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演唱教学中舞台表现力培养策略分析

2019-08-06王华君

艺术评鉴 2019年13期
关键词:培育

王华君

摘要:舞台表现力的培养是声乐演唱教学重要内容,是决定演唱氛围与效应的重要因素。演唱者在声乐演唱中,具有良好的舞台表现力,能够营造现场表演气氛,带动人们情感,使曲目深入人性,进而使人们情感与声乐作品情感形成共鸣。因此,在声乐演唱教学中,重视舞台表现力的培育十分重要。本文首先分析声乐演唱与舞台表现力之间的关系,其次论述声乐演唱教学中学生舞台表现力培育的问题,最后提出声乐演唱教学中学生舞台表现力培育策略。

关键词:声乐演唱教学   培育   舞台表现力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3-0080-02

在声乐演唱教学领域中,课程内容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理论教学模块,根据声乐、乐理知识内容开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活动。二是实践模块,在丰富学生理论知识之后,引领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增强学生声乐演唱能力,进而培育学生声乐演唱素养。而在声乐演唱教学中,舞台表现力的培育,直接影响着声乐表演成效。因此,在声乐演唱教学中,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培育,进而增强声乐演唱教学的有效性。

一、声乐演唱与舞台表现力之间的关系

(一)舞台表现力是声乐演唱教学的重要呈现

在声乐演唱教学中,培育学生舞台表现力,是增强声乐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融合的有效途径,使学生能够将课堂教学中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的运用到实践演绎中,不仅增强学生声乐知识运用能力,还能增强学生声乐演唱表演能力,进而培育学生艺术素养。声乐课程是一门艺术课程,艺术课程的学习,需要通过个体内在的肌理展示处理,实现知识内容、声乐作品、自身情感的相融合,以自身情感实现声乐作品的二次创作,进而培育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可见,舞台表现力是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呈现,因此,应重视舞台表现力的培育,进而增强声乐演唱教学的有效性。

(二)声乐演唱引领舞台表现力

舞台表现力的展示,需要一定的声乐技能与知识支撑,舞台表现力与声乐演唱是密不可分的,声乐演唱能够对舞台表现力起到引领作用,是演唱者运用丰富的声乐理论知识与高超的技能,调整、控制声乐舞台演唱氛围,进而突显声乐演唱作品的欣赏性。反之,演唱者具有丰富的声乐演唱理论知识与技能,但其舞台表现力没有得到培育,是不能够更好的在舞台中演绎声乐作品的,会使声乐演唱表演成效不理想。因此,身为一名专业化的声乐演唱者,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还应具有高超的舞台表现力,能有效运用声乐知识与能力,进而演唱具有欣赏性的声乐作品。

二、声乐演唱教学中学生舞台表现能力培养问题

(一)缺乏舞台表现力意识

教师与学生是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双主体,师生具有良好的舞台表现力意识,能促进声乐演唱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舞台表现力。然而,从当前声乐演唱教学中,部分教师缺乏舞台表现力教学意识,较为注重理论知识、技能的需要,导致学生舞台表现力培育不强。同时,缺乏舞台表现力意识,在舞台表演中并没有呈现理想的表演成效。

(二)学生理解能力低下

声乐演唱课程知识,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要想培育学生舞台表现力,首先学生应掌握声乐理论知识内容。然而,由于声乐演唱理论知识较为抽象,对于一些理解能力差的学生,不能够掌握课程知识,影响到学生声乐表演知识学习兴趣。同时,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还是沿用灌输式教学方法为学生授课,忽视学生主体性,导致学生声乐理论知识学习能力不强。学生声乐理论知识学习差,影响到舞台表现力的培育。

三、声乐演唱教学中学生舞台表现能力培养策略

(一)增强教师舞台表演教学意识

西方国家舞台歌剧闻名,是因演唱者具有较高的舞台意识与艺术表演能力,为人们呈现一场视听盛宴。可见,在声乐演唱教学中,培育学生舞台表现力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意识到舞台表现力的培育对学生的意义。首先,应加强对声乐教师的培训,使其能够知晓西方国家演唱者舞台表现力的实际呈现,借助这一形式,以此为学生开展声乐演唱教学活动。其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多观察学生,掌握学生的肢体表现能力以及应对能力,发挥引领作用,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引领,规范学生表演形式。只有教师具有舞台表演教学意识,才能够转变自身原有教育理念,重视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培育,进而增强学生艺术素养。

