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
2019-07-16张振玲
张振玲
摘要: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经常用到一种“常规武器”。好的课堂提问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可以让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可以加速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课堂提问也是一门艺术,在素质教育中,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要寻找课堂提问的技巧: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要有思考的动力,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要有方向,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要掌握“火候”,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要有逻辑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提问是一种艺术,不同的提问的方式就会有不同的答案,一千种提问方式就会有一千种回答。而在小学课堂中,教师就要善于提问。《学记》有这样一段生动的叙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節目。”川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下,教师所提问的问题都是围绕应试教育的内容所提问,而学生回答的问题也是趋于标准化,如果得到的答案跟老师的不一样,学生就会怀疑自己的答案,不管这个答案是多么的有道理。要想改变这个现状,教师就要善于提问,做一个会提问的老师,让小学语文课堂百花齐放,大放异彩。
1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改在我国的广泛推行,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步伐逐步从各位教育研究者的呼声中走到了现实的教学工作中。不同的教学形式也慢慢丰富起来,教学也不像以前那样仅仅只是依赖黑板和粉笔,更多的学校开始增设了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和教师上课更加方便,也让学生对于所学的抽象的知识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但与此同时,在一节语文课上,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只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那么提问便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状态的一个有效的手段,也是让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到课堂当中,主动思考问题的途径。有效的提问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有生气。
2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现状
由于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手段越来越多,课堂提问在课堂上逐渐被教师所引用。但是教育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问题,课堂提问应用有许多不合理的现象和问题,比如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思考的动力;或者是问题过于宽泛,没有方向,又或者是问题的火候没有掌握好。
3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
现阶段出现的关于课堂提问的问题都是教师没有掌握好提问的技巧,教师要讲究提问的方式技巧,通过分析教材,分析学生,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课堂提问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不能过于简单,要有思考的动力,也不能太宽泛,要有方向,提问明确,提问还要掌握火候。
3.1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要有思考的动力
问题是需要问的,那么有些问题问的直白是好事,但不是每一个问题都要过于直白。为了完成教学的任务,有些老师在小学课堂中提问的问题过于直白,答案只是一种选择,是与不是,对或不对,这些对于小学生来说没有了思考的动力。一旦没有了思考的动力,即便你的答案全部都是对的,却没有什么用,因为你失去了一个学生应该要有的思维方式。例如在《骄傲的孔雀》一文中,孔雀精神抖擞地拖着美丽的羽毛在湖边照镜在照镜子时,它发现了一只跟她长得一模一样的鸟,也很漂亮。岸边的孔雀展开自己的美丽的羽毛抖动着,湖里的孔雀也在抖动着它的五光十色的羽毛。在学习这篇段落中,教师主要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美丽的孔雀,体会美好的事物。在课堂上如果教师提问:这只孔雀是不是很美?是不是很漂亮?学生必定会回答是,因为你只给了两个选项或者说两个答案供他们选择。按照这样的问法,得到答案一定是正确的,毫无偏差,但其实你给的是一道选择题,学生只需要选择其一就好了。像这种问题非但没有挑战性,还没有技术含量。
对于这篇课文我们可以这样来提问:你觉得孔雀最美丽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你会这样觉得?这样问,促使学生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如果你只是问孔雀是不是很美丽?学生不要看书就能找得到答案,他们就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提问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要促使他们看书理解课文,促使他们有思考的动力,才能让他们越来越有思想,才能进步。所以在小学课堂中提问不能过于直白,太直白会影响学生的思考。但是也不能太难,太难会让学生失去思考的动力,会害怕失败,产生挫败感。
3.2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要掌握好“火候”
课堂当中提问是必须的,但不是问题越多越好,也不是每时每刻都在提问。所提问的问题一定要有主次,精炼,也必须要符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精心,并且掌握好火候。
3.3 要精炼
适度的课堂提问具有诊断学习、启发思维,反馈调控等教学功能。但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有这样一种现象:一节课下来有很多个问题,但深究发现这一节课中的问题有一半是没有什么作用的。虽然问题层出不穷,各式各样,但老师信手拈来的问题,学生都没有探究本文里的独特的,闪烁着智慧火花的感悟,对于这若干个问题,学生也应接不暇,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样提问,学生很累,也达不到效果。所以教师提问时需要精炼。精炼的问题需要教师多角度的充分地理解文本,一步一步地吃透本文潜藏的内在信息和感悟,之后围绕这个文章中心精心设置一两个中心问题,用中心问题带动其他的小问题。这样把小问题串在一起,看似无足轻重,但一布一步都是环环相扣。提问中心问题时要注意,这个问题不要过于空泛和琐碎,空泛的话让学生找不到回答的点子上,琐碎的话会让后面要提问的间题比较难进行。所以问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4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要有逻辑性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课堂提问也是一种艺术。一个提问不是直接问出来就可以了,提问的时候还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性,这样才能引发学生一步一步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陶行知曾经说过:“好的先生不是只会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3]”他的这句话恰巧证明了教师不是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你的引导之下学的好,那么这个引导就需要用课堂提问来做引导了。如果问题问的有逻辑性,学生也会很快的理解课文,体会课文的感情。
例如在教学《陶校长的演讲》这一课中,我主要设计以下问题:1.《陶校长的演讲》中讲述的是陶校长对于同学的每天四问,那这每天四问是哪四问?2.为什么要这么问呢?如果我们每天都能这样的问问自己,又有什么作用呢?像这样用大问题套小问题,促使学生在大问题中寻找答案,解决小问题。而这几个问题也是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从每天四问是什么?让学生找到每天四问,再问为什么要这样问?让学生自己在段落中找到答案,回答问题,这样既让学生浏览了全文,对课文有一定的理解,最后再体会陶校长对我们的殷切希望,让我们每天都问问自己,希望我们能在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所以,提问有一定的逻辑性。
5 结语
综上所述,为加强课堂提问的科学严谨性,让提问成为实施素质教育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我认为教师要在课堂中进行有技巧的提问,优化课堂,发挥真正的教师的引导作用,从而展示教师的教学魅力。
参考文献
[1]陈小榕.小学课堂提问艺术[J].小学教学参考,2007; 30.
[2]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16.
[3]徐明聪.绦行知生活教育思想[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