一首传统的民歌,首先介绍历史创作背景和创作者面临的心境,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体会民歌想要传达的内涵和思想感情。学生在拥有了自己的见解之后代入感情进行演唱,此时收获的效果会比直接听一遍之后演唱较好一些。这个事实说明音乐是依附于文化才会有迷人的魅力,民族音乐依附于劳动人民动情的演绎才会拥有今天的经久不衰。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古老的国家,原生态民间唱法是我们文化的瑰宝理应得到重视和传承。高校声乐教育加入原生态民间唱法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还可以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校应该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为“原生态民间唱法”在学校的发展提供一条顺畅的道路。适时地组织活动走出校园去探寻民间音乐的历史踪迹,真正的学习和体验民间原汁原味的唱法技巧。通过举办各种民族文化艺术节和校园民族歌手比赛,唤起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情和对原生态民间唱法的好奇心,进一步通过教学传授相关知识技能。

四、结语

作为音乐演绎形式的一种,原生态民间唱法也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作为中国人有责任有义务去发扬和传承原生态民间唱法的文化内涵和意义。原生态民间唱法走进高校声乐教育促进了我国音乐教育的多方向发展,有利于构建更广阔更全面的音樂教学平台。高校声乐及教育平台在后续的发展中应该牢记使命,真正的将我国文化教育放在教育首位,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

参考文献:

[1]钟韦怡,欧阳佳丽.高校声乐教育引入原生态音乐的思考[J].北方音乐,2016,(12):201.

[2]纪俊娟.论原生态民歌的价值及其在声乐教学中的创新性运用[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02):29-34.

[3]梁旭.原生态唱法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思考[J].黄河之声,2014,(13):16-17.

[4]饶荣.高校声乐教育引入原生态音乐的思考[J].音乐创作,2012,(01):182-183.

猜你喜欢

原生态民族音乐声乐
声乐技巧与声乐表演的相关性分析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重构研究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原生态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真正的“原生态”
回归“原生态”
中西民族音乐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探析
原生态河流亟待抢救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