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它千百度
——2018年高考全国Ⅲ卷第22题
2019-08-03江苏省丹阳市吕叔湘中学杨伟波
☉江苏省丹阳市吕叔湘中学 杨伟波
我国南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杨辉曾说:“夫学算者,题从法取,法将题验,凡欲明一法,必设一题.”其实,在教材中所选用的例题、练习题都是经过专家们再三选取、提炼而来的,能帮助我们有效地明晰概念、掌握方法.充分感受教材中所选用的例题、练习题中丰富的内涵,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高考真题
【高考真题】(2018·全国Ⅲ卷文、理·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过点(0,-)且倾斜角为α的直线l与⊙O交于A,B两点.
(1)求α的取值范围;
(2)求AB的中点P的轨迹的参数方程.
本题以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为问题背景,通过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点弦问题来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运算求解能力以及数学运算与直观想象等数学核心素养.其实,本题在教材中有其身影,是在教材习题的背景下加以转化与拓展而来的.
二、教材背景
这个问题源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1·A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第2版)第81页习题2.5A组第4题:
过原点的直线与圆x2+y2-6x+5=0相交于A、B两点,求弦AB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
三、官方标答
(1)⊙O的普通方程为x2+y2=1.
(2)方法1:
设A,B,P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A,tB,tP,
点评:第(2)小题中AB的中点P的轨迹的参数方程的求解,借助直线l的参数方程以及参数方程的几何意义下对应的参数,结合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转化,采取根与系数的关系,并结合中点坐标公式,通过三角恒等变换的转化来确定点P的轨迹的参数方程.其实,求解第(2)小题中AB的中点P的轨迹的参数方程时,切入点各异,方法众多.
四、解几思维
除了利用参数思维或利用参数方程的几何意义来处理外,还可以借助问题本质,还原解析几何背景,通过解析几何中的直线斜率、勾股定理、圆的方程等不同的破解角度来切入,达到巧妙利用解析几何思维来处理问题的目的.
(1)方法2:
由题知⊙O的普通方程为x2+y2=1,设点(0,-)为C,如图1所示,连接OP,由于P是AB的中点,则有OP⊥AB.
即x2+y2+y=0,而当点P是O点时,也适合以上方程.
方程x2+y2+y=0表示圆,与圆x2+y2=1的公共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1,
点评:通过平面几何中的垂径定理,利用解几法中的直线的斜率公式,将垂直关系转化为直线的斜率关系来确定对应的P(x,y)的轨迹方程,根据两圆相交弦所在的直线方程并结合图形直观地来确定参数y的取值范围,进而把对应的普通方程转化为对应的参数方程即可解决.
(2)方法3:
由题知⊙O的普通方程为x2+y2=1,设点(0,-)为C,如图1所示,连接OP,由于P是AB的中点,则有OP⊥AB.
设P(x,y),由|OP|2+|PC|2=|OC|2,可得x2+y2+x2+(y+)2=()2,
即x2+y2+y=0.
方程x2+y2+y=0表示圆,与圆x2+y2=1的公共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1,
点评:通过平面几何中的垂径定理,利用解几法中的勾股定理公式,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来确定对应的P(x,y)的轨迹方程,并结合两圆相交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以及图形直观地来确定参数y的取值范围,进而把对应的普通方程转化为对应的参数方程即可得以解决.
(3)方法4:
由题知⊙O的普通方程为x2+y2=1,设点(0,-)为C,连接OP,由于P是AB的中点,则有OP⊥AB.
即x2+y2+=0.
点评:通过平面几何中的垂径定理,利用解几法中的圆的方程的确定,结合圆的标准方程来确定对应的P(x,y)的轨迹方程,并结合点P在⊙O内直观地来确定参数y的取值范围,进而把对应的普通方程转化为对应的参数方程即可得以解决.
五、总结分析
其实,从以上众多的破解方法中可以充分感受到中点弦问题的魅力,这也是高考中一个经常考查的热点问题.实际上,充分挖掘课本知识,感受教材中所选用的例题、练习题的底蕴,可以很好地拉近习题与高考之间的距离,并架起相应的桥梁,这也是平时数学教学与学习的一个关键所在.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