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管钡餐造影结合CT对食管癌放疗后近期疗效的评估价值

2019-07-31熊伟坚许晓峰严德星叶薇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6期
关键词:钡餐长径管壁

熊伟坚,许晓峰,严德星,叶薇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以中、晚期居多[1]。研究表明在食管癌患者中,可根治切除者仅约20%,约80%的病例需依赖放疗或其他方式缓解病情[2]。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对改善预后意义重大。然而,部分患者经放疗后,仍会出现局部及区域复发,导致治疗失败[3]。有研究指出食管癌近期治疗效果与远期生存间存在密切关联,若能对近期疗效进行有效评估,则可预测远期预后,为后期治疗提供依据[4-5]。目前,临床常用的评价工具包括CT、MRI、X线钡餐造影等,但单用某一种工具进行评估,局限性较多[6]。研究表明食管钡餐造影与CT能优势互补,其中CT具有分辨率高、操作简单等特点,能展现食管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并测定管壁厚度,分析周围侵犯程度,能与食管钡餐造影联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7-8]。为了分析二者在食管癌放疗近期疗效中的评估价值,本院纳入120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20例,其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32~76岁,平均(52.19±16.44)岁;病理类型:小细胞癌2例、腺癌3例、鳞状细胞癌115例;肿瘤部位:胸下段14例、中段71例、上段20例、颈段15例;临床分期:Ⅰ期16例、Ⅱ期56例、Ⅲ期48例;X线分型:溃疡型10例、腔内型8例、缩窄型1例、髓质型101例。研究方案经本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食管癌规范化诊疗指南》[9]中的诊断标准,经病理穿刺证实,诊断明确;②无放疗禁忌;③未见远处转移;④患者基本资料齐全;⑤知情同意。

(2)排除标准:①代谢性疾病;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③肝、脑、心、肾等脏器严重损害;④卡氏评分低于70分;⑤血液性疾病。

1.3 方法

(1)放疗方法及放疗前CT(德国Siemens)、钡餐造影(日本Shimadzu)检查:选取仰卧位,在平静状态下均速呼吸,CT扫描层间距为3 mm,从颈部开始扫描,直至上腹部。利用局域网传输扫描图像,行三维重建。主治医师按照纤维食管镜、钡餐造影、CT检查结果明确肿瘤靶区。肿瘤靶区勾画标准:不含气管腔直径超过1.0 cm,或食管壁厚度超过0.5 cm。放疗总剂量为54~69 Gy,每次1.8~2.0 Gy,每周5次,于3个月后评价近期疗效。

(2)放疗后CT扫描:层间距为6 mm,扫描起始部位为颈部,以上腹部为截止点。按照放疗前所了解的病变部位,明确放疗后CT图上原病变部位,测定最大管壁厚度。记录放疗前淋巴结短径、长径、体积,并于放疗后测定残存淋巴结短径、长径、体积。

(3)放疗后钡餐造影:选取立位,取65 mL气钡混悬液口服,多体位摄片,观察病变范围。钡餐造影疗效评估:参考《食管癌规范化诊疗指南》[9]评估,完全缓解:病灶彻底消失,钡剂通过良好,管腔有轻度狭窄或未见狭窄,管壁稍强直,粘膜变粗,或恢复至正常状态;部分缓解:病灶消失≥30%,未见扭曲、腔外溃疡,钡剂通过良好,边缘光滑度欠佳,可见小龛影;稳定:病灶无明显缩小,狭窄严重,充盈缺损明显;进展:有新病灶形成。总缓解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

1.4 观察指标

根据钡餐造影疗效评价标准评估疗效,分析钡餐造影对短期疗效的评估情况。记录CT扫描检出的管壁厚度及淋巴结短径、长径、体积,分析化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以各指标中位值为界,分析最大管壁厚度及淋巴结短径、长径、体积与钡餐造影疗效的关系。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120例患者的钡餐造影疗效分析

在12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41例(34.17%),部分缓解63例(52.50%),稳定10例(8.33%),进展6例(5.00%),总缓解率为86.67%。

2.2 患者放疗前、后管壁厚度及淋巴结短径、长径、体积比较

放疗后的淋巴结短径、淋巴结长径、淋巴结体积小于放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放疗前、后管壁厚度及淋巴结短径、长径、体积比较

2.3 放疗后管壁厚度与钡餐造影疗效的关系

管壁厚度>1.12 cm者的总有效率与管壁厚度≤1.12 cm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放疗后淋巴结短径与钡餐造影疗效的关系

