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市单采血小板输血相关传染病筛查不合格回顾性研究

2019-07-20李仲平杜荣松黄伯泉梁浩坚李晓帆陈锦艳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不合格率献血者试剂

李仲平 杜荣松 黄伯泉 梁浩坚 李晓帆 任 俊 陈锦艳 蓝 琴

广州血液中心 广州市医学重点实验室 (血液安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095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血液成份分离技术得到长足进步,单采血小板具有产量足,纯度高, 白细胞和红细胞污染率低, 接触抗原和受免疫的机会大大降低, 容易通过配型等优点[1],其临床需求量逐年上升,以至采供血机构供血压力不断增大[2-3]。互助单采血小板献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血小板紧缺的状况,同时也带来一些安全隐患[4]。本研究对广州血液中心2014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无偿和互助单采血小板的血液筛查不合格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献血者进行追踪回访,为采供血机构制定安全、有效的单采血小板招募策略提供数据支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14年1月~2018年3月广州血液中心共采集单采血小板157 692人次,其中无偿献血100011人次,互助献血57681人次,献血者年龄18~55周岁,献血者在采集前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以下称HBsAg)、丙型肝炎抗体(以下称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以下称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以下称抗-TP)、谷丙转氨酶(以下称ALT)干化学快速检测和血型测定,所有献血者按《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01)中体格和检验均符合国家标准采集。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自动酶联免疫检测分析仪(FAME24/30),自动酶联免疫检测加样仪 (ML-STAR 8CH),Anthos 340rt酶标仪,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盖立福Procleix TIGRIS和Roche s201系统。主要筛查试剂:HBsAg采用北京万泰与上海科华;抗-HCV采用珠海丽珠和上海科华;抗-HIV采用美国伯乐和北京万泰;抗-TP采用北京万泰和上海科华;ALT采用北京万泰和上海科华,筛查试剂均经国家批检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1.3 检测方法与判定标准

1.3.1 检测方法献血者捐献单采血小板时留取两管血液样本(酶免管与核酸管)分别进行血清学血液筛查和核酸检测,项目包括:ABO血型正反定型、RHD血型定型、两种不同厂家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以下称ELISA)试剂盒检测(HBsAg、抗-HCV、抗 -HIV、抗 -TP、ALT)及 HBV DNA、HCV RNA、HIV RNA核酸检测(NAT),所有检测均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与判定。

1.3.2 判定标准 (1)献血者血液样本在上述血清学项目筛查中均呈非反应性,则筛查结果判为合格;(2)出现上述中的血清学某一项目的两种试剂筛查结果均为反应性(双试剂阳性),则判为该项目不合格,并永久屏蔽该献血者;(3)出现上述中血清学某一项目的其中一种试剂筛查结果为反应性,则判为可疑,可疑标本采用对应项目双试剂双孔复核,结果如仍为反应性则该样本判为该项目单试剂阳性,双试剂双孔复查结果如为非反应性则筛查结果判为合格;(4)样本在核酸检测中出反应性结果,则该样本判为核酸检测不合格,其中核酸检测与酶免检测均为阳性的献血者作永久屏蔽处理,单项核酸检测阳性的献血者可三个月后参加复检。

1.4 献血者追踪回访

对血液筛查中HBsAg、抗-HCV、抗-HIV、抗-TP单试剂阳性、ALT和单项NAT阳性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在献血后3个月后进行追踪回访,重新抽取献血者血液样本,复核全部筛查项目。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阳性率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单采血小板血液筛查不合格总体情况

2014年1月~2018年3月本研究共对157 692份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样本进行血液筛查,共检出1495份不合格样本,总体不合格率为0.95%,各年不合格率总体呈下降趋势(χ2=40.401,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2014年1月~2018年3月单采血小板血液筛查不合格总体情况

2.2 无偿与互助单采血小板血液筛查不合格率比较

2014年1月~2018年3月共检测出无偿单采血小板不合格样本656份,不合格率为0.66%;互助血小板不合格样本839份,不合格率为1.45%,互助单采血小板各年血液筛查不合格率均高于无偿(P<0.05)。具体结果见表2。

2.3 无偿与互助单采血小板血液筛查双试剂阳性不合格率比较

比较各年血液筛查双试剂阳性率,互助单采血小板均高于无偿(P<0.05)。互助单采血小板在检测项目HBsAg、抗-HCV、抗-TP、ALT的双试剂不合格率均高于无偿血小板(P<0.05),两者在双试剂抗-HIV不合格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4,P> 0.05),见表 3。

表2 2014年1月~2018年3月无偿与互助单采血小板血液筛查不合格情况比较

表3 2014年1月~2018年3月无偿与互助单采血小板血液筛查双试剂阳性比较

2.4 无偿与互助单采血小板血液筛查单试剂阳性不合格率比较

比较各年血液筛查单试剂阳性率,互助单采血小板均高于无偿(P<0.05)。互助单采血小板在检测项目HBsAg、抗-HCV、抗-TP的单试剂不合格率均高于无偿血小板(P<0.05),两者在NAT单项阳性不合格率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8,P> 0.05),见表 4。

2.5 单采血小板血液筛查主要不合格项目分析

单采不合格献血者血液筛查不合格项目主要是单项NAT阳性(占26.22%)和双试剂HBsAg阳性(占22.27%)。无偿单采不合格献血者中主要以NAT单项阳性者居多,占31.71%,其次为HBsAg双试剂阳性,占16.46%;互助单采不合格献血者中以HBsAg双试剂阳性居多,占26.82%,其次为NAT单项阳性占21.93%。

