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音乐心理学观念演变轨迹的比较研究
2019-07-25尹帅
尹帅
【摘 要】美国心理学家墨菲指出:“公元前五百年中国的老子和孔子,印度的《奥义书》,从南意大利到小亞细亚许多城帮的希腊思想家等,在哲学和心理学方面都有惊人的创见。”中国心理学史研究专家燕国材在其力作《中国心理学史》一书中,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古代从先秦至明清心理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丰硕成果。目前,中外音乐心理学进程相关的研究主要存在对某一时期的音乐心理学思想进行研究,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音乐心理学进程的理论架构;除此之外,未对中外两种音乐心理学演变轨迹进行比较研究。基于此,本文对心理学各流派与音乐心理学发展的关联性问题进行剖析,旨在形成较为完整、系统、清晰的中外音乐心理学发展进程脉络。研究结论将为中国音乐心理学本土化研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促进该学科的有序发展。同时,将为音乐心理学专业学生提供学习资料,有助于学生对音乐心理学历史有更加清晰的了解与掌握。
【关键词】音乐心理学观念;演变轨迹;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J60-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8-0050-02
探讨古代关于心理学问题,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心理学的思想或看法与西方古代情况相同,均与各自国家的哲学思想混在一起,成为各自哲学的一部分。不同之处,西方古代思想家中的少部分人均有关于心理学问题的著作,相比中国古代思想家则几乎没有,然而涉及心理学问题的专篇则有几篇。
一、中外心理学观念起源时间比较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源头,则需追溯至先秦时期的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其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论语》一书,系其学生所整理的笔记,该著作蕴含了颇为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当前学界公认为形神观、心物观、天人论及人贵论等。据史料记载,孔子虽未就以上观点明确提出,但也涉及其中的某些领域,例如孔子“不信鬼神”与“死后自知”的形神观、“尽人事”而后“听天命的”天人论、“天下之性人为贵”论等。中国心理学发展至今,历经先秦、汉魏六朝、唐宋、明清、近、现、当代等时期。相比中国,西方古代心理学思想从欧洲原始社会末期人类灵魂观念的形成算起,包括古代、中世纪、近代、现代至20世纪70、80年代,西方心理学发展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二、中外音乐心理学发展背景比较
中国音乐心理学发展过程中,无论哪个时代的音乐心理学思想都是历史的产物,均具有不同的形式及内容;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的儒学独尊、魏晋的儒道合流和佛老交融、六朝隋唐尊儒崇道及宣传佛教、宋元明儒释道的三位一体、明末清初的天崩地解。西方音乐心理学的发展主要由社会历史条件决定。内部条件主要包括三个:第一,音乐心理学发展中分化与综合之间的矛盾;第二,音乐心理学知识资料与已有音乐心理学理论突破之间的矛盾;第三,原有理论与新的音乐心理学实验事实之间的矛盾。综上所述,学习中外音乐心理学史的重点之一在于方法论,主要方法有史论结合法、纵横剖析法、两点论评论法、整体把握法、比较分析法,除此之外,中国音乐心理学相关研究需要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要识别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在贯彻辩证唯物主义时,自然要反对唯心主义,然而反对唯心主义,并非对唯心主义避而不谈。
三、中外音乐心理学发展脉络比较
西方音乐心理学研究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哲学家Pythagoras,他的主要研究成果在于发现了弦长比率与音乐和弦的关系。自1879年世界首个心理学实验室成立以来,心理学逐步走向实证性研究,音乐心理学相关研究随之进入实证领域。Seashore(1919)撰写了音乐心理学首部著作,然而,音乐心理学研究真正得到快速发展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当时,众多研究者对音乐表演、音乐感知、音乐才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探究,相应的音乐心理学著作相继出版。伴随21世纪认知神经科学的高速发展,众多学者尝试利用时间相关单位、功能性核磁共振等方法对音乐加工的内部脑机制展开研究,并发表了较多的学术成果。直到21世纪,西方音乐心理学已发展为一门非常成熟的学科,学界相关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这些成果的出现对该学科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Koelsch(2012)的Brain and music从认知神经科学出发,较为全面地揭示了音乐加工的脑机制。
关于音乐心理学观念,中国最早出现在《乐记》中,史料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然而,音乐心理学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被正式提出来。中国音乐心理学发展至今,音乐心理学研究队伍逐年壮大,许多成果均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例如郑茂平(2011)的《音乐审美的心理时间》、王延松(2013)的《音乐心理学导论》等,这些著作为中国音乐心理学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我们清晰地发现,与西方比较,中国音乐心理学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阶段,经过音乐心理学界众多学者的共同努力,定将取得更多具有实效性的高质量成果。
四、中外音乐心理学研究问题比较
对比中外音乐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不难发现,西方音乐心理学主要探讨和争论的问题集中在音乐心理学的对象和性质、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生理与心理的内部联系、心理发展与生活实践的关系、音乐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等。与其相比,中国音乐心理学除以上研究外,还结合特定的国情及该学科的发展特点,对孝道、面子等问题进行本土化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五、启示
通过对中外音乐心理学观念演变轨迹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分析,就我国古代的音乐心理学思想看,能够感受到此封面的思想具有丰富性、教育性等特点,应该值得后人珍视,其中不少思想至今仍具有先进性见解,在做人做事方面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这些宝贵的思想,后人应予以继承发扬。因西方音乐心理学起步较早,众多先进的观念、方法论等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以此为基础,结合中国发展特色,力争研究出更多的本土化成果,为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提供健康的心理保障。
参考文献:
[1]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论[M].1995.
[2]高觉敷.中国心理学史[M].2005.
[3]罗小平.西方心理学的两次广泛传播与中国音乐心理学的构建[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01(4):16-23.
[4]马东风.音乐心理学[J].中国音乐学,1988(1):104-104.
[5]任重.音乐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探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1):135-136.
[6]杨和平.20世纪上半叶我国音乐心理学文献的初步读解[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21(3):13-20.
[7]杨和平.20世纪下半叶中国音乐心理学文献读解与研究[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25(1):46-58.
[8]张静.管窥《乐记》中的音乐心理学思想[C].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