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BCT技术在口腔内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019-07-24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5期
关键词:周病牙根牙髓

张 璟

(青海省西宁市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口腔影像 青海 西宁 810000)

临床上,口腔内科疾病是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类型,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早诊断、早治疗对改善口腔疾病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1]。为探究口腔锥形束(CBCT)技术在口腔内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口腔内科疾病患者,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口腔内科疾病患者,纳入标准:①患者均有口腔内科疾病,并与相关诊断标准吻合[2]。②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调查研究。与此同时,排除资料不全、不配合、认知功能障碍者。其中,男35例,女25例,患者年龄在18~77岁之间,平均(52.3±5.0)岁。其中,牙髓病18例、根尖周病17例、牙隐裂及牙根纵裂15例、牙周炎10例。

1.2 方法

上述患者均接受口腔CBCT检查与X线片检查。CBCT检查:使用NewTom VGI锥形束CT,指导患者采取站立姿势并固定头部,预防患者因拍摄部位不稳定影响正常诊断。管电压110kV,管电流15mA,曝光时间3.6~5.4s。检查结束后及时分析和处理扫描图像。

X线片诊断:德国西门子牙科X线机,管电压60KV,管电流10mA,曝光时间1.5s~2s,按照常规检查进行口腔检查。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牙髓病、根尖周病、牙隐裂及牙根纵裂、牙周炎的诊断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综合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CBCT检查对牙髓病诊断准确率94.4%、对根尖周病诊断准确率94.1%、对牙隐裂及牙根纵裂诊断准确率93.3%、对牙周炎诊断准确率100.0%、整体诊断准确率95.0%显著优于X线,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式诊断准确率比较

3 讨论

传统口腔内科疾病检查以X线片为主,主要包括全景片、根尖片等辅助资料,影像均为二维图像,因图像重叠等问题很容易影响医师对患者根管组织、牙齿组织以及其他组织的检测,从而影响临床诊断准确率[3]。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CBCT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这是一种新型口腔三维成像技术,其充分利用锥形的X线束对扫描部位进行全方位的旋转投罩,从而获得患者牙齿以及颌骨的三维立体影像[4]。与传统影像扫描技术不同:①CBCT技术的三维解剖结构比较清晰,能准确测量扫描部位的体积、表面积和距离,而且放射量较低,被广泛应用在口腔颌面外科、牙体牙髓科以及整形外科等多个领域。②CTBT技术的诊断效率较高,一次检查即可确立清晰的三维立体图像,验证患者牙髓腔三位解剖式结构,有助于医师更加精准的判断患者病情,进而采取科学的治疗方式。CTBT技术的优势明显,主要包括空间分辨率的提升以及辐射剂量的缩减。CTBT技术能准确判断患者口腔病情,在具体诊断治疗期间,通过了解诊断范围以及截面图形的变化,为医师治疗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持。CBCT技术通过非晶硅平板探测器的锥体X线束捕捉各种影像数据,是针对复杂的口腔颌面所设计的断层摄影仪器,由计算机、探测器以及X线管组成。且计算机控制着电压电流条件,在20~40秒内可围绕患者头部旋转获得全部数据。③CTBT技术的应用能将辐射剂量控制在安全范围之中,有效减少对患者的损伤,预防出现辐射误差。但在具体诊断过程中,还需要加强患者安全防护,指导患者穿戴辐射服后接受检查。在CTBT检查过程中,应准确定位患者位置,从而获得更精准的图像分辨率。总之,CTBT技术全面提升了口腔疾病诊断水平,提高了口腔疾病治疗质量,打破了传统口腔疾病诊断的局限性,更清晰、全面地显示口腔情况。通过本文研究证实,CBCT检查牙髓病、根尖周病、牙隐裂及牙根纵裂、牙周炎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片诊断,提示CBCT技术在口腔内科疾病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综上,CBCT技术在口腔内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牙髓病、根尖周病、牙隐裂及牙根纵裂、牙周炎等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值得肯定。

猜你喜欢

周病牙根牙髓
种植体周病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了解根尖周病及治疗方法
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Biodentine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合并根尖周病感染控制研究进展
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牙周牙髓综合征92例的综合治疗
复合树脂加玻璃离子夹层修复老年牙根面龋的应用效果
正畸性牙根吸收的研究进展
锥形束CT在根尖周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