2.6 献血者追踪回访

2014年1月~2018年3月共召回404位献血者进行复查,解锁322位献血者,屏蔽82位,解锁率为79.70%,其中无偿单采血小板献血者312位,解锁257位,屏蔽55位,解锁率为82.37%;互助单采血小板献血者92位,解锁65位,屏蔽27位,解锁率为 70.65%(χ2=6.032,P< 0.05)。

3 讨论

广州拥有华南地区丰富的医疗资源,众多医疗机构对单采血小板的需求逐年上升,为满足临床用血的需求,广州血液中心单采血小板供应量每年上升,但是需求增速大于供应的增加,再加上单采血小板采集时间较长和程序繁杂等特殊性和复杂性,动员和招募自愿无偿血小板捐献者难度较大,以至单采血小板供应仍然十分紧张。单采血小板互助献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血小板紧缺的状况,从一定程度扩大了单采献血者队伍。

表4 2014年1月~2018年3月无偿与互助单采血小板血液筛查单试剂阳性比较

本研究数据显示:2014年1月~2018年3月广州市无偿单采血小板人次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而互助单采血小板数呈现上升趋势,比例由29.75%上升至43.08%,互助捐献单采血小板在一定程度填补了临床用血缺口,缓解了供需矛盾。互助单采血小板总体及各年的血液筛查不合格率均高于无偿单采血小板,这与国内其他采供血机构的报道一致[4-5]。当中HBsAg及抗-HCV ELISA双试剂与单试剂不合格率均为互助单采血小板均高于无偿单采血小板,这可能和我国与乙肝丙肝感染的高流行区有关[6],互助献血者常常是在亲友急需用血时被动应急献血[7-8],容易忽视献血前健康征询过程,献血者对单采血小板等相关献血知识知之甚少,部分互助献血者有可能明知自己为肝炎病毒携带者,却因种种原因故意隐瞒身体状况或其他暂缓献血的情况,也增加了传播输血传染病的风险[9-10],互助单采不合格献血者中以HBsAg双试剂阳性居多(占26.82%)也印证了这一点。抗-HIV试剂单试剂不合格率、抗-TP双试剂阳性与单试剂不合格率均为互助单采血小板均高于无偿单采血小板,表明部分互助献血者可能在具有高危行为的前提下仍参加互助献血,这对血液安全造成了巨大危害。由于抗-HIV双试剂阳性例数过少,两者在此项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此外,2014年1月~2018年3月单采血小板血液筛查总体不合格率为0.95% ,略高于国内其它学者所报道的结果[11],这可能与本市流动人口比例较多有关。中心近年来扩大固定献血者队伍,加强工作人员培训、提升献血前、中、后献血服务,对于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筛查双试剂阳性的献血者采取永久屏蔽措施,以至无偿和互助单采血小板不合格率均呈现下降趋势(P<0.05)。然而,在单采血小板不合格献血者中HBsAg双试剂阳性占22.27%,HBsAg单试剂阳性占11.64%。笔者分析这与用于献血者初筛的干化学试纸法的方法学局限有关,造成部分阳性样本漏检。

本中心对单采献血者样本分别进行酶免检测和核酸检测,除了酶免与核酸检测同为阳性的样本以外,还检出一部份酶免检测阴性而单项NAT阳性的样本,占总不合格数的26.22%,血液筛查核酸单阳主要见于窗口期、免疫静默感染以及罕见的亚型与变异[12]。互助单采献血者中的单项NAT阳性率高于无偿单采献血者,提示互助献血血清学筛查后的输血相关传染病残余风险高于无偿献血。将HBV、HCV、HIV核酸检测技术进行血液筛查,缩短了传统酶免检测HBV、HCV、HIV 的血清学标记物的检测“窗口期”,显著降低因血清学漏检而导致的输血传播疾病的残余风险,进一步提高血液安全[13-15]。

通过对单试剂阳性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召回进行全部血液筛查项目复检,结果有79.70%的献血者复检合格后解除锁定,可以重新参加无偿献血。我们推断这些召回复检解除锁定的献血者在上一次血液筛查中可能出现了假阳性反应。采供血机构以最大限度保障血液安全为目的制定血液筛查策略,选择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高灵敏度检测方法的引入难以避免能造成一定的假阳性,对宝贵的血液资源造成一定浪费。采供血机构应从珍惜和爱护献血者爱心出发,进一步完善血液筛查不合格献血者的召回策略和归队标准,做好血液筛查假阳性献血者的检测结果告知解释工作,消除献血者心中可能存在的疑虑,使其尽快回到无偿献血者的队伍。

单采血小板互助献血血液安全风险较无偿献血高[16],不适宜作为今后单采血小板的招募发展方向。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提出关于取消互助献血的要求,采供血机构在取消互助献血后,应坚持从固定无偿献血者中招募扩充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队伍;加强献血前征询、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减少检测假阳性,在确保血液安全的前提下增加血液供应;爱护献血者爱心,进一步完善召回献血者归队制度和规则,从而保障单采血小板稳步增长,为临床提供合格安全的血小板制品。

猜你喜欢

不合格率献血者试剂
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检验科试剂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献血过程中对献血者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分析
血站采血护理人员与青年献血者沟通技巧研究
食品安全抽检超223万批次
60%网上商城成为服装质量问题的重灾区
上海工商抽检 京东天猫1号店等集体“沦陷”
高中生物学中几种特殊试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