(二)增强学生舞台表现意识

学生具有舞台表现意识,能够更好的接受教师教学安排,有助于学生舞台表现力的进一步培育。在声乐演唱集中,教师应挖掘学生舞台表演潜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开展多元化的观摩教学活动,增强学生体验能力与表现能力,进而培育学生舞台表现意识。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生开展声乐演唱观摩活动提供契机,声乐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开展观摩活动。例如:收集经典的声乐演唱视频,为学生播放,烘托声乐教学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在观看中掌握舞台表演技巧,进而弥补自身声乐演唱的不足。同时,学生掌握经典作品中的舞台表演技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舞台情境,让每一名学生进行表演,在表演中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建议,进而增强学生表演能力。舞台表现力的培育,是一个艺术积累过程,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为学生推荐优秀的舞台作品,进而增强学生舞台表现力。

(三)开展舞台表演课堂教学形式

教师具有声乐表演教学意识,能够为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引领学生将所学运用到实践舞台表演中,进而培育学生舞台表现力。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构建舞台表演课堂形式,让学生得到一定的锻炼,为学生今后舞台表演奠定基础。从心理学视角分析,个体在参与到某以新颖活动中,会出现紧张、焦虑的现象,而这些现象,影响到个体参与活动的效应、效能。而教师为学生开展舞台表演课堂教学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学生训练,让学生感受舞台,消除学生对舞台的紧张感,便于学生更好的融入到舞台表演。因此,为了增强学生舞台经验,教师开展舞台表演课堂教学形式,应根据学生发展需要,结合声乐演唱课程特性,进而培育学生舞台表现力。

(四)声乐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衔接

基于舞台表现力的培育,需要学生以丰富的理论知识与高超的技能为支撑。因此,教师在理论教学授课中,应创新单一授课模式,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将声乐课程知识形象化、直观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声乐课程兴趣,还能够增强学生对声乐课程知识的理解,进而为舞台表现力的培育做好铺垫工作。同时,教师运用互联网教育资源,能够实现声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将理论知识制作成图文并茂的课件,发送到互联网平台中,供学生自主学习理论知识,便于在声乐演唱課堂教学中着重培育学生舞台表现能力。在声乐演唱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引领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进而增强学生艺术素养。

(五)开展舞台表演活动

在增强学生舞台表现能力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开展舞台表演活动,让学生融入到真实的舞台中进行表演,增强学生舞台经验。首先,学校应与附近俱乐部形成合作关系,为声乐专业学生提供舞台表演机会,其次,借助校园平台,为学生开展多元化的声乐舞台表演机会。例如:声乐歌剧演唱等。最后,引领学生走出校园,与各大商业活动形成合作关系,让学生参与到演出中,进而培育学生舞台表现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声乐演唱教学中,实现声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融合,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引领学生将所学课程知识、技能运用到实践表演中,能够帮助学生积累舞台表演经验,让学生在一次一次的舞台演绎中,增强自身舞台表现力,进而为学生今后学习、工作奠定基础。因此,在声乐演唱教学中,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重视舞台表现能力的培育,实现声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融合,陶冶学生情操,进而培育学生艺术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洪建民,王雅婷.对培养声乐专业学生舞台表演能力的探讨[J].黄河之声,2019,(02):92.

[2]门优.浅析声乐教学中艺术表现力的培养[J].艺术教育,2019,(01):80-81.

[3]宋艳琼.当前高校声乐表演专业学生舞台表现力缺失现状与对策探讨[J].戏剧之家,2016,(23):212.

猜你喜欢

培育
山乌桕苗木培育技术
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与启示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第十一道 黑色饪食气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像爱自己一样爱上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