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中有度 变中求活
——例谈变式教学的层次
2019-08-03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经中进
☉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 经中进
“变式”原来是心理学上的一个名词,其意义是变换材料的出现形式.而引入到数学教学中,变式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备受认可且非常常用的课堂教学模式.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中都有变式教学的影子,其可以很好地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新意识,并有着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一、变式现状
然而,数学变式教学在实际应用中,有时效果并不佳,其只是表面形式上的机械变式,最多只是重复训练,能力层面上的突破并不明显.数学变式教学缺少深度、广度、灵活度.
变式教学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变式教学突出数学知识、能力、方法的本质属性,突出问题解决的思想性,有效提升学生举一反三和灵活创新的能力,这样的变式教学才能充分凸现其价值,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变式教学要形成效益,就得从变中有度,变中求活等方面做文章.下面结合一道圆锥曲线问题的变式教学设计来进行多角度阐述.
二、案例分析
【高考在线】(2018·全国Ⅲ卷理·11) 设F1、F2是双曲线=1(a>0,b>0)的左、右焦点,O是坐标原点.过点F2作C的一条渐近线的垂线,垂足为P,若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 ).
分析:根据题目条件,利用双曲线中参数a,b,c的几何意义可知|OF2|=c,|PF2|=b,进而利用勾股定理可得|OP|=,再借助解析几何中的直线方程来转化,从而得以建立参数a、c之间的关系式,并求解出双曲线的离心率.
解:由参数a,b,c的几何意义可知|OF2|=c,|FP2|=b,则有,可得
结合两直线垂直的关系,可得直线PF2的方程为y=(x-c).
而F1(-c,0),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PF1|=.整理可得c2=3a2.
故选择答案:C.
点评:解决圆锥曲线的离心率问题的关键是寻找椭圆或双曲线中参数a、b、c所满足的关系式,对此有两种常见的破解方式:一是利用几何特征、几何运算来得到相应的关系式;二是直接利用代数运算来建立关系式.往往利用几何特征来处理会减少一些运算量.
三、变式过程
1.同层变换,加深解法印象
此类变式属于同层变换,对问题加以适当变换,与原来题目的难度基本相同,解法也基本相同,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深对此类问题的解法印象,形成解题模式.
【变式1】(2019·浙江模拟)设F1、F2是双曲线1(a>0,b>0)的左、右焦点,O是坐标原点,过点F作C2的一条渐近线的垂线,垂足为P,若|PF1|=2|PF2|,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______.
解析:由a,b,c的几何意义可知|OF2|=c,|PF2|=b,则有|PF1|=2|PF2|=2b.
结合两直线垂直的关系得直线PF2的方程为y=x-c).
2.浅层变换,深化概念理解
此类变式属于浅层变换,是在学生掌握相应解题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本质上回归到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克服思维定式,初步形成掌握此类基本方法破解问题的能力.
【变式2】(2019·江苏模拟)已知双曲线(a>0,b>0),过双曲线C的右焦点F作C的渐近线的垂线,垂足为M,延长FM与y轴交于点P,且|FM|=4|PM|,如图1所示,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______.
图1
解析:设F(c,0),可知双曲线C的渐近线方程为
3.中层变换,突出思维能力
此类变式属于中层变换,是在学生初步形成掌握此类基本方法破解问题的基础上,真正学会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变式3】(2018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二模·12)已知F为双曲线(a>0,b>0)的右焦点,过点F向C的一条渐近线引垂线,垂足为A,交另一条渐近线于点B,若|OF|=|OB|,则C的离心率是( ).
解析:设双曲线C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则直
由|OF|=|OB|可知△OFB为等腰三角形,则D为BF的中点,可得点B到x轴的距离为点A到x轴的距离的2倍,即,整理可得a2=3b2.
故选择答案:B.
四、反思总结
变式教学要有“度”,变式教学要有“活”,不能只是重复训练的教学,只有渗透数学知识、贯穿数学思想、揭示数学本质的变式教学,才是有价值、高效的教学.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升对数学知识方法和数学问题的理解程度,从更高层面上去把握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变出”有“度”、有“活”、有思想、有灵性的题目,从而真正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均得到有效提高.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