淋巴结短径>0.89 cm者的总缓解率为81.16%,显著低于淋巴结短径≤0.89 cm者的94.12%(P<0.05),见表3。

2.5 放疗后淋巴结长径与钡餐造影疗效的关系

淋巴结长径>1.57 cm者的总缓解率为80.88%,显著低于淋巴结长径≤1.57 cm者的94.23%(P<0.05),见表4。

2.6 放疗后淋巴结体积与钡餐造影疗效的关系

淋巴结体积>1.79 cm3者的总缓解率为78.46%,显著低于淋巴结体积≤1.79 cm3者的96.36%(P<0.05),见表5。

表2 放疗后管壁厚度与钡餐造影疗效的关系[n(%)]

表3 放疗后淋巴结短径与钡餐造影疗效的关系[n(%)]

表4 放疗后淋巴结长径与钡餐造影疗效的关系[n(%)]

表5 放疗后淋巴结体积与钡餐造影疗效的关系[n(%)]

3 讨论

X线钡餐造影在食管癌诊疗中应用非常广泛,它能了解患者病灶的变化情况,便于评估疗效[10-11]。本研究针对120例食管癌患者进行研究,经X线钡餐造影提示近期总缓解率为86.67%,与国外相关研究[12]结论基本符合。研究表明钡餐造影能观察食管病变位置,了解病灶大小、生长形态等信息,且能分析管腔的变化[13]。它对细小病变的敏感度较高,主要通过对黏膜皱襞进行观察,确定病变位置,能有效评估患者病情[14-15]。然而,单用钡餐造影无法分析淋巴结转移情况,不能对预后进行更系统的预测[16]。鉴于此,本研究将钡餐造影与CT联用于食管癌放疗患者的近期疗效评估中。CT扫描可弥补钡餐造影的不足,它能观察食管壁厚度,对转移灶显示良好,能分析肿瘤分期,指导临床治疗[17-18]。

本研究提示与放疗前相比,患者放疗后的淋巴结短径、淋巴结长径、淋巴结体积明显缩小。淋巴结短径、长径、体积的变化是评估淋巴结转移风险的重要指标,对预后影响非常大[19-20]。在本研究中,未发现淋巴结彻底消失的患者,这可能是由于区域淋巴结对放疗敏感度较低,而原发灶对放疗敏感度高。以淋巴结短径、淋巴结长径、淋巴结体积的中位数为界,发现放疗后淋巴结短径≤0.89 cm、淋巴结长径≤1.57 cm、淋巴结体积≤1.79 cm3的患者总缓解率更高,提示放疗后残存淋巴结短径、长径、体积越小,短期疗效越显著。既往有研究发现残存淋巴结大小是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21],这为本研究结论提供了理论支持。在本研究中,患者放疗前、后的最大管壁厚度比较未见显著差异,且不同管壁厚度的患者疗效无差异。然而,有研究发现管壁厚度与患者预后也存在关联,管壁厚度越大,预后越差[22]。本研究中之所以未体现这点,可能与患者食管壁水肿较重有关,短期内未能恢复。

研究表明CT的分辨率高于钡餐造影,且能明确食管腔外侵及范围、侵犯程度,了解淋巴结转移情况[23],与本研究总体结论基本相符。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分析了放疗后管壁厚度及淋巴结短径、长径、体积与钡餐疗效的关系,能为放疗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值得注意的是,常规CT对食管腔充盈程度的要求较高,一旦充盈欠佳,则会影响病灶显示效果[24]。有学者认为采用产气粉与钡浆胶联用,能确保食管壁处于松弛状态,充分扩张管腔,便于对病变部位进行观察,检测人员需对其引起重视[25]。

综上,食管钡餐造影与CT对食管癌放疗后短期疗效的评估具有较高价值,其中钡餐造影能分析病灶变化情况,CT扫描能观察残存淋巴结的变化,可为远期预后的评估提供依据。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纳入样本量少,由于受研究时间的限制,未能分析远期预后,未来还将扩大病例数,进一步探讨该方案对远期预后的评估效果。

猜你喜欢

钡餐长径管壁
基于全三维动网格技术的变长径比间隙环流的研究
刚性基础下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有效长径比研究
玄武岩纤维长径比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CT 扫描及X-线钡餐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不同长径比下狭缝节流气体静压轴承的特性研究
老年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的钡餐比较分析
非绝缘管壁电磁流量计的权重函数仿真分析
X线钡餐造影在早期食管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水辅助共注塑弯管壁厚的实验分析
管壁厚度对微挤出成型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