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新产业发展我国工程硕士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9-07-16王干薛怀国吉丹如

关键词:工程硕士人才培养问题

王干 薛怀国 吉丹如

摘    要:新产业发展对工程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然而我国工程硕士人才培养与新产业发展用人需求还有较大差距,表现为专业方向设置不能有效支撑新产业发展布局、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有效适应新产业用人需求、实践教学体系不能有效反映工程活动新业态、科研活动不能有效支持产业技术创新。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立足“领域”特点促进学科交融、立足“复合”特征改进知识供给、立足“职业”特质推进校企合作、立足“应用”特长强化实践教学四点改进措施,以期为相关院校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工程硕士;人才培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07-0077-03

一、新产业发展对工程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科学技术的深度融合使得跨学科的知识、技术、方法被重新“耦合”在一起,继而带动不同产业技术之间的交叉融合与有机集成。“从科技创新到产业转化的周期与路径日益缩短,知识、技术、产品的迭代日益迅速”[1]。原有的产业边界日益模糊,催生出许多跨越传统产业边界的新产品与新服务,如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等。这些新兴产业亟须一大批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的创新型、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他们不仅要善于学习,会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良好的职业胜任力和改革创新意识,还要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敏锐的国际视野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从工程师角色定位来看,丁烈云院士认为,新兴产业所迫切需要的工程师将是集制造者、创新者、变革者、集成者、创业者等角色于一身的“全面的工程师”。

基于工程界已经出现的技术变革,工程教育必须随之而变。为了应对新产业发展的挑战,2015年我国在

《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要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制造业急需的科研人员、技术技能人才与复合型人才,深化相关领域工程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模式改革。2017年中国工程院名誉主席徐匡迪院士在“中国工程教育与工程师发展论坛”上强调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能否为建设制造强国培养出各类高素质的工程科技后备人才,能否用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引领并带动新一轮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是中国工程教育不可回避的时代命题”[2]。

二、目前我国工程硕士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工程硕士是与产业发展结合得最为紧密的专业学位类别,其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能够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3]。然而,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取得规模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工程硕士人才培养与新产业发展的用人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专业方向设置不能有效支撑新产业发展布局

《中国制造2025》提出未来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又进一步将空天海洋领域、信息网络领域、生物技术领域和核技术领域确立为需要超前布局的四个战略性产业。这些重点发展和超前布局的新兴产业大都体现了学科的交叉性和复合性。工程硕士人才培养体系设置之初,就是按照“××工程领域”进行划分,并由各个培养单位自行设置专业方向。但是,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具体实践来看,相当一部分高校对工程硕士人才培养的专业方向设定仍然主要面向传统的行业需求,能够真正从战略角度去对接新产业发展布局的还为数不多。工程领域设置及其专业方向设定同新经济与新产业发展需求之間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亟待解决。

(二)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有效适应新产业用人需求

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立之初主要是在借鉴美国经验基础上开展的,但是在本土化的具体实践中,我国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却深受工学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惯性影响,过于注重专业化,注重各个工程领域的学科系统性与独立性。一方面,工程专业学位领域固化、滞后问题日益显现;另一方面,高校与行业企业之间协同育人机制不尽完善,使得高校对工程硕士的知识结

构、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实际需求缺乏及时准确的把握,结果导致培养出来的工程硕士知识面过窄,适应面单一,尤其在直面新产业需求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三)实践教学体系不能有效反映工程活动新业态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广泛应用,“工程活动的新业态已初露端倪”[4],传统工程活动中资源、知识、技术、经济、文化等要素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形变”。一方面,工程活动中诸要素集成方式、集成过程、集成模式等将发生一系列全新的变化;另一方面,行业企业将更加看重工程人才胜任职业需求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然而,如何感知和有效反映这种工程活动的新业态,显然实践教学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是,从各方面反馈的情况来看,培养单位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滞后、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实践教学师资缺乏等问题也一直为业界所诟病,这也使得工程硕士的实践教学体系不能有效对接产业前沿,反映工程活动新业态的要求。

(四)科研活动不能有效支持产业技术创新

高校科研评价机制和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不尽完善,使得高校科研活动中“唯职称论”和“唯文章论”的气息依然比较浓厚。再者,校企之间的合作互动机制还未能有效建立,真正能够围绕行业企业实际问题开展的科研活动还相当匮乏。两方面原因使得工程硕士所能接触到的科研活动及其产出往往只能“停留于实验室”,无法真正走向行业企业,支持产业技术创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程硕士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我国工程硕士人才培养的改进对策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工程教育专家格雷厄姆教授强调,工程教育最为迫切的议题不是要进行改革,而是如何进行改革。在此,我们认为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改革既要“以点画圆”,充分体现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特色,又要“有的放矢”,针对人才实际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

(一)立足“领域”特点,促进学科交融

工程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工程教育的内在特征。就工程本身而言,它是一个领域,而非学科[5]。工程硕士人才培养体系设置之初,就是按照“工程领域”进行设置,其目的是强调在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要突破学科规训的籓篱,寻求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再者,在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特征的新经济时代中,企业产品的设计研发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单一学科所能支撑的,仅仅凭借某一学科的知识、技能根本无法适应企业竞争与发展的需要[6]。

基于此,工程硕士人才培养要立足“领域”特点,以面向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为驱动,以学科内在关联性为纽带,加强相关工程领域、专业的交叉融合。各个工程领域要激发本工程领域的内部动能,拓宽本工程领域的专业边界,形成工程硕士人才培养的“表面张力”;要以“大工程观”为指导,积极构建工程硕士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主动布局国家战略发展前沿,培养当前和未来产业、行

业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人才。

(二)立足“复合”特征,改进知识供给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复合型”的高层次工程人才,“他们不仅要掌握某一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技术、方法、手段,还要具备胜任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7]。显然,工程硕士人才培养要进一步从供给侧入手,改进知识供给,为工程硕士“复合”特征的形塑提供有效支撑。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通过强化技术要素维度的知识供给与能力训

练,努力把工程硕士培养成为某一工程领域的技术专家,使其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去解决工程活动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对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要重视非技术要素维度的知识供给与能力训练,进一步培养工程硕士的综合素质,努力挖掘工程硕士成为组织者、管理者、领导者的潜质,使其有能力应对未来不同岗位的职业需求。

3.充分运用各种优质网络教学平台和教育资源创

新教学方式,进一步发挥线上线下、课内课外以及教师学生在“教”与“学”上的能动作用。

4.充分利用3D动态模拟、增强现实、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手段,进一步把基本原理、实验操作、工程设计以及工程管理等知识的学习与企业的生产运营情景有机结合起来, 使学生身临其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志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立足“职业”特质,推进校企合作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让学生能够“像工程师那样思考”[8],去应对变化、塑造未来,直接参与工程实践活动,综合运用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去解决行业企业的实际工程问题。而这种“职业”特质能否有效融入工程硕士人才培养之中,显然有赖于校企双元教育主体之间的有效合作。具体来说,加强校企合作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建立校企信息共享机制。高校可以获得行业企业的最新发展动态、研发与技术攻关需求、员工招聘等信息;企业可以获得高校的学科发展动态、可转化的科技成果、可用的毕业生等信息,从而为推动校企深入合作奠定基础。

2.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高校要主动邀请行业企业的专家介入工程硕士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同时,还要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进行教学内容、实践平台、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共建,有效解决学校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瓶颈问题。

3.形成校企创新联合体。校企双方通过共建“产业研究院”“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工程协同创新中心”等机构组织,共同开展面向产业前沿领域和企业核心环节的技术创新与研发。这既有利于促动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科研定位,通过主动关注行业企业的发展动向,积极为产业升级和产品创新提供有针对性的科研服务,从而实现自身学识与科研价值的双重提升;也有利于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机会参与到面向行业企业的科研项目中,进一步加深对企业科研的认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在科研实践中加以转化和升华。

(四)立足“应用”特长,强化实践教学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的初衷就是要面向企业,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充分体现工程硕士的“应用”特长。与工学硕士侧重于理论研究不同,工程硕士作为高端应用型工程人才则是以“术”见长,强调要围绕产业需求开展应用性科研,努力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应用于企业的生产之中,从而为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正如杰勒德·德兰迪所言,“知识不应仅仅局限于智力活动,而是必须要进入生产过程,在应用中不断再创造”[9]。

实践是工程的本质,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实践也是工程硕士的核心素养所在。因此,强化实践教学对于工程硕士应用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要加強顶层设计,充分考虑人才培养周期与技术更新之间的匹配,确保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内在联系,形成 “从掌握多学科基础知识—构建跨工程领域的基本工程技能—建立初步的工程概念—获得多领域的工程科研训练—亲历工程实践—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提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10]。

2.要着力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构筑支撑学生创意、创新、创业“三创融合”的开放式工程实践平台,引领学生密切关注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借助平台资源实现创意设计、形成创新产品、转化创新成果,进一步强化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效提升学生知识学习与工程应用的转化效率。

参考文献:

[1]施晓秋,赵燕,李校堃.融合、开放、自适应的地方院校 新工科体系建设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

[2]徐匡迪.工程师:造福人类,创造未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5).

[3][7]谢锡善.中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9-10,10.

[4]叶民,钱辉.新业态之新与新工科之新[J].高等工程教育 研究,2017,(4).

[5]彭静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对学科规训的突围[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

[6]王干,薛怀国,刁国旺.“大工程领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扬州大学化学工程领域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1).

[8][美]迈克尔·戴维斯.像工程师那样思考[M].丛杭青,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285.

[9][英]杰勒德·德兰迪.知识社会中的大学[M].黄建如,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85.

[10]王干,刁国旺,薛怀国,等.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全日制 工程硕士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扬州大学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2).

收稿日期:2018-12-11

作者简介:王干(1976—),男,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科长,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大课题“江苏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绩效研究”(JGZD18_015);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学科交叉的‘大工程领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2015/01/16);扬州大学高教研究课题“‘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创造型工程人才培养研究”(2017GJKT01)

猜你喜欢

工程硕士人才培养问题
安全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四位一体”动态培养模式的构建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喜报:我校新增水利工程、化学工程2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领域
新时期工程硕